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2024-07-30 00:00罗伟苏志华韩会庆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7期

摘要:数字技术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是农村地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助力。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探究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当在梳理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培养与引进本土数字技术人才、提升农民数字化发展意识与数字素养和技能、强化政策对小农户数字技术应用的引导和支持等措施,为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学参考。

关键词:数字技术 小农户 农业高质量发展 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湿润地区城市降尘污染的磁学监测研究-以贵阳城区为例》(编号:41964005);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贫困乡村-生产-生态空间优化与景观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编号:黔教合KY字[2021]075)。

当前,世界主要农业发达国家都将农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以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数字技术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现代化农业生产要素渗透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当中的新路径。为此,中央先后出台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和《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政策支持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农业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

然而,由于我国农业数字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间农业数字化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数字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小农户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渗透融合度偏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进而在安全化生产、精准化生产、可持续生产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面临着明显的制约瓶颈,影响了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因此,从小农户视角出发,试q/Xhx+0PFz10T4O2bMYYcQ==图揭示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精准化,为其创造了更为高效、可持续的经济收益,推动了农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一是通过数字化农业管理系统,小农户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信息,从而实现精准施肥和智能灌溉,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农田的利用效率。数字农机设备的应用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了作业效率。二是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使得农业设备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整体的生产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益。三是数字农业平台的应用和推广使小农户更便捷地管理农业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事务,提高了农业产业链的协同效应。第四,数字技术为小农户提供了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了他们应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

(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数字技术使小农户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增强了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最终促进了小农户的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力。一是通过建立数字化农产品溯源系统,消费者能够追踪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了消费者的信任度。二是数字农业平台和电商应用为小农户提供了直接销售产品的途径,摆脱了传统农产品收购商的中间影响,提高了销售效率和产品利润。三是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小农户提供了农产品市场趋势和实时信息,可以帮助其更灵活地调整生产结构,及时改变营销策略,迎合市场需求。第四,数字技术为小农户提供了建立品牌和推广的平台,通过线上交易平台和社交媒体,扩大产品影响力。

(三)促进农村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农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推动了农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农民创造了更为稳定和可持续的生计来源,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生态平衡的实现。一是数字化农业管理系统的应用为农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从传感器监测到大数据分析,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创造了更多需要高科技技能的岗位,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二是数字农业平台和电商应用的兴起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这不仅激发了农产品的生产热情,同时也创造了相关的物流、营销等岗位,拉动了农村就业。三是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农民能够更科学地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禀赋,避免过度开发土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同时,数字化农业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环保的种养殖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推动农业社区合作

数字平台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互联互通的交流空间,促进了农业社区内的协同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限于农业的经验分享,还包括市场信息、供应链管理、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打破了信息壁垒,使农民能够实时获取和分享各类农业信息。通过社区平台,农民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气象状况、土壤质量、病虫害防治方案等信息。这种信息的共享帮助农民科学决策和调整农业生产计划,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二是数字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助机制的建立。数字平台为农民提供了集体采购、设备租赁、劳动力共享的平台,使得资源得以有效地利用。农民可以共同投资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达到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规模化的效果。三是农业社区内形成的互助机制可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或病虫害的暴发,整个农业社区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协调各行动主体展开应对措施,共同渡过难关。

二、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

基础设施设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但也显露出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尽管互联网普及率提升显著,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村民居住点过于分散,网络设备建设经费有限,导致网络基站分布不匀,网络信号不稳定和传输速度较慢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这影响了农村居民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效率,同时限制了数字化技术在农业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数字化设备具有成本高和养护精密的特征,小农户普遍存在数字化设备短缺的问题,这包括缺乏智能农机、传感器等设备。农业数字化设备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农村数字技术人才缺乏

农业数字技术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征,这就要求这一领域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的高素质人才,涵盖农业科学、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高,导致乡村本地能够学习并掌握农业数字技术的人才十分短缺。同时,数字技术领域的快速创新使得传统农村技能培训和教育体系难以满足不断更新的技术需求,农村地区缺乏相应的数字技术培训组织和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导致农户难以获取最新的数字技术知识,这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数字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目前,我国城乡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农村地区在就业机会、薪酬水平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别较为突出,因此,对外引入数字技术人才时常无功而返。数字技术人才的匮乏限制了农业数字化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与应用,阻碍了小农户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三)农民农业数字技术素养欠缺

农村地区数字化农业推广过程中,农户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一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农民在数字技术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这影响了他们对数字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限制了他们参与数字化农业的能力。二是农民也面临着农业数字技术设备使用不便的困扰。由于缺乏对数字设备的了解和培训,农民可能对数字农机和数字农业信息平台感到陌生和疑惑,从而难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和工具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与此同时,随着数字技术向我国农村产业嵌入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政府由于自身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只得逐步引入外来工商资本和科研组织参与农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在数字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既是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涉及我国农业发展的信息安全问题,存在被窃取、滥用和贩卖的风险。一方面,部分小农户对数字技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缺乏足够的警觉,容易在信息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泄露。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相关企业和组织的数字技术监管法律体系,以及其自身存在的信息安全制度匮乏、信息保护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相关企业和组织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储存和分析等多个环节均存在风险。如果乡村产业在数字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会造成政府机关涉农决策、涉农核心技术等机密泄露,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甚至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四)农民农业数字化产品接受程度低

农业数字技术是乡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对于许多农民来说是“新鲜事物”,不少农民,尤其是老年人出于不愿接纳“新鲜事物”的心理,对“农业数字技术”持怀疑甚至排斥态度,此类村民无法享受到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影响,也由此成为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阻碍。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小农户对农业数字化产品的认知不足和信任缺失问题。一是许多小农户在教育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农民可能缺乏对现代技术的基本了解,这种教育水平的不足导致他们对农业数字化产品的相关概念和原理了解不深,难以理解数字技术如何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二是农业数字化产品通常涉及复杂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这对小农户提出了认知上的挑战。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他们可能难以理解数字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工作原理,也无法认识到这些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改进和优化作用。同时,由于缺乏农业数字化产品应用成效的案例信息流入,也导致了他们对数字化产品产生不信任感。

三、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

一是加强农村地区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的发展和5G技术的普及,提高农村地区的数字连接性,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为农业数字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网络支持。二是通过投资和对外招商的方式鼓励相关企业和组织开发适合小农户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加快数字设施设备在农村地区的落地,确保小农户在农业生产中能够便捷、稳定地使用数字设施设备。三是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第四,建设农村农业信息平台,整合农业、气象、市场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二)培养与引进农业数字技术人才

一是通过建设农村农业数字技术培训中心,为小农户提供系统而实用的培训,覆盖数字技术的基础知识、应用技能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以满足农村数字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吸引本土数字技术人才回归农业领域,另一方面为外来数字技术人才提供可靠的收入来源与社会福利保障,形成数字技术人才“引得来”和“留得住”的局面,为乡村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更为直接的技术支持。三是当地政府支持与协调农村同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组织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设立专业课程和实践基地,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懂农业、懂技术的本土人才,加速农业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为本土数字技术人才提供更广泛的发展平台。

(三)提升农民数字化发展意识与素养

一是基层政府和农业科普机构开展农村农业数字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农业数字化发展的认知,这包括数字技术基础知识和农业数字化案例的宣传与展示,以激发农民对数字技术的兴趣与信心。二是农村数字文化教育过程中,重视农民在信息搜索与筛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提升,保障农民能够自如地运用数字技术,提高数字化生产经营的效率。三是建设乡村农业数字化应用服务站,通过现场答疑、实地演示和互动体验,将数字技术的实际应用带入农民的日常生产中。强化农民对农业数字化发展的直观感受,并提升其实际操作技能。四是建立数字技术应用监管机制,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外来工商资本和组织在数字化生产过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同时,培养小农户对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增强小农户对农业数字信息安全的敏感性。

(四)加强对小农户数字技术应用的引导和支持

一是制定明确的数字农业政策,鼓励和引导小农户积极采用数字技术,为小农户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降低其数字技术应用的成本。同时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小农户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度,增加其对农业数字产品的接受度,从而更加主动地融入数字农业的发展中。二是积极组织农户和乡村产业带头人到数字化农业示范园区进行参观和学习,为农户提供数字农业的成功案例和实际运营指导,加速其对数字技术的接受和应用。三是鼓励农业数字科技企业与村集体合作社、乡村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第四,定期开展农村数字化技能考核并发放相关证书,鼓励农民参与相关培训,逐步形成一支熟练的数字化从业人员队伍,扩大农业数字技术在村民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吴理财,李佳莹.从“文字下乡”到“数字下乡”的百年乡村建设——基于政府治理的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23(02):2-15.

[2]义旭东,吕琪琳,许家玮.数字经济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24(05):28-33.

[3]曾亿武,宋逸香,林夏珍等.中国数字乡村建设若干问题刍议[J].中国农村经济,2021(04):21-35.

[4]李业明.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学理逻辑与实践策略[J].农业经济,2023(12):40-42.

[5]顾兴树,吕洪楼.数字技术赋能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现代化:机理、困境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2023(12):7-10.

[6]马国波.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难点与化解机制[J].农业经济, 2023(11):47-49.

(作者单位:1贵州财经大学,2贵州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