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双引擎

2024-07-30 00:00梁润仙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7期

“水积不厚,不负大舟;风积不厚,不负大翼。”这句古语深刻地揭示了积累的重要性。在新的时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自我提升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关乎学生的未来,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双引擎。

一、深厚积累,在充实自我中储备知识

教师必须具备坚实的知识储备和广博的知识体系,才能在各个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引导他们成长为大写的“人”。

首先,坚实的知识储备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更体现在知识面的广度上。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它不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知识储备的深厚还体现在对所教学科的深入理解上。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还要深入理解知识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实际应用。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从而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教师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现代教育强调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很难在综合性、跨学科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通过广泛阅读和学习,教师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而丰富的知识体系。

二、终身学习,在提升素养中不断进取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更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层出不穷,教师如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因此,教师必须不断自我充电,与时俱进,才能始终站在教育的前沿。

终身学习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不断学习,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教育政策、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特点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样的教师才能以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浸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终身学习还包括对新技术和新工具的掌握。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平台、大数据分析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创新实践,在探索求真中激发潜能

教育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教师要有足够开放的心态,要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要敢于打破常规,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只有在思想上保持开放,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勇于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求是创新的精神,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育创新需要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创新并不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而是要立足于教学实际,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只有这样,创新才有意义,才具有生命力。通过教育科研,教师可以系统地总结教学经验,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育科研还可以帮助教师开阔视野,了解教育前沿的最新动态,为教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教育创新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索求真中激发潜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取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体现自我价值。

四、人文关怀,在宽广胸怀中涵养心灵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在学习、处世、生活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成长为大写的“人”。这种宽广的胸怀,体现的是教师的品格修养和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追求上,更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上。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教师的人文精神还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教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教师才能真正用心去教书育人,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取得优异成绩,为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五、崇高追求,在止于至善中铸就卓越

“止于至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也是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以“止于至善”为目标,不断追求完美。这样的教师,不仅能够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在教育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不足,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止于至善”,培养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优秀学生,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材。

教师的“止于至善”还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上。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了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教师可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得失,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知识,与时俱进,才能胜任教育工作的挑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追求,以人文日新的精神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教育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只有具备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才能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培育出茁壮成长的未来之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单位:清徐县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石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