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支持设备更新,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更有力。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上月印发《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会同有关方面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产业链创新发展和优化升级。落后低效设备成为制约一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突出短板,设备更新是工业领域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面向设备规模体量大、更新潜力大的重点行业,推动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方向升级,使产业技术水平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幅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产品质量改善,维护成本降低,也有利于企业提升供给质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减少能源消耗等,以高质量供给推动产业做强做大。
设备更新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既能拉动有效投资,又能促进新消费。通过推进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调整,在拉动有效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更多的潜在消费,进一步引领并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周期,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内需复苏态势。通过鼓励先进、淘汰落后,设备更新将撬动超5万亿元大市场。
设备更新行动与设备更新时间窗口形成共振效应。大规模设备更新正当其时。设备使用年限通常在10至15年。2009年至2012年是多数设备领域的资本支出大年,向后推算10到15 年,当前正处于大规模更新的最佳时间窗口。在多数机械设备领域迎来更新周期和补库周期的当下,设备投资体量大的领域更受益于本轮“更新”行动。但大规模设备更新并不是简单“以旧换新”的循环重复,此次设备更新行动不是刺激经济的短期行为或应急之举,而是着眼长远,重在提质增效,体现在技术的升级、产能的优化、结构的调整乃至创新的变革上。
设备更新改造必须将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设备更新改造要锚定重点,分类有序推进。在重点设备及行业方面,聚焦量大面广、带动作用强的重点行业设备,通过加快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推动先进产能、高效产品的占比持续提升,从源头上促进节能降碳水平不断升级;要结合我国能源需求结构变化趋势,既注重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节能降碳,也重视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制造业设备更新改造,推动设备产品更新与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应用深度融合。把设备更新与依法淘汰不达标设备产品有机结合起来。
多措并举优化流程,推动设备更新改造落地见效。设备更新涉及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领域,有关部门要加快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的建设,防止市场无序竞争。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有效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升企业设备更新的热情和意愿。积极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和创新产品迭代升级等机制,强化制造业中试能力支撑,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要严格监管,确保资金合规有效使用,严防虚报、冒领、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贷款资金和补贴,坚决守好中央财政资金“钱袋子”。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既有利于当前更着眼于长远,既惠民,又利企。“财政贴息+金融支持”,是当前宏观政策工具箱里推动释放投资需求的常见“组合拳”,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我国高端设备制造实现从“跟跑”转为“并跑”“领跑”创造了重要机遇。各地要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各部门责任,形成最大合力,调动市场活力,激发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