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解决草果种子休眠期与育苗周期长、幼苗生长缓慢等问题。【方法】采用不同外源激素处理鲜草果种子,探究不同外源激素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50 mg/L 生长素(IAA)、200 mg/L 赤霉素(GA3)、10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 处理均能有效降低鲜草果种子发芽启动时间,提高种子发芽指数,促进种子萌发;萌发出的幼苗长势更好,生物量更高。其中,50 mg/L IAA 浸种处理后发芽启动时间最短(55 d),发芽率(57%) 与发芽指数(0.86) 最高,萌发出的幼苗长势好,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10 mg/L 2,4-D 和1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 处理鲜草果种子可改变幼苗生物量分配,根冠比接近1∶2。【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外源激素对鲜草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草果良种繁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草果;外源激素;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中图分类号: S573.9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390X (2024) 02−00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