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乡村,各自具备独特的功能与互补性,共同构成了国家发展的基石。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城乡发展差距日益凸显,现已成为制约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难题。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始终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实考量之中。
在改革开放之前,乡村地区承担了为工业化进程提供必要资源的重要使命。国家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以及统一的产品派购等政策措施,将城市与农村划分为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体系,旨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三农”发展相对滞后、工农关系失衡,既抑制了农村的发展潜力,也制约了工业化的步伐。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逐步缓解了改革开放前因快速工业化导致的“三农”发展滞后等经济社会结构性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功能逐步由单一的资源供给向多元化发展转变,涵盖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传承农业文化等多方面职能。然而,在大中城市主导的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日益向大城市集中,农业农村发展未能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经济社会失衡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重新审视和调整城乡结构,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议题。
当前,我国已步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县城作为城市化的重要节点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既是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城乡发展新方向的明确昭示。
加强县域互联互通 提升资源优化配置 经济循环之核心,在于构建不同经济活动间的桥梁与匹配关系,通过商品和要素的广泛交换与流通,达成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动态均衡。在县域范围内,城镇与乡村各自独具特色,功能互补,形成异质空间。农村对日用消费品、农资、化肥等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依赖于城镇的充足供给;而城镇则依赖于农村提供的粮食等农产品,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城乡间物质与能量的互换与反馈,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县域经济之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内部“微循环”的畅通无阻。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商品与要素在城乡间的高效流通提供了便捷通道,有助于精准引导生产、促进消费,实现供需的高效匹配。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城乡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快、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的日益健全,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类资源交易平台的广泛应用。这些举措共同打通了信息通道,使得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信息能够在城乡间快速、准确地传递,从而有效缩短商品库存周期和资金周转时间。
从系统论视角审视,任何系统均非孤立存在,需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持续交换。若系统封闭自守,则将陷入无序状态,最终走向解体。县域经济虽具一定独立性,但绝非自我封闭之体系,不应以县域行政区划为界限固步自封。相反,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等区域协同体系,积极承接外部资本、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等辐射效应。通过不断深化嵌入产业链、价值链的层次和范围,县域经济在构建发展新格局中应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虽然各县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差异性,但从总体看来,县域经济主要以县城、乡镇、农村三大板块共同构成。其中,县域经济以县城为核心载体,以二、三产业为主导,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关键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以乡镇空间为依托,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借助乡镇在人际交往、物资流通、道路交通、信息交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致力于满足农民和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服务需求;而分散的农村地区则以第一产业为主,是构成县域经济的坚实基础。然而,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差距逐渐扩大。由于城市经济、集镇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与联动,导致产业结构相对固化,进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活力与竞争力。
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借助便捷的交通物流设施和信息通讯手段,城乡之间逐步形成了相互依存、互为市场的格局。通过要素链、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的深度融合,城乡产业逐步构建起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圈。县域传统产业,尤其是农业等特色产业,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实践探索表明,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各类产业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是破解县域经济结构发展中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链延伸不足等结构性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推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城乡共同繁荣为目标导向,着力推动县域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依托县域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打破城乡界限,强化资源、知识、信息的流通与共享,提升产业间、部门间的协调性,推动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跃升,实现产业链的前端向后端延伸。
破除县域机制约束 激发资源增长潜能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制度不仅体现为一套规范行为和事件的规则体系,亦涵盖法律法规等正式约束以及道德实践等非正式社会规范。这些制度要素共同构成了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生力量,其核心效能在于遏制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提升行为可预测性,进而推动劳动分工与财富创造的进程。
然而,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存在往往成为阻碍资源顺畅流动的关键因素。为实现国民经济中各主体、要素及环节的深度融合与互联互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经济发展的潜在活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需灵活运用“融合思维”,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县域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等措施,着力破解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利用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唤醒“沉睡”的存量资源,提振县域经济活力,而城乡一体化则能聚合新资源、新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扩大经济发展的增量。例如,在县域层面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县乡村一体化规划,打造宜居宜业的优质环境,吸引人才和企业集聚,借助外力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追求温饱转向关注食品安全、营养价值和文化附加值,这一趋势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许多县域正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在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同时,拓展生态、文化、休闲、体验等多元化产品和服务,创造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人才生态沃土 留住县域人才 城乡融合为县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日益完善,县域地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增强了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城乡融合也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创业机会。另外,得益于城乡融合发展,促使县域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助于解决县域地区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为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此外,通过引进城市的高新技术和先进理念,县域地区的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这有助于吸引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到县域发展,并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留用能够显著提高县域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各地需结合当地系列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深化绿色发展理念 助推县域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核心需求,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指引。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体现经济实力的金量,更要展现生态活力的绿量。我国县域面积广阔,众多区域承载国家生态功能的重要使命。县域生态环境的优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成效和水平具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因此,将绿色转型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已成为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需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深度融合,从而达成生态之美、产业之兴、百姓之富的和谐统一。从绿色发展的视角出发,城乡融合的核心在于正视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所带来的生态挑战,充分挖掘绿色增长的潜力,并不断扩大绿色消费的空间。同时,还需激活城镇与乡村两大空间内各类自然资源要素的市场价值与市场活力,促进城乡地域系统在生态与文明方面实现协同进步。
一方面,我们应坚守绿色底色,致力塑造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美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根基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无论是旧城改造、新城建设还是美丽乡村建设,均应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既要求我们在外观上增美增绿,更要注重内在的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加快形成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相互映衬、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和谐共融的优质环境。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积极构建县域绿色产业链。县域内丰富的生态资源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全面推进县城、乡镇、农村生态资源的货币化和市场化利用,深度挖掘其潜在的经济社会价值,并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和循环产业,充分释放城乡空间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潜能,引领县域经济走上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