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探索大单元教学”,而大单元教学不可忽视大单元作业的设计。在大单元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大概念统领,制订作业目标;大任务驱动,精选作业内容;大视角评价,设计作业量规。这样,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古典名著单元;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9-0074-04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中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探索大单元教学”不可忽视大单元作业的设计。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为例,就大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展开论述。
一、大概念统领,制订作业目标
(一)整合内容,聚焦大概念
作为实现知识统整的重要途径,“大概念”的作用不言而喻。就大单元与统编语文教材单元的对应关系而言,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是一个无须重组的自然大单元,其阅读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便是本单元的大概念。借助这一大概念有效整合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以及其他名著选文等内容,是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基础。
(二)明确要求,分解大概念
作为一种上位知识,大概念的有效实施需要依托课标、教材以及学情进行分解,以明确相关要求。
首先,需要遵照课标的相关要求。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六大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本单元归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同时,语文新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学业质量”均提出具体要求,可以作为大单元作业设计的重要参照。
其次,需要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从文体的编排体系来看,从三年级下册开始,统编语文教材依次安排了寓言、现代诗、童话、说明文、中国古典名著、小说、外国名著等阅读内容,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由于古典名著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阅读难度较大,本单元的阅读目标只是定位在“初步学习”上,具体的阅读方法可细分为“联系全文,猜测意思;难解语句,暂且放过;借助资料,扩大了解;结合影视,加深理解”四个方面,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最后,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五年级学生虽然通过动画片、影视剧、图书等对中国四大名著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大多停留在碎片化认知上,表现为仅仅知道其中几个故事,或是对其中几个人物比较熟悉,对作品的整体认知有限,且未掌握古典名著这一特殊文体的针对性阅读方法。
(三)制订目标,落地大概念
合理制订单元学习目标,是大概念落地的必要抓手。崔允漷等在《新课程关键词》一书中指出,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可以用“三问法”——此主题需要获得什么学习结果?此结果需要经历什么过程?最终达成什么样的素养表现?结合本单元内容,笔者制订学习目标如下(见表1)。
表1 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学习目标
[语文实践 教材板块 单元学习目标 识字与写字 课后生字 借助语境、字理等识字方法,认识至少58个生字,会写至少28个生字 阅读与鉴赏
四篇课文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阅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能将所学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名著选文的阅读中;积累人物描写相关语句以及“日积月累”中的内容;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表达与交流 单元习作 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表达真情实感,并和同学交流 梳理与探究 交流平台
口语交际
快乐读书吧 围绕“怎么表演课本剧”进行讨论,并尝试表演;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重点阅读《西游记》,拓展阅读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
二、大任务驱动,精选作业内容
(一)设计情境任务
设计合理的情境任务,不仅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综合分析,笔者创设“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这一文学阅读情境,设计大单元作业任务。“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一站“百花园”,以基础性作业为主;第二站“小剧场”,安排了“名著课本剧表演”这一跨学科作业;第三站“读书吧”,旨在推进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第四站“习作营”,主要设置“写名著读后感”任务。
(二)精选进阶活动
余文森在《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一书中指出,要“建立实践性的育人方式”“用学科独特的方式方法来学习学科”。就语文学科而言,应重点围绕听、说、读、写、思,精心安排进阶学习活动。下面,笔者以“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一站“百花园”为例进行说明。
1.第一站“百花园”之“名著宣传我来做”
阅读中国古典名著,让我们认识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诸葛亮深知[dū du][( )]周瑜心怀[dù jì][( )],将计就计,选择大雾天驾船直逼[cáo jūn][( )]的[shuǐ zhài ][( )],故意[léi gǔ nà hǎn][( )],虚张声势,巧借十万支箭;武松武艺高强,借酒劲无视[( )][bǎng wén],独上[jǐng yáng gāng][( )],最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石猴敢作敢为,第一个钻进水帘洞,被众猴称为“猴王”;善良细心、关爱女性的宝玉和众人在大观园放风筝,感受着无限的春趣……
这些我们[shú xī][( )]的中国古典名著人物,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设计说明】通过创设“名著宣传”这一情境,重点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督、妒、忌、曹、寨、擂、呐、榜、冈、悉”均为本单元的生字,且不少是易错字。上述题目既能引导学生巩固生字词,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一举两得。
2.第一站“百花园”之“名著基础我过关”
①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哪一项不正确?( )
A.帷幔 (màn) 镌刻 (juān)
B.霹雳(pī) 姹紫嫣红(yān)
C.山涧(jiàn) 晦气 (huì)
D.讳言(wěi) 扶老挈幼(qiè)
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用了两个多小时才登上峰顶,一个个累得力倦神疲。
B.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真是天造地设的好地方。
C.部队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稍作休整。
D.一个人的威信是靠自5e2049247cdd5589a1e3a119033f36a50087888909e7edfd423b5561c5fa7b52吹自擂建立起来的。
③拓展积累:古人把一天24个小时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草船借箭》中,第三天五更时分,诸葛亮率船队靠近曹军的水寨。这里的“五更”指一天中的哪个时间段?《景阳冈》榜文告示:“往来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其余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冈。”你知道在哪个时间段客人可以结伙成队过冈吗?( )(选做题)
A.凌晨1点至3点;上午6点至12点
B.凌晨3点至5点;上午9点至下午3点
C.凌晨1点至3点;中午12点至下午6点
D.凌晨3点至5点;上午8点至下午2点
【设计说明】以上主要从字音、词义、文化常识等角度出题。第一小题考查字音。第二小题考查词义理解,包含对词语感情色彩的辨析。第三小题是一道文化拓展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作出判断。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3.第一站“百花园”之“名著内容我掌握”
①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对周瑜“很高兴”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军中将会有十万支箭
B.为自己阴谋得逞
C.为可以把诸葛亮逼到“绝境”
D.为诸葛亮没有识破自己的计谋
②《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以概括为 、 、 。
③人物评析“辩论会”。对《景阳冈》一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把你的看法和理由写下来。
看法:武松真勇敢;理由是
看法:武松很要面子;理由是
看法:武松 ;理由是
④武松打死了老虎,成了阳谷县的英雄。那些受过虎害的乡亲、受命打虎的猎户、先前小瞧武松的店家以及县令大人,他们见了武松,会对武松说些什么呢?请任选一个角色,模仿他的口气,写几句话。
选择角色:
对武松说的话:
⑤《猴王出世》中,花果山的猴子成百上千,为什么唯独石猴能“成王”?这说明石猴身上一定有诸多“不凡之处”。请你用关键词把这些“不凡之处”写下来。
⑥红楼“朋友圈”留言。
贾宝玉:“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林黛玉:“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我:
⑦扫二维码欣赏著名评书艺术家田连元《武松打虎》评书视频片段。请你从四大古典名著中选一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并请家长拍下讲述视频发在班级群交流噢!(选做题)
⑧四大古典名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如果你是四大古典名著主题公园的总设计师,你会在园区设计哪些打卡景点?(四大古典名著至少各一处)请选择其中的一处景点,说说这个景点的特色。(选做题)
[打卡景点:
重点介绍:“ ”这一景点, ]
【设计说明】该板块主要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谈自己的理解。第一小题是对教材课后第二题的改造,和第二小题概括关键词旨在深化学生对人物特点的认知。第三小题改编自教材课后第四题,并做了必要的补充拓展。第四小题把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自然结合起来。第五小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猴王形象。第六小题以常见的“朋友圈”留言形式设计题目,相对开放。学生既可以借助相关语句,谈对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印象,也可以谈对“放风筝”这件事的感受,符合相关情境即可。第七小题讲故事练习,既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又为学生后续表演课本剧做铺垫。第八小题是综合学生名著阅读所得进行的创造性设计,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第一站“百花园”之“名著读法我知道”
从本单元中,我们学到了很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借助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B.联系上下文猜测一些词语的意思
C.读古典名著,字、词、句都要弄懂
D.结合影视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设计说明】本题主要检测学生对古典名著阅读方法的了解情况。
5.第一站“百花园”之“名著拓读我能行”
请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按要求完成练习。(相关题目略)
【设计说明】阅读与鉴赏部分,之所以选择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根据施耐庵《水浒传》有关回目改编的文本,主要是考虑到很多学生还没有开始阅读《水浒传》,适当降低难度,能激发学生课后自主阅读的兴趣。
三、大视角评价,设计作业量规
(一)分层评价——“必做”与“选做”
学生基础不同,所选择的作业的难易程度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由此,大单元作业设计要区分好“必做题”“选做题”,给予学生一定的弹性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例如,“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这一大单元作业,第一站“百花园”基础性作业、第三站“读书吧”整本书阅读,全员都要完成;而第二站“小剧场”名著课本剧表演、第四站“习作营”写名著读后感,则鼓励有能力和兴趣的学生选做。
(二)发展评价——“过程”与“结果”
科学的评价量规,不仅能对作业结果进行评估,也能有效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例如,“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大单元作业第二站“小剧场”名著课本剧表演、第三站“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第四站“习作营”写名著读后感,均可设计相应的评价表(见表1~3)。
表1 “名著课本剧表演”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评价细则 小组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文化自信 思想意义 演出能够向观众传递正能量
★★★ 语言运用 舞台表演 1.台词的节奏、语调、语气能够表现人物特点 ★★★
2.演员动作流畅、表情自然,能生动展现剧中人物形象 ★★★ 思维能力 思维层级 创编剧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有特色,体现创新性思维 ★★★ 审美创造 角色扮演 能从服饰、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塑造鲜活的人物 ★★★ 技术运用 PPT制作的背景契合剧情发展,舞台背景、音效运用合理 ★★★ ]
表2 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评价表
[评价
维度 评价内容 小组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计划
制订 科学合理地安排整本书阅读,制订阅读计划 ★★★ 过程
推进 1.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①联系全文,猜测意思;②难解语句,暂且放过;③借助资料,扩大了解;④结合影视,加深理解) ★★★
2.借助批注,留下阅读与思考的痕迹,及时与同学、家长、老师交流阅读体会,解决疑难问题 ★★★ 成果
总结 通过思维导图、人物品评、感受分享、过关挑战、展览汇报、综合活动等形式总结阅读成果 ★★★ ]
表3 名著读后感写作评价表
[评价
内容 评价细则 小组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思想
主题 主题鲜明,观点正确,传递正能量
★★★ 主体
内容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做到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 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对材料进行分析,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悟点 ★★★ 联——多向联系,纵横拓展,围绕感悟点,紧密联系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举例说明 ★★★ 结——总结全文,升华感悟点,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 习作
基本功 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 ]
(三)弹性评价——“封闭”与“开放”
大单元作业应区分封闭性题目与开放性题目,设计好配套答案。对开放度较高的作业,要考虑好评价要点。例如,“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大单元作业第一站“百花园”中,谈对武松的印象、模仿角色口气写几句话、红楼“朋友圈”留言等,均属于有一定开放性的题目,对学生的答案就需要弹性评价,只要符合相关情境、言之有理即可。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刘仁增.站在课堂看课标:2022年版语文课标案例式解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3.
[3] 赞科夫.教学论与生活[M].俞翔辉,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5] 崔允漷,王少非,杨澄宇,等.新课程关键词[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
[6] 余文森.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
(责编 蔡宇璇)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常规课题“未来课程理念下的‘自能·智能’课堂构建的研究”(立项号:FJJKZX23—478)和宁德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3年度立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研究”(立项号:FJNDKY23-8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