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的海墙在今天已经被大部分拆毁,从老城中心火车站可以坐轻轨去陆墙南端的“七塔城堡”(Yedi kule),这一路可以看到一些沿着马尔马拉海建造的古代海墙遗迹。金角湾沿岸在近现代被开发得太过彻底,几乎看不到任何1204年战场海墙的遗迹,只在当年和陆墙的交汇处,古代布雷契耐宫(Blachernae)的原址附近,还有一些海墙的痕迹。“歪门”(Egri kapi)这段城墙地势较高,如果从这里顺着城墙往北走,到金角湾的地势一路下行,今天是杂乱的市井生活区。
这段900米城墙大约一半的地方,有两座敦实的正方形塔楼离得非常近,塔基是同一个,但塔身是分开的。其中一座叫伊萨克二世塔,是历史上拜占庭帝国的盲眼废帝伊萨克二世统治期间新建的,当年是布雷契耐宫的一部分。伊萨克二世被哥哥阿莱克修斯三世篡位并刺瞎之后就被关在这座塔楼内坐了八年牢。此后,在拜占庭帝国剩下的岁月,几乎所有在政变中被废黜的巴列奥略王朝的皇帝都被关在这里。这里可以说是“拜占庭式”权力斗争黑暗面最好的历史见证。
拜占庭帝国11和12世纪的200年,可以说是欧洲史上最复杂的一段时间。拜占庭帝国从罗马帝国两分开始已经存在了900年,跟数不清的帝国、王国和部落打过交道,过往的对手早已灰飞烟灭。而拜占庭帝国还能屹立不倒,因为它早就学会了使用宫廷诡计、贿赂、暗杀等等手段来弥补实力的不足,这些手段之丰富,就连罗马教廷都难望其项背。但是在复杂局势中玩弄政治手段获利有一个前提条件——帝国必须拥有强大而统一的领导力才能操控局势,一旦发生内乱结果只能招致灭顶之灾。
在曼齐刻尔特战役(1071年)之后近百年的时间,拜占庭帝国的科穆宁王朝在各方势力之间不断变换联盟,在东西北三条战线上都收复不少失地,大大改善了拜占庭帝国的形势。1185年,科穆宁王朝末帝安德罗尼卡一世死于暴乱,科穆宁王朝走向终结。死去皇帝的表亲伊萨克二世·安格洛斯登基,开始了兄弟相残的安格鲁斯王朝,这个王朝只有短短的19年,最后却因为内乱引狼入室,给帝国招来了灭顶之灾。
1195年伊萨克二世的亲哥哥发动政变,不但推翻弟弟,自称阿莱克修斯三世皇帝,而且把弟弟的眼睛刺瞎,投进布雷契耐宫的监狱里囚禁起来。1198年英诺森三世当选为罗马教皇,号召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年),目标是埃及。伊萨克二世的儿子,也叫阿莱克修斯,于1201年逃出君士坦丁堡,后跑到十字军集结的威尼斯,许下令人难以置信的金钱赏格,想要搬动十字军回君士坦丁堡为自己和父亲复仇。
也是拜占庭帝国的运数注定有此劫难,第四次十字军因为缺乏财力强大的领袖,所以在威尼斯集结的兵力远少于预期。但承担十字军海运任务的威尼斯人是需要高额运费的,他们动用了威尼斯共和国所有的战舰和运输船,却发现十字军的实际规模太小,而且付不起大笔运费。当时威尼斯共和国的执政官恩里科·丹多洛是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双目失明又年过八十,但政治头脑极其敏锐,要求十字军为威尼斯攻占亚得里亚海对岸的扎达尔港充抵运费。
扎达尔港在今天的克罗地亚,跟威尼斯隔亚得里亚海相对,1186年由匈牙利国王占据。十字军为了填补所欠威尼斯共和国的运费,占领了扎达尔港。这使得威尼斯共和国在亚得里亚海两岸再没有竞争对手,整个亚得里亚海变成了威尼斯共和国的内湖。
阿莱克修斯来威尼斯搬救兵的时候,十字军正集结在扎达尔港商量下一步的去处呢。缺钱的十字军骑士们被传说中君士坦丁堡的财富蒙蔽了双眼,真的相信阿莱克修斯王子的许诺,但作为威尼斯共和国总督的丹多洛知道威尼斯人就聚居在金角湾对面的加拉太区,他心中有数:流亡的王子根本是在满嘴跑火车,把十字军忽悠去给废帝白白打工的,哪里出得起钱?可丹多洛真正的用意是要肢解拜占庭帝国,他看中了帝国占领的爱琴海和小亚细亚半岛上那些航海商路上具有战略地位的港口。如果能拿下这些港口,威尼斯将成为整个地中海东部的海上霸主。在丹多洛的坚持和哄骗下,1203年4月第四次十字军和威尼斯海军浩浩荡荡开往君士坦丁堡城下,又一次大围攻开始了。
在君士坦丁堡过去的历史上,对手们要么海军不够强大,要么拥有强大海军可是敌不过“希腊火”,所以陆地城墙所受的压力比海墙大,君士坦丁堡南北两个海岸都有海墙,但海墙的高度和牢固程度不如西面的陆墙。南北两条海岸线中,南面马尔马拉海是开阔海面,敌舰直接进攻海墙难有用武之地,北面金角湾就成了薄弱的一条边。过去为了防止敌舰开进金角湾攻击薄弱的海墙,拜占庭人每次围城战都会在湾口拉起一条拦海铁链,一头系在旧城,另一头系在对岸加拉太区的瞭望塔上。这次进攻的一方是威尼斯,加拉太区本就是威尼斯商人的聚居区,1203年六七月十字军舰队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开展海陆围攻,占领加拉太塔以后,这条拦海铁链的北端无处安放,于是舰队能直接在海墙前抛锚,然后用舰载重型投石机和攻城器猛攻海墙。80多岁的丹多洛竟然亲自督战。
7月底十字军的一支部队越过海墙冲进城里的布雷契耐宫,很快被守城军民在大火中打退。这是800年来“狄奥多西城墙”第一次被攻破。虽然十字军军队被打退,但认识到大势已去,阿莱克修斯三世潜逃出城,被囚禁的盲人废帝伊萨克二世被放出来复位,搬救兵有功的皇子被推戴为阿莱克修斯四世,父子共治。君士坦丁堡虽然向十字军投降,但拒绝十字军进城占领。十字军和威尼斯舰队仍驻扎在金角湾对面威尼斯商人的根据地加拉太区,等待新皇父子实践诺言交出天文数字的谢礼,从夏天一直等到来年开春,拿不到钱坚决不走。
伊萨克二世和阿莱克修斯四世父子因为凑不出足够的谢礼贿赂十字军离开,所以他们准备熔化教堂里的金银礼器,但这让原本就痛恨十字军的君士坦丁堡百姓怒火中烧。1204年1月君士坦丁堡再次政变,贵族阿莱克修斯·杜卡斯被推戴为新皇阿莱克修斯五世,他谋杀了复位仅4个月的盲人伊萨克二世和阿莱克修斯四世父子,顺应民心紧闭城门加固城防,准备抵抗十字军到底。
阿莱克修斯五世为了给皇位增加合法性,娶了逃出城的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儿。8月愤怒的十字军再次攻城,同样还是从金角湾海墙突破,君士坦丁堡正式陷落,全城燃起大火。阿莱克修斯五世在城破之际逃出城去,投奔岳父阿莱克修斯三世,结果阿莱克修斯五世却被岳父刺瞎了双眼,第二年(1205年)又被十字军俘虏,押回君士坦丁堡,从狄奥多西石柱顶端被推下来摔死。
城破之后威尼斯总督丹多洛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拉丁帝国(Latin Empire of Constantinople),信奉罗马天主教,选举十字军的一位贵族当皇帝。丹多洛以阴谋诡计让威尼斯共和国一跃成为海上霸主,把千年拜占庭帝国推下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于1205年病逝,葬在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那里找到丹多洛的墓碑。威尼斯共和国从陷落的君士坦丁堡抢去了无数珍宝,今天去威尼斯参观圣马可大教堂,可以看到大教堂二楼阳台上的四匹铜奔马雕塑,那是古希腊的原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建都君士坦丁堡的时候从希腊搬来装饰新都的,但在1204年被威尼斯占领军从君士坦丁堡抢走了。
拜占庭帝国流亡贵族所建立的尼西亚帝国在1261年夺回了君士坦丁堡,灭了拉丁帝国,但是拜占庭帝国的政权再无昔日之盛。不过这一次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不是被攻破的,而是尼西亚人在城墙上找到一处荒废且未设防的城门,偷袭进城。今天的“狄奥多西城墙”沿线还有一个地方与这段历史有关:在城墙南端有个小门在拜占庭时代叫“圣泉门”(Pege),1261年来自尼西亚的米哈伊尔八世·巴里奥略皇帝的军队正是在这附近发现了一处鲜为人知的小门偷袭进城的。
今天金角湾对面的加拉太区已经是伊斯坦布尔最热闹的中心区了,山顶的塔克西姆广场和步行街热闹非凡,山腰俯瞰金角湾的加拉太塔堪称全城最佳观景的古迹,你可以登上塔顶俯瞰这座伟大城市的全景。这座加拉太塔并不是原物(原塔在1203年被十字军所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塔是1348年由聚居于此的热那亚商人重建的意大利式塔楼,它在1453年拜占庭帝国的最终一战中仍然是拦海铁链的支柱,从那时到现在几乎保持原样。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