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乡村产业和融发展的精准机制研究

2024-07-30 00:00傅小普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7期

摘要:本文基于浙江省诸暨同山烧产业的典型案例,系统考察财政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在“千万工程”实践中的独特作用,总结提炼浙江省财政支持乡村产业和融发展的成效、经验,探讨财政未来加力提效的方向,对进一步发挥财政在“千万工程”再深化再提升中的引领支持作用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千万工程” 乡村产业 和融发展 同山烧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了浙江省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为进一步深化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2023年浙江省委提出,“围绕‘环境和美、产业和融、人文和润、治理和谐、生活和顺’,建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体系”,首次在浙江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中引入“产业和融”的理念。这一理念既是对浙江省20年来在“千万工程”实践中美丽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同频共进的经验提炼,也是浙江未来持续深化提升“千万工程”、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为开拓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指引。

一、乡村产业和融发展的理论内涵

(一)乡村产业和融的基础和核心是产业自身的发展

乡村产业和融首先要通过集聚与融合实现乡村产业自身的发展。乡村产业集聚是乡村产业或关联企业在特定地理范围内相对集中的空间组织形式,能够产生促进产业发展的效应。乡村产业融合是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实现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与产业功能转型,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形成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产业集聚与融合,是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也是产业和融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二)乡村产业和融的内涵是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的互促互进

乡村产业与乡村建设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建设提供持续动力。延长乡村产业链、融通农文旅产业,有利于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助力环境整治与村容村貌的提升改造,同时也为乡村基础设施的长效运维提供支撑保障。另一方面乡村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与建设,是乡村产业合理空间布局、集聚的前提;人居环境与村容村貌的提升,有利于增强乡村对劳动力、人才与游客的吸引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降低当地产业生产经营成本、吸引资本投入,并为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三)乡村产业和融的目标是实现产村人的和谐共富

构建产业与人的和融关系,实践产业化收益的公平分配,促进村强民富。乡村产业发展可以为相关主体带来直接的增收效应:产业集聚与融合有助于增加乡村产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有助于增加村集体的收入;有助于为农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还会促使劳动力自发努力提升人力资本,如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干中学”以及在职培训等方式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其收入水平。产业集聚与融合可以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将村集体、农户与乡村产业经营主体有机联系起来,按其资源禀赋差异,嵌入乡村产业集群的各个细分环节;以产业分工协作的不断深化,促进村集体、农户与各类经营主体之间形成公平可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财政支持产业和融发展的案例分析——以同山烧产业为例

同山烧是浙江乡村特色产业的典型代表。同山烧以诸暨同山镇当地特有高脚拐糯高粱为原料,取镇上汲龙水酿制而成,被誉为南派清香型白酒的典范。近年来,同山烧因其产品特色和文化历史底蕴,在国内外各类酒业比赛中屡获大奖,逐步获得消费者认可,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已具备成为省内主流白酒品牌的潜力。然而,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制约同山烧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市场不规范,“小、散、乱”现象较为突出,同山烧酒品质参差不齐;原料种植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种植主体缺乏积极性;行业整体品牌建设体系不完善,品牌认可度和竞争力不强;发展所需资金、生产储藏用地空间、废水处置能力等要素制约亟待破解。

面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浙江省市财政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秉持以“千万工程”引领“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工作理念,统筹推进“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从政策、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多维度系统支持同山烧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创新,积极探索将“古法同山烧”转化成“新生富民业”,逐步摸索出一条强集聚、助共富、促和美的财政支持乡村产业和融发展之路。2017年至2022年,同山烧产业经营主体规模从25家快速增长到近80家,产值从1.5亿元增长到8亿元。

(一)聚焦产业集聚与融合发展,助力产业强链延链

一是产业强链助集聚。设立白藤拐糯高粱提纯复壮培育基地,保护高粱种质资源;支持发展高粱适度规模经营,对高粱种植予以保险补贴,实现高粱种植扩面3000余亩;支持培育头部酒企等市场主体,推动产业适度集聚;支持产业品牌建设,同山镇获评“中国白酒特色小镇”、“浙江省白酒核心产区”称号。二是产业延链促融合。支持同山镇打造以“醉美同山”为主题、同山烧产业为主轴,打造集智慧农业、白酒品鉴、古镇观光、生态休闲、康体养生于一体的乡村全域旅游,成功创建省同山烧旅游风情小镇、省“醉美同山”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近五年来,同山烧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速达到43.1%,2022年产值超8亿元,每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村集体和农户增收400万元。

(二)推进产村融合互促,助力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同频共振

财政支持乡村产业和融发展要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以乡村产业发展与村庄经营相融合的发展理念,协调推进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互促互进。同山烧产业发展即实现了产村融合共同发展。一方面,以美丽乡村建设优化产业生态。以“乐居”理念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立污水排放长效运维机制,建成全域制酒废水收集系统,集中处理、定期清运烧酒废水,提高产能利用效率。以“乐游”理念提升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整治、提升集镇综合环境与风貌,营造酒文化氛围,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造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以兴旺产业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省市各级财政支持同山烧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广大乡贤、优秀青年回乡创业,投资建设酒厂、酒作坊项目,并衍生出酒文化创意产业、线上销售、主题民宿等泛同山烧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在产业发展的同时,盘活许多闲置农房,产生大批家门口就业岗位。

近五年来,同山镇共吸纳社会资本逾1.4亿元、项目50余个,激活农房75幢面积约3万平方米,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20万元,带动农民年增收800余万元。

(三)打造产业富民共同体,实现产村人和谐共富

财政支持乡村产业和融发展要始终把牢公共财政的核心目标,努力推动建立健全产村人和谐共富机制,特别是创新建立以产业为契入点的多维度利益联结机制。以同山烧产业为例,一是创新建立了关联产业的联农带农机制。将闲置农田流转集中到专业合作社,创新实施“保底收益+赠送10%股份+利润分红”的利益分配模式;建立“酒企+村集体+农户”模式,将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以每年5%额度、连续20年反哺回村集体;引入“工坊盈利、村社分红、推荐人得佣金”的线上推荐销售模式;拓宽形成农户“租金+薪金+佣金+股金+经营性收入”“五金合一”的增收机制。二是建立全产业链共富协作机制。同山镇建立“醉美同山”共富工坊,梳理本地资源、供给需求、政策支持、剩余劳动力“四张清单”,组织本地酒企、作坊、合作社、农户“四元主体”,围绕同山烧原料种植、代酿加工、品牌销售、非遗文旅等“四大环节”,开展全产业链共富协作。目前,同山烧产业已带动高粱种植农户400余户、酿酒农户200余户,户均年增收3万元;带动产业核心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超300万元、村民增收超1000万元。

(四)创新财金协同机制,优化多元投入格局

财政支持乡村产业和融发展要注重强化财政与金融协同,形成契合产业特点的多元投入格局,为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和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同山烧产业为例,财政牵头推动建立“原酒抵押贷款+产业整体授信+全产业链财金支持”的投入机制。通过原材料动产抵押贷款、原酒抵押贷款的首创模式,针对性地解决了贷款难问题;通过整体授信和全产业链金融支持,为同山烧全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成为同山烧产业集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石。

截至目前,同山烧产业整体授信16.3亿元;共向242户同山烧经营户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

三、财政支持乡村产业和融发展的加力提效方向

(一)财政支持产村互促互进的要素制约有待破解

随着浙江省各地乡村产业与乡村建设的互促发展,要素制约问题日益突出。一是乡村环境容量受限。随着乡村产业发展,特别是深加工等二产发展,日益受到产业所在乡村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处理能力的限制,对部分产业而言,节能减排的成本门槛偏高,乡镇政府实施截污纳管等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使得环境容量正成为一些地方乡村产业未来发展的瓶颈。二是乡村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强化。一些地方乡村产业人才队伍总体规模偏小、各类专业人才偏少、经营管理型人才、市场营销、数字应用类人才、年轻人才较为短缺。从业者年龄结构偏大,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仍较为突出。三是乡村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有限是各地乡村产业发展中较为普遍的问题,特别对山区、海岛县而言,这一问题尤为突出。随着乡村产业进一步发展,现有土地资源难以充分保障产业用地需求,导致一产种养业扩面难、农产品原料缺口逐年扩大、二三产重大项目因供地不足难以落地、社会资本投入受限。

(二)财政对乡村产业集聚融合发展的准公共物品供给需突破瓶颈

一是乡村产业的治理体系尚待健全。随着省内各地逐渐形成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多元主体协作、多元资金投入的乡村振兴新格局,亟需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治理体系,以协调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规范经营主体产品质量控制、公用品牌使用等经营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产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二是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随着产业和融发展的提速,在共性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生产质检、人才培养交流、融资信贷、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也快速增长,各地乡村产业虽正在加快建立各类服务平台,但还存在服务供给不匹配、不充分、不整合等问题。三是行业关键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加大支持。区域公用品牌、行业标准、质检溯源体系等行业关键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打通乡村产业品质与价值向上提升路径的关键所在,也是财政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保持面上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在提升这些公共产品供给的精准度、整合度与长效性等方面,财政支持还有较大可为空间。

(三)财政支持乡村龙头企业的产业引领作用有待提升

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亟需龙头企业率先做大做强,在技术标准、品控溯源体系、品牌营销等方面向上突破,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以支撑产业整体升级,带动中小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其他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目前,不少地方乡村特色产业“主体多、分布散、规模小”的短板尚未补全,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发展还有待加快。由于乡村产业通常始于一产农业,在向二三产延展的过程中,存在财政支持政策衔接不够的问题。以同山烧全产业链为例,前端为一产高粱种植业,可获得农业方面的财政支持;而支撑与实现同山烧产业整体产值的经营主体是产业链中后端的酒企、酒作坊,由于大多尚未达到规上或限上企业的门槛,无法得到已有二三产业相关政策的支持。这使得当地龙头企业无论从个体企业规模、还是从产业整体集聚度衡量,都处于偏低水平。这一现象在其他地方的乡村产业中也较为普遍。如何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加速产业内部集聚,引领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各地乡村产业能否保持发展动能的关键问题。这既涉及各级财政纵向的协同,还涉及同级财政内部的横向协同。

四、完善财政支持产业和融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强化财政对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互促的统筹协调

一是以“千万工程”产村融合的理念支持推进乡村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乡村产业所在乡镇政府对标现代产业集群建设需求,进一步提升当地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城乡发展融合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乡村产业通过土地、人才、资金等优质要素集聚、技术创新和组织制度变革,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盘活乡村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在家门口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二是以“千万工程”全域美丽的理念支持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以游为媒,以文为基,推进乡村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以乡村产业带动旅游业、旅游业反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挖掘乡村文化故事,加强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企业、村社等主体利用文化旅游契机,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呈现地方文化元素,以增加自身品牌内涵、拓展体验式、直播带货等新营销模式。三是以“千万工程”未来共富的理念支持推进乡村产业迭代发展。支持以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为抓手,推动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渐次变革;激发乡村经营新动能、产业发展新业态,在乡村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发展致富机会;不断拓宽生态立村、美丽生财、村民共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向“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共富乡村”迭代升级的乡村新图景。

(二)提升财政对乡村产业中关键公共物品的精准供给

围绕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强财政对三方面公共物品供给的精准支持:一是支持行业治理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政府、协会、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产业治理体系;支持行业协会承担部分行业治理职能,增强行业服务能力。二是加大对产业关键准公共产品供给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乡村产业集体商标、区域公用品牌、行业生产技术及管理规范标准、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加强对种质资源、人才智库、培训交流、技术研发、融资担保等方面的产业平台建设,满足产业升级进程中经营主体对公共服务的共性需求。三是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中“新”基础设施的投入。针对乡村产业各环节的瓶颈问题,着力支持对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营销、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创业主体孵化培育、特色文旅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优化财政政策对产业富民多重路径的有效引导

支持构建以产业为主轴、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共富体系。一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引育乡村产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达到全产业链中各环节的规上、限上企业门槛;支持培育促进乡村产业新业态的各类乡贤、青年创客,不断激发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活力。二是引导构建全产业链、多元主体、多样形式的复合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为基础和依托,构建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为主体的多种组合、多种形式的联农带农富农复合体系;在全产业链各环节深入探索“订单式”种养、“契约式”代加工、“推荐式”销售、“反哺式”助农的多重方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村人的和谐共富。三是推动发挥产业辐射带动功能、不断拓展丰富产村人和谐共富的层次内涵。支持引导构建产业生态圈,优化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不断探索乡村产业向周边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有序外溢与合理分工,打造更为开放的乡村领域“地瓜经济”。

(作者单位:浙江省财政厅)

责任编辑:李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