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是由教育者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确定特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一种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人的感情教育,一种以魂启魂的人道教育,以及以德报德的品德教育。对于学校而言,感恩教育是一种在个体和社会支持下、报恩于行的系统性活动,它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热爱祖国、珍爱生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等。本文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探讨如何在高中阶段实施感恩教育。
加大感恩教育激励力度。实施感恩教育的中心思想是:当学生受到感恩启发之后,就会产生愉悦、积极的情绪,然后在情绪的引导下产生回馈的动力。所以,教师可以以调动学生积极情绪为出发点,让学生自觉地做一个施恩者、受恩者。例如,可以在班级中设立“感恩银行”,由班主任引导、班干部负责。如果有学生很耐心地给同学讲解了一道题目,就可以找班干部登记,在登记表上按照“施恩者、受恩者、时间、地点、事件、感恩分”的方式记录。感恩分是有标准的,例如无私帮助同学和老师等,可给予1—2分等。这样的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奉献和主动感恩的精神。
深化感恩教育,校内外同行。感恩教育要与课堂内外的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在学校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每逢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组织学生设计主题黑板报,引导学生为父母写一封信、制作贺卡或准备礼物,鼓励学生勇敢表达感情;定期举办感恩教育主题班会,邀请学生分享家庭故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校园外,教师应积极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担任敬老院义工、博物馆志愿者、车站引导员等。这些实践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也能帮助学生学会感恩。此外,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实施感恩教育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认同感恩的重要意义。
通过加大感恩教育的激励力度以及校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会感恩,在实际行动中践行感恩,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恩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联动,才能使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出具有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好青年。
(作者单位:太原市小店区第一中学校)
责任编辑芦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