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化,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增强乡村治理效能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深度分析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 和美乡村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三农”领域的重大创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的转变是乡村建设的拓展升级,涵盖了国家对于农村建设的新愿景,代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与社会和谐度同步提升,有助于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在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挥着关键作用,不同于政社合一的传统集体经济,突出了土地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是党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为不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各地纷纷探索创新多元化发展途径,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盘活了集体资产资源,增加了和美乡村建设活力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一)增加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千万工程”建设经验的重要内容,要践行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立足地域特点,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村集体用于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绿化美化、清洁能源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资金投入多少是影响和美乡村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各地的实践经验证明稳定健康的村集体经济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将为和美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村民生产生活质量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涵盖着交通、水电、农业生产等各领域,与农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提升后,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增多,一是可以硬化平整村内道路、机耕路,完善农村交通网络,方便村民出行,也为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便利,提高了农产品运输效率,二是可以修建办公楼、广场等文娱场所,构建电力、水利、通信等公益性固定资产,进而改善村民的生活品质。三是可以构建农业生产和仓储设施,引进高科技数字化农业设备,降低生产成本。随着乡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完善,农村地区将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增加民生事业投入,保障农民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需求
抓好民生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实现和美乡村的重要保障。村集体根据本村经济情况,以发展成果共享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对村民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推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村集体发放福利的形式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实现应保尽保,对低收入困难村民进行社会救济和帮扶,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此外,将村集体收入用于举办捐资助学、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公益性活动,最大程度提高集体成员的幸福感,增进民生福祉。
(四)加强乡村治理,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和平安建设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和平安建设也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方面,村集体收入水平提升后,可推动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一方面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和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培育高素质农民,实现乡村移风易俗,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为乡村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雪亮工程”建设,通过人防、技防等手段强化乡村平安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特色产业“飞地抱团”发展型
紧紧围绕本地特色产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按照“规划引领,抱团发展”的总体思路,打破村集体地域限制,整合村集体土地,集中发展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建成农业示范产业园,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创新经营模式,引入新型农业种植技术和数字农业技术,大力推广物联网、作物监控等智能化、科技化农业设施装备,打造育苗种植、采摘包装、仓储、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的同时,推动实现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发挥了“飞地抱团”和数字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产业发展成为促进村集体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二)农文旅融合型
依托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培育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新业态、新产业,走文旅产业赋能休闲农业的发展之路,打造地方文旅品牌,引导传统农业向农事体验、农业观光、农特产品销售、民宿餐饮等附加值较高的文旅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各种渠道的政策资金,为精品生态旅游景点的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推动加强文旅规划,制定针对性策略,完善景点设计、优化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加强媒体宣传,进一步提升游客吸引力,通过接待服务游客、销售产品等,增加村集体文旅服务收入和销售收入等经营收入,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村企合作型
构建“党组织+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多元发展模式,村党组织带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产权制度改革后建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村集体经济组织,坚持因地制宜、稳中求进、示范引领原则,实施“整村推进”模式,村集体以现有资源、资产,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全村土地集中流转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持续聚焦农业生产,吸收村集体待就业农民做好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共赢,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
(四)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型
充分盘活利用耕地、林地、房屋建筑物、公益设施等闲置资源和资产,实现效益最大化。将闲置的土地资源发包或参股等,形成稳定收入来源;修缮改造老旧闲置的办公用房、废弃的厂房后招标拍卖,增加销售收入;将固定资产中的播种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出租给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增加出租收入;将村集体所有的商铺门市、标准厂房等物业设施出租,发展物业经济。依托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的增收模式,进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作用,激发增收新动能。一是引进新型劳动力,将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作为发展农业的主要力量,聘请高校专家加强指导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以数字经济赋能农村集体经济新业态。将数字技术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采用作物智能监控设备、自主农机、无人机耕种、智能设施农业等新型的劳动工具,不断提升生产质效。三是培育文旅休闲、有机种植、循环农业、生物饲料等农业新兴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和升级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带动提升村集体收入。四是强化“农业+电商”模式。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利用抖音、淘宝等电商直播带货方式宣传产品品牌,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产品销量和产业经济效益。
(二)持续加强项目招引和多元化经营
结合当地实际,资源丰富的村集体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市场行情的基础上,谋划投资优质农业项目,引进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委托村集体发展“订单农业”等生产新模式,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销售等方面服务,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资产丰富的村集体应发展资产出租、物业经济等经营模式,增强资产活力。壮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强村公司,承接土地托管、劳务服务、工程建设等项目,实现多元化、实效化经营,拓宽增收渠道。深化土地规模经营,稳定村集体、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鼓励村集体、农户将土地以出租、入股等形式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等。
(三)增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一是要鼓励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发放财政补助、农业补贴等形式,增加对村集体运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方面的资金支持,给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更多的支持和便利,直接增加村集体补助收入,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采取贷款贴息、贷款优惠等形式降低村集体融资成本,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贷款融资“绿色通道”,助力村集体获得更多产业发展资金,扩大产业规模。
(四)强化乡村经管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专业经营管理人才,探索采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外聘职业经理人担任股份经济合作社常务社长,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全面负责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经营活动,行使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权,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结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完善福利和激励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各类知识型、实用型人才服务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养村集体后备人才,努力发展多元化农村经济,打造多元化经营主体,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
(五)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严格执行我国关于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相关政策规定,健全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明晰集体资产产权界限和经营管理要求,村集体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乡镇、街道政府财经部门加强对属地村集体的监督和指导培训,加强村级会计人员会计基础知识、“三资”管理等方面业务培训,推进“三资”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分析,切实整治侵占挪用村集体资产、资源等违法问题,通过积极清收债权及拖欠的合同承包费等维护村集体的合法权益,遏制“三资”领域贪污腐败问题,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参考文献:
[1]宋洪远.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现实基础、关键问题与对策建议[J].世界农业, 2024,(04): 5-16.
[2]高鸣,郑兆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基于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与启示[J].中州学刊, 2024, (02): 14-22.
[3]张红宇,周二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实基础与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 2023, (09): 36-47.
[4]郑先芳.昆明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J].创造, 2024, 32 (02): 74-77.
[5]魏金.眉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研究[J].山西农经, 2024, (04): 110-113.
[6]蒋星梅.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民共同富裕——浙江嘉善的实践及其启示[J].党政论坛,2024, (01): 49-52.
[7]刘志慧.以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三方协作机制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J].甘肃农业,2024,(03): 64-68.
[8]张佳,王超齐.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价值再创造的作用机理与实现[J].农业经济,2024,(03): 14-16.
(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人民政府凤城街道办事处)
责任编辑: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