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农村发展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刻彰显,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但从实然来看,当前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仍然面临城乡发展差距、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精神文化动能缺乏、人才储备薄弱等难题。为此,新时代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进一步弥合城乡发展鸿沟,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乡村文化主体性,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 农民 农村 共同富裕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70年农村社会分层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9BSH04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农村。据统计,中国有超69万个行政村,超260万个自然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逐年下降,但直至2023年农村总人口仍然有47700万,占中国总人口的33.84%。中国农村数量之多,农民数量之盛,决定了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基础和必然要求。而如何让如此大规模的农民和农村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从历史中寻找其理论基因,从当前把握其现实依据,进而探寻新时代扎实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当前,我国已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推进共同富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在新发展阶段上明确提出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蕴含着深刻的现实考量。
(一)本然之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原则,并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是对共同富裕理论的新阐释。充分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深刻内涵,对于全面理解共同富裕理论,并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着眼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蛋糕”做大,并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使全体人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获得最大范围内的福利,把“蛋糕”分好,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最大程度上实现人民自由全面的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共同”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本逻辑,即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包括全体农民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富裕;共同富裕也不是某个城市或区域的富裕,而是包括全部农村地区的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富裕”则体现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经济逻辑,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富裕”不只强调物质生活富裕,而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富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全方位的福祉。当前,基于对实现共同富裕重点和难点的现实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不仅突出了农村场域和农民主体,也强调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极端重要性。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在农民群体和农村空间的实现形式,强调农民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要辛勤劳动、创新创业致富,要人人参与、人人享有,致力于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关注全体人民福祉、力求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深刻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彰显。
(二)应然之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三农发展问题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亦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短板和难点,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也因此成为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抓手。一方面,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城乡资源协调、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举措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鸿沟,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藩篱,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也在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得以消解。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发展农村产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的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其目标指向。由此,基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两个“最大”论断,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通过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来满足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
(三)实然之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多重挑战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的重点工作,走中国特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道路,解决了制约农村发展的众多难题,特别是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解决了困扰中国人民数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推动了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进程。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仍然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
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一大桎梏,而最大的不平衡表现在农民最关切的收入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比上年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增长7.7%。由此可见,尽管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增长,但总体来看,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仍以倍数级的差距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未来依然是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的重要驱动因素,而与农村居民息息相关的产业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也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差距。与城镇相比,农村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教育水平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隐忧,这些本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但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路径。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固化和滞缓是阻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因素。当前一些集体经济相关主体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缺乏科学认知,无法在经济转型的理念下审视集体经济的价值,导致农民积极投入到集体经济实践中的意愿相对缺乏,即使在土地集中的地区,农户对分散经营的选择远远多于集中经营,加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来源有限、组织引领相对不足、实现形式单一等其他方面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模普遍偏小、效益普遍偏低且发展较为缓慢,内生增长动力不足,难以发挥出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巨大潜力。
乡村作为孕育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民俗风情。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社会的变迁,农民的生产生活与乡村逐渐疏离,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逐渐被社会边缘化,进而造成了由文化认同危机所带来的乡村文化主体性的渐趋弱化,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精神动能亟待进一步激活。此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私人化,而外来文化和封建迷信等思潮的侵袭,更是压缩了乡村的文化主体性空间,乡村文化的自主性、能动性发挥受到一定限制。一些农民受限于自身受教育水平,难以有效辨别这些思潮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进而陷入价值观迷失与文化自信缺失的困境。以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因其独特的乡土性特质对培育乡村的文化主体性有着先天优势,但其传播内容和方式与村民的日常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对农民精神文化满足的情感、价值等诉求关切不够,致使乡村文化的发展活力受限,面临传承乏力、影响式微的瓶颈,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神层面共同富裕的进程。
农村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满足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人才需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人才是根本。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城市作为资本发展的主要场域对生活在农村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人财物逐渐从农村流出,农民的生产生活辗转于城乡之间。据统计,202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59753万人,比上年增长0.6%。尽管国家通过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等举措使这种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形势依然严峻,这也由此加剧了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现状,人才资源结构面临失衡险境。此外,农村因其与城市差别较大的工资待遇、生活环境、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难以吸引并留住高质量人才,而现有人才又大多为年龄偏大且观念保守的本地村民,受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影响,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极其有限,在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滞纳性,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组织引领和系统推进工作难以保证。
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层面共同攻坚的伟大工程,新时代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变化的需要,聚焦城乡发展、集体经济、精神文化、人才储备等关键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
(一)弥合城乡发展鸿沟,提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动能
弥合城乡发展鸿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施策发力。一是依托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构建高效规范、开放透明的统一市场体系,推动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城与乡”“农与非农”之间自由流动是城乡要素流动的关键。另一方面,政府要进行适当干预,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现实举措,营造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有利环境,吸引城市人才、资本、技术和现代化要素等向农村辐射流动,确保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推动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二是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物质“富裕”集中表现为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而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是提高收入的直接举措。各地应立足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条件,提供符合农民特点的岗位,满足农民农闲时节的就业需要以提高收入。同时要创造条件,给农民赋权、放权,激发农民创新智慧,鼓励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此外,还要积极推行现代农业数字科技落地农村,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借助数字经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自由支配时间从事其他工作,提升非农就业收入,从而以自身收入的增加缩小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三是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政府应根据当前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重点、难点工作,结合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资源和水电、燃气、道路、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有序扩大和提高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民生保障的范围和力度,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努力提供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成长的机会和可能,从而在不断弥合城乡发展鸿沟中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具有促进经济增收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双重功能,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首先要深化农民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立足于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学习,深化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并不断提高组织领导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坚持“扶口袋”和“扶脑袋”相结合,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话语表达宣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价值、政策等,把理论讲清讲深讲透,充分调动起和发挥好农民群众参与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形式和新业态,从单一种植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向以生态、旅游、电商等新兴业态方向发展,鼓励农民以劳动、技术、资产、土地等要素入股,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同时要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农民。还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挥农村特色优势,吸引更多人、财、物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解决当前新型集体经济资源缺失困境。再者,要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将数字经济与集体经济产业链进行深度融合,基于数字技术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储存、运输和加工等环节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通过精准分析,制定最贴合实际的农业生产方案,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经济支撑作用。
(三)培育乡村的文化主体性,筑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精神根基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求实现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使得农民的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但精神上的贫困尚未得到完全改善,由文化认同问题所带来的文化主体性失落成为制约实现农民精神共同富裕的关键。因此,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培育乡村的文化主体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乡村的文化主体性作为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乡村这一特定空间的生动体现,不仅是指在面对现代化诉求时乡村文化本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发展性,更是指农民在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以此推进乡村文化的有意识传承。这种文化主体性是农民农村在面对现代化、城市化变迁时,保持自我特色、实现自我发展的精神支撑。从文化自觉性出发,培育乡村的文化主体性要对乡村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乡村文化的形成、特点、价值及发展趋向等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也要在对自身文化认同和文化主体选择基础上与其他异质文化平等交流,理性分辨,从而取其精华并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文化主体性的核心就是文化自信,因此,从文化传播性出发,培育乡村的文化主体性就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通过创新乡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等实现乡村精神文化资源与农民精神生活期待相契合,坚定农民的文化自信。乡村文化是中国农民长期实践和积累的智慧结晶,农民对其有深入的了解和共同的文化记忆,是农民情感的联结点。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乡村文化为着力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价值意蕴,利用数字平台和表演、彩绘、标语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宣传,组织开展农产品丰收节、环境保护、体育运动等符合农村特点有关文化活动,并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从各方面唤起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记忆,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使其成为农村精神文明的积极建设者和传播者,进而筑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精神根基。
(四)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人才储备
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人才是关键。当前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人口老龄化、文化素质低等现象严重,现有人才资源不足以支撑当前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因此必须从多方面施策扩大农村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引进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和实际需要,因地制宜打造人才培养项目、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真正引进一批与农村建设发展相适应的优秀人才。还要依靠当地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特色吸引具有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农业、管理、电商、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对其待遇给予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促使人才向农村流动。另一方面,要强化本土人才培育。第一,必须充分认识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重视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意愿表达,通过建立书社、理论宣讲、专业知识竞赛等方式提升农民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并开展种植、管理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的双重提升,增强农民进行乡村建设的自发性行为。第二,要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创新、组织、管理、服务等能力,推进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带领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三,村医、乡村教师、个体户、农村企业主等阶层也是农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村地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比农民更甚,因此必须通过政策落实、完善工作和奖励机制、教育培训等途径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主动发挥在农村各方面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总之,新时代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拓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7-10-28(001).
[4]钟海,苏航.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时代意义、现实阻碍与实践进路[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3(04):22-34.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