盆腔炎性疾病不可小觑

2024-08-02 00:00孙天琳汤玲
大众健康 2024年8期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患者多为性活跃的育龄期女性。在这组疾病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盆腔炎。

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为2%~12%,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严重者会伴随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如果在月经期发病,女性还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症状;如果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如果包块位于子宫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等;若引起膀胱肌炎还会有尿痛等症状;如果包块位于子宫后方则有直肠刺激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疾病可迁延不愈,演变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和炎症反复发作等问题。

统计研究发现,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的女性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风险是无病史者的20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不孕的发病风险,约为正常育龄期女性的2倍,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生风险则为正常育龄期女性的4倍以上。可见,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病原体分为“内忧”和“外患”

既然盆腔炎性疾病的危害这么大,那疾病的病因是什么?简单说,盆腔炎性疾病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这里说的病原体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来源的病原体,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内忧”和“外患”。

“内忧”主要来源于女性阴道内的微生物群。这里,我们要了解一个“热知识”——阴道微生态。女性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存在,包括乳杆菌、需氧菌、厌氧菌、假丝酵母菌、支原体等。

平日里,这些微生物实力均衡、互相制约,没有任何一方可以“独大”,共同维持阴道微生态的平衡。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平衡会被打破,需氧菌或者厌氧菌势力增强,就会产生内源性病原体。

“外患”主要来源于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等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主要通过性活动传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盆腔炎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而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的发病率相对降低。

“内忧”和“外患”可以同时存在,这是因为女性的阴道和外界相通,病原体最容易通过外阴- 阴道这条通路,逆行蔓延到子宫、输卵管、卵巢、腹腔而发病。它们也会选择淋巴管、血液为通路进行播散。另外,如果腹腔里已经有器官被“攻克”,病原体也可能直接侵犯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盆腔炎性疾病青睐哪些人

了解发病原因后,大家可能要问:哪些女性容易被盆腔炎性疾病“盯上”呢?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女性,需要多加注意。

◆性活动活跃的女性

主要是指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次数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的女性。

◆下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或性卫生不良的女性

女性如果存在经期性交或使用不洁的经期卫生用品等情况,或被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等情况,就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发人群。

◆有宫腔手术操作史的女性

如果近期有宫腔内操作经历,如做过刮宫术、宫腔镜检查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就容易出现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从而诱发疾病。

◆邻近器官有炎症的女性

近期查出阑尾炎、腹膜炎的女性需要警惕,因为这些器官的炎症反应有可能蔓延到邻近的盆腔,导致盆腔炎性疾病。

◆既往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的女性

既往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的女性,容易出现盆腔的广泛粘连,因局部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再次感染。

坚持“稳”“准”“狠”原则

所谓“上医治未病”,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思想内涵。未病先防旨在预防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意在防止疾病的发展,瘥后防复聚焦如何防止疾病的复发。在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思想。

未病先防——提高性卫生意识

性活跃期的女性应有意识地增强对经期卫生、性卫生、产后及流产后卫生、生殖道感染的认识,知道预防感染的重要性,这是预防疾病的重中之重。具体做法包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做好避孕措施, 积极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从根源上减少下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意外妊娠的发生。

既病防变——高危人群及时就医

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为下腹痛和阴道分泌物增多,但要注意,这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患者的典型症状并没有特异性。这就是说,其他疾病患者也会出现类似症状。所以在临床上,此病诊断的准确性并不高。然而,延误诊断会进一步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发生。

高危人群一旦出现下腹痛,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以下相关检查。

1. 双合诊或者三合诊检查,俗称“妇科检查”。如果检查中患者有下腹正中或者两侧小腹疼痛,就考虑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

2. 观察子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如果肉眼发现子宫颈分泌物是黏液脓性,或者在显微镜下发现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白细胞,就可以作为盆腔炎性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3. 抽血检查。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如果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 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则提示患者有感染,同样可以为诊断盆腔炎性疾病提供可靠的证据。

4. 其他检查。以下辅助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而指导治疗。如尿常规、尿或血的hCG 检测、降钙素原、盆腔CT 或MRI 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盆腔感染部位和子宫内膜培养、性伴尿液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检测。

瘥后防复——科学、规范、足疗程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应坚持“稳”“准”“狠”的原则。明确诊断后,患者应尽可能配合医生进行科学、规范、足疗程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以求彻底治愈,防止转变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而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