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重点工程建设早快精准的“四融四联”供应链增值管理

2024-08-02 00:00:00
企业界 2024年10期

胜利油田深化落实总书记视察油田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扛起央企使命担当。油田以价值导向聚焦重点项目生产链、物资保障供应链,找准“把物资系统建设成为油田生产经营链条中核心价值创造单元、物资保障站在油田高质量发展最前端”的目标定位,把物资采购价值融入油田生产经营链条中,体现在高标准服务重点工程建设、高质量提升供应资源水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安全、及时、绿色、经济”采购理念,按照“采储配检四环融合,单位部门四方联动”工作思路,围绕设计所想、用户所急、施工所需,实现物资供应全链条优化、全方位价值创造,推动供应链与生产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供应链价值创造水平,在服务省、市及石油石化行业大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践行央企责任担当。

一、油田企业重点工程建设早快精准的”四融四联”供应链增值管理的主要做法

以保障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为核心,构建以“采购-储备-配送-检验”四环融合,“设计-用户-供应商-施工”四方联动为核心内涵的“四融四联”物资保障机制。其内在逻辑是围绕设计所想、用户所急、施工所需,实现物资供应全链条优化、全方位价值创造,推动供应链与生产链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服务油田重点项目能力。

(一)做实体系化基础支撑,构建项目物资增值管理架构

1.提升效能增值,建立融合联动的物资保障机制

由物资运行部门牵头,采购管理、区域储备、辖区配送、质量检验等多系统参与组建重点工程物资保障项目组,扁平化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相融合、高效与规范相统一。采取每日联合运行、定期保障例会、重大难点统筹协调,确保项目物资按时交付、采购依法合规。项目组下设多个保障专班,承担采购运行、方案论证、综合协调等重要工作,全面梳理项目建设流程。根据重大建设节点制定“物资采购整体规划”,定目标、定人员、定时间、定路径。各专班负责人直接与采购管理系统、区域服务系统、设计施工单位的人员对接,减少逐级指令传导,形成“简单快捷、自上而下”的物资保障模式。

2.强化管理增值,分层次优化项目物资管理职能

围绕物资保障运行效率最大化,建立以“服务部围绕用户转,采购部围绕服务部转、项目部围绕采储配系统转”为主要内容的“三转”运行管理模式。服务部采取进厂驻点、参与会议、对点承包、跟踪回访等方式,掌握各建设项目物资需求、施工进度、配送效率、储备规模、质量情况等信息,完成需求收集的更新和补充调整,实现需求信息提前获取、需求物资提前储备。采购部充分利用油田生产经营数据,结合用户生产建设计划和工作量、生产进度和建设工期、消耗定额及资金计划等情况,构建多维数据模型,形成物资需求分析表,指导科学合理编制项目采购计划和储备方案。项目部结合月度施工计划、不同物资的生产制造周期、设计要求等要素,与服务部、采购部反复对接,合理优化物资到货计划。通过准确把握项目物资需求,采购部精准采购、服务部分级储备、项目部高效保供。

3.党建引领增值,组建专业化高效项目管理团队

创新“明德、守真、品优、速达”为内涵的物资文化理念,突出“明德乘物”党建文化引领与“项目联合作战”物资管理深度融合,探索实施 “早、快、精、准”的重点项目“大兵团”联合保障模式。根据项目需要,对项目类型、建设规模、资金来源、工期要求等关键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在组建项目团队过程中,将“质量”作为运行保障评价的重要标准,坚持“物资的质量、运行的质量”两要素一体化运行,找出党建文化和物资保障的结合点,实现建设过硬团队与打造过硬保障能力双提升。通过建设高效运行保障团队,油田物资保障系统的队伍素质实现较大提升,政治素养、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发生了根本变化,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显著增强。

(二)做强专业化物资管理,实现采储配检“四环融合”

1.采购端“业采融合”,创新采购策略运行机制

按照“价值化、流程化、制度化”的原则,建立“1+N”采购策略运行体系,“1”即:1套适应油田高质量发展的胜利油田年度物资采购策略,作为总体性、纲领性指导文件,主要包括年度采购工作分析、采购程序规范、供应商选择策略、价格控制策略、储备策略等九部分内容,对物资采购指导思想、运行理念、管理方法做了明确界定,厘清了采购工作的管理重点、执行标准、业务分工等,指导性与可操作性更强。“N”,即:围绕油田高质量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制订实施多项专业化物资保障策略,按照项目建设运行统筹计划,结合每个项目具体特点,从可研设计、需求计划、采购方案、质量验收等方面,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责、甲乙供采购界面、关键控制节点等,保障管理界面清晰,职责分明,提高物资保障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储备端“五储融合”,提前做好项目物资储备

全面压实各区域配送服务部计划收集、库存经营、精准储配、现场服务及相关方职责,推进经营服务机制落地,明确内外部考核规则,推动仓储配送精细化管理内生动力。通过“进厂驻点”、“服务回访”、“物资大管家”等措施,让各区域配送服务部真正贴近项目一线、掌握生产动态,精准高效提供现场保供服务。做好仓储配送工作的专业化顶层设计和场景刻画,以资源配置最优为目标,实现储配管理“低库存、快响应、准时达”。开展“五储”专题研究,构建分析模型,进一步厘清“储什么、为什么储、储多少、储在哪、怎么储”,指导各级仓储单元的布局、规模结构设置及职能定位发挥,建立统一管理、网格储备、区域共享、即用即结的实物库存管控运行模式。针对用料单位需求建立“一项目一清单”,项目区域储备物资增至17个大类、217个品种。开发上线物资超市专用模块,打破物资需求计划逐级提报审批的壁垒,区域储备物资较常规框架物资保供配送周期缩短60%。

3.检验端“体系融合”,实施项目物资质量提级管理

优化完善“1548”物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控向生产链延伸。采购端整合优化标准,按照“一物一策、提级管理”的原则,对重点项目物资实施提级管理。创新实施 “产品采购技术标准清单、供应商现场资质审核清单、产品到货现场质量验收清单”三项清单闭环管理办法。生产端通过视频见证、资料报审、现场见证、委托检验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把关。畅通生产商、设计、建设单位之间沟通渠道,及时协调解决制约生产进度的难题。检验端统筹社会与油田检测机构检验能力,实施“应检尽检”。 发挥驻厂监造作用,将关键点验收与全过程监造相结合,实现项目“质量控制全覆盖”。督查端聚焦直达现场验收监督,开展安全、防爆、消防等物资专项检查,推动全物料督查周期性全覆盖,为建设“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提供强有力的质量支撑。

(三)做精一体化项目建设,实现单位部门“四方联动”

1.与设计源头联动,打破常规完成采购准备

根据不同项目运行进展,打破“坐等计划”的传统观念,采购系统发挥平衡资源、批量采购优势,区域服务系统发挥贴近现场、靠前服务优势,提前掌握用户关键需求,以“源头参与、统筹运行、价值采购”为主线,结合往年重点项目管理经验,全程参与设计图纸审查、产品料单梳理等前期工作,提前将运行过程中“卡脖子”的瓶颈问题实行目录清单管理。与油田生产、设备、设计等领域专家深度结合,梳理关键长周期物资明细,编制提前采购申请,与可研、初设同批复,争取长周期物资采购主动权。常态化跟踪项目设计进展,提前梳理油田在用标准化框架物资,向设计部门全面打开,项目平均框架协议采购率80%以上,有效缩短采购周期。打破常规采购方案运行模式,创新采取“超前制定方案、超前专项会审、高效全面运行”的方式,将采购方案制定和会审前置,变被动“等方案”为主动“追计划”;发布《项目物资采购技术文件审查通知》,克服技术变更、数量不定、需求紧急等困难,高效完成采购技术文件审定;与总部物资装备部(国事公司)各业务处室、招标中心提前对接,在可研批复当日完成提前采购招标委托,实现“提报一次成功、审批一次通过”。

2.与用户需求联动,推进一体化协同采购实施

在以往油田项目建设过程中,物资需求从提出到实施采购要经过“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正式出图—用户会审—提报物料—集中采购”等环节,采购工作处于整个项目准备过程最末端。针对项目物资需求计划提报急的情况,充分采取前期源头参与、提前掌握项目需求的先发优势,与油田各建设单位及领域专家深度结合,共同制定符合建设实际的《项目物资采购策略》,引导建设单位因地制宜、高效运行。提出“关键节点集中办公”运行模式,即分阶段组织业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部门、施工方采取固定场所集中办公的方式“面对面”深入对接,共同协商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难题,彻底摆脱“单打独斗”和“按部就班”工作方式,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提升采购效能。

3.与供应商技术联动,推动“四新”产品高效引进

针对油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四新”产品)引进难、效率慢的问题,树立新引进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专家管理体系建设、优化试用流程等方面深入研究。建立以单位或个人自主申请、油田专家论证、效果跟踪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引进运行机制。在专家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分领域、分专业、分方向建立专家带头人、项目牵头专家、专家团队三级专家库。在流程优化方面:根据现场工艺环境和实际需要,创新了“先试后采、风险试用”等方式,与供应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激发其技术创新积极性。

4.与施工进度联动,搭建数字化应用平台

推动项目物资管理信息化提升,数字化赋能。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为基础,开发标识注册、采购订单、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产品出入库、物资检验、废弃处理等功能,打通了产品全流程的数据信息采集和展示。开展数字化交付,通过数据模型的关联管理,建设项目数字孪生体,实现工程设计、物资采购、施工数据的全面交付。将每项物资运行状态在系统中动态展示,根据施工进度需要,智能判定超前、正常或滞后三种状态,方便采购人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提前储备。在东营原油库迁建过程中,配置智能安全帽芯片系统及工地宝,真实反映场内人员分布及活动轨迹,方便管理人员掌握作业部位实时用工数据,做到对人员安全、考勤、位置的管理监控。

(四)做优效益化资源经营,打造企商关系管理新模式

1.挖掘供应商产品服务增值

以往供应商仅对产品制造交付负责,没有完全发挥其在施工指导和现场服务方面的优势。在重点工程项目准备阶段,开展供应资源“两承诺,一举措”(质量和进度承诺,应急保障举措),夯实供应商主体责任。在合同签约前,发出《致供应商的一封信》,着重强调项目的政治意义及社会意义,让供应商第一时间认识到产品的质量和交货,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长远发展。加强与供应资源互动,让供应商深度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在设计阶段,与设计部门开展技术交流,根据专业特长,介绍工艺技术,协助设计方案优化。在技术协议签订阶段,主动与设计部门、建设单位展开对接,及早提供产品各项参数,推动后续流程设计。如双螺杆泵、主变压器、大型控制阀门等长周期设备完成招标后,中标供应商立即开展产品设计工作,设计返资和技术协议签订效率比平时提高50%以上,确保后续工作全面展开。在工厂化预制阶段,针对储罐钢板的工厂化预制、防腐工作,组织油漆厂家安排技术人员提前进场开展专业化培训,明确注意事项、工艺要求,现场见证刷漆的操作流程和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在施工准备阶段,发挥供应商优势,组织厂家专业技术人员明确物资安装环境与工艺条件、标准化施工要求,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2.引进头部企业实现质量增值

制定国内知名品牌采购梯次计划,建立国内头部供应商常态化联络机制,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在采购方案中注重国内头部企业引进,分专业梳理优质供应商名录,与头部供应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项目建设单位与头部供应商的互利共赢。根据技术文件需要,充分调动总部、油田技术专家资源,发挥其在进口设备、关键材料、核心部件、试验仪器及软件产品等方面技术优势,针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形成涉及石油工程、石油机械、油气田板块等七个业务分类的进口物资清单,完成国外头部供应商引进。同时,根据不同物资品种产品特性,分维度、分权重形成各类头部供应商评价标准,建立系统、科学、量化、规范的评价体系,确保项目使用产品质量提升。

3.“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增值

深化与科技创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交流和战略合作。构建技术攻关共享与推广机制,通过共同组成攻关团队、申请油田科技专项等举措,协同攻关技术瓶颈和工程问题。围绕项目建设“专精特新”物资保供难题,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主动向国内供应商、研究机构公开,与中石化三机厂、自贡新地佩尔、河北恒盛、北大青鸟等知名供应商合作研发项目所需的“储气压缩机、水击泄放阀、高效双螺杆泵、消防系统”。发挥油田专家体系人才优势,搭建“项目+专家+团队”科技研发及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对自有技术、高校科研成果、战略供应商专利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统筹推进四新产品引进、头部企业引入、新型采购模式(结果采购)应用,真正打通科技研究向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东营原油库迁建项目中,组织开展新型下装式鹤管攻关研发,完成干式阀连接(丝扣改法兰)和气动驱动结构改进,解决了原油上部装车存在的高处作业风险和油气挥发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原油下部装车零的突破。

三、油田企业重点工程建设早快精准的”四融四联”供应链增值管理的效果

(一)构建了高效适用的物资保障增值管理机制

通过“四融四联”供应链增值管理的应用实施,油田承担的东营原油库迁建、CCUS示范工程等重点工程物资供应链与生产链深度融合,价值流引领着业务流、管理流、监督流贯穿服务项目建设全链条,实现了供应链有效增值。通过项目建设,传统物资保障定位和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管控理念、保障方式、运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整体保障效率显著提升,跨单位运行合力明显增强,各类采购渠道规范畅通,用户满意率持续提升。同时,该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油田物资系统各部门、单位间的职能界面,科学有效的畅通了物资系统、生产系统间的交流渠道,实现了物资系统员工的素质提升,显著增强了供应链各环节的价值创造能力,“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采购有价值的物资、有价值地采购”等一系列服务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基层的主动意识、服务意识有效发挥,物资经营、价值采购等工作有序开展,让物资保障站在项目高质量建设最前端的良好态势已经初步形成。

(二)物资经营和管理效益持续提升

聚焦油田主业发展,在物资经营上打造效益增长极。在国家级重点工程:东营原油库迁建、百万吨CCUS示范工程和永21储气库等建设项目中,通过采取头部供应商引进、四新产品采购、结果采购等措施,节约采购资金5100余万元;在油田勘探开发、产能建设项目中,采取“低价增储、高价减储”的采购策略,实现2022年钢材、化工、设备等大宗物资采购降本1.7亿元。聚焦采购效能提升,在物资管理上打造效率快节奏。东营原油库按期中交投运,从需求提报至第一批物资到货仅用56天,采购时效提升15%,在大型油库建设上创造了“胜利速度”;聚焦头部供应商引进,建立18类、42个物资品种评价标准,东营原油库项目头部供应商占比达87%。在国内首座含水圈闭型地下储气库建设中,克服多种困难,工程提前6天投产,有力的推动了项目高质量建设。

(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绩斐然

东营原油库老库搬迁全部移出了人口密集的高后果区,旧址将布局建设1500亩石油文化主题公园。新库区采用安全智能环保技术,利用太阳能、蒸汽等绿色低碳能源取代曾经的锅炉、加热炉,采用密闭装车,建设油气回收装置,实施雨污分流设计,真正实现了“零异味”“零泄漏”“零固废”“零排放”,年减少碳排放1351吨。国内首条百公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投产后每年可减少车辆运输4万辆次,减少天然气(车用燃料)约200万标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4万吨,有效降低沿线公路交通资源占用。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对传统能源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为打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美好家园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