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园的“毕业季”风波

2024-07-29 00:00:00菊子
世界博览 2024年14期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3日,美国圣路易斯,在弗朗西斯奥林匹克运动场举行的华盛顿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安德鲁·D.马丁发表最后讲话时,一些学生对校长发出嘘声,还有毕业生站起来对巴勒斯坦表示支持。

2024年毕业季,我参加了布兰迪斯大学的毕业典礼。这一届毕业生,4年前高中毕业时,正值新冠疫情暴发,很多人的高中毕业典礼都取消了,当年我们是开着车从车窗里领取的毕业证书,没想到等他们大学毕业时,又赶上了一场大规模的抗议风潮。

美国的校园抗议本是一种常态活动,但这一次,在规模、深度和复杂性方面都不同寻常。

校园风云乍起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以来,美国大学校园师生及教职员工便一分为二,形成了两个阵营,同情巴勒斯坦的人和支持以色列反击的人,一直处于对立状态。

2023年10月8日,哈佛大学“巴勒斯坦团结委员会”领导的30多个哈佛大学学生团体首先发声,指责以色列政府。接下来的一周里,哈佛校园内气氛高度紧张。

布兰迪斯大学虽然号称没有宗派,但它当初毕竟是以犹太名人名义、为犹太学者和犹太子女们设立的学校,碰到10月7日这样的重大事件,即便再主张中立,学校也很快站稳立场,明确表示支持以色列。事发之初,校方声明含糊其词,态度暧昧,结果很快受到各方压力,校长马上再次发表声明,对起初的模糊态度表示深刻歉意,而且干脆利落地取缔了校园中的亲巴学生组织。2023年11月10日,布兰迪斯校方还请来所在地沃尔瑟姆(Waltham)镇的警察,逮捕了7名抗议人士,其中3名是布兰迪斯大学的学生。

从此校园便一路太平。抗议风潮席卷美国乃至欧洲校园以后,布兰迪斯一直风平浪静。很多家长都在庆幸:多亏咱们的孩子当年没上藤校,看看藤校现在乱成什么样子!布兰迪斯大学也趁机延后转校申请的截止日期,让其他学校学生转学过来,享受这里相对平静的校园。但布兰迪斯是个别现象,在其他校园,局势不但没有缓解,还不断升级。

1968年的回声:抗议升级

校园抗议很快引起社会反应。2023年11月17日,美国教育部宣布将对包括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在内的7所学校的5起反犹太主义和2起“伊斯兰恐惧症”案件进行调查。

12月5日,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3位校长在众议院接受质询。校长们试图为校方和学生辩解,认为应当区分言论自由和威胁性语言。听证会后不久,12月8日,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马吉尔被迫辞职,哈佛校长盖伊初时还得到校内教职工的支持,支撑了1个月,最终也于2024年1月2日辞去了校长职务。与此同时,哥伦比亚大学渐渐成为学生抗议的中心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校园冲突于2024年4月达到高潮。

202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在主校园广场设置帐篷,呼吁校方从与巴以冲突有关的公司中撤资,公开财务投资,并且特赦所有因支持巴勒斯坦活动而受到纪律处分或解雇的学生和教职员工。

2024年4月26日,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在主校园广场设置抗议营地。
2024年4月30日,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占领汉密尔顿大厅,警察从窗户进入制止。

哥伦比亚校方则邀请纽约市警察局来到校园解散抗议营地,并逮捕了100多名抗议者。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还公开表示,警方是应哥伦比亚校方要求逮捕学生的,此言更是如火上浇油,引起全国关注,并激化了全国各地大学的抗议活动,各大学也纷纷设立了抗议营地。

4月24日,哈佛大学关闭了公共区域,学生们还是在校园内搭起了帐篷。我们有一次同学聚会,要从哈佛广场走到哈佛美术馆,本来穿过学生宿舍所在的哈佛园路程最近,结果因为哈佛园关闭,只有持哈佛校园卡的学生及教职工才能进入,我们只能绕道而行。

哥伦比亚大学与抗议者对峙2周以后,4月29日,校方宣布:他们与抗议者无法达成协议,当天下午2点为最后期限,届时抗议者必须离开营地,否则学生将面临停学的惩罚。然而,学生们并未屈服。4月30日,在校方的截止日期过去近12个小时后,抗议者们占领了汉密尔顿大厅,封锁了入口。占领汉密尔顿大厅具有象征性意义:56年前的1968年4月30日,纽约市警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大厅,逮捕了抗议越南战争的学生。

56年后,抗议者继续占领大楼,哥伦比亚大学校方发布了就地避难令,大批身穿防暴装备的警察在校园附近聚集。晚上,哥伦比亚大学邀请纽约警察局进入校园,以重新控制汉密尔顿大厅并清空营地。一队警察戴着头盔、手持防暴盾牌和拉链绑带,通过警车顶部架起的坡道,从窗户进入被学生占领的汉密尔顿大厅。

学生抗议的成就与后果

这次学生抗议并非漫天要价,有些条件很具体,即要求学校撤资,对抗议学生从宽处理。从结果来看,他们达到了一部分目的,有些学校的校方答应在投资方面退让,大部分学校的学生也如期毕业,即使被捕的学生也得到释放,并没有面临“秋后算账”的惩罚。

2024年5月1日,西北大学和布朗大学的抗议者和校方达成协议后,结束了抗议活动。西北大学校方同意了抗议者的几项要求,包括为一些巴勒斯坦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为一些巴勒斯坦学者提供工作,等等。布朗大学校方则承诺将在10月份举行董事会投票,决定是否结束学校对与以色列相关公司的投资。布朗大学还表示,参加抗议活动的学生不会受到惩罚。

其他一些有抗议活动的学校,校方也向抗议者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让步或承诺,主要是减少在以色列公司或与以色列相关公司的投资。

但是,很多学生也为此付出了代价。首先是工作机会。抗议活动初期,部分公司记录抗议学生身份,并且宣布收回之前已经为毕业生发出的工作邀请,这些行为本身又激化了抗议活动。其次是学籍、学位和毕业典礼。有些学校的毕业仪式非常紧张,或者干脆取消。据《国会山报》(The Hill)报道,有些学校延迟向参加抗议的学生发放毕业证书,比如,芝加哥大学4名,普林斯顿2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最多,为55名。哈佛有13名学生因为参加抗议而没能获得学位,毕业仪式中,将近上千名学生离开会场表示抗议,并从哈佛园走到附近的一家教堂,为那13名学生举行另类毕业典礼。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学校的毕业仪式上,也有学生走出毕业典礼,以示抗议。

布兰迪斯校园相对平静,毕业典礼如期举行,但平静之下暗流涌动。我们早早接到通知,详细解释多项安全措施:所有客人凭专门收到的邀请信进入体育场内,不能拉横幅,不许展示标语,不许带包,连婴儿包也只能带小号的,少量个人物件必须装在透明塑料袋里。我没太在意,背着平时随身带的小包就去了。看看周围,还真有很多人背着、提着专用的透明塑料包。我的包还是太大,不能带入,也无处存包,好在车停得不远,只得踩着高跟鞋、冒着细雨走到停车场,把包放回车里。

今年在布兰迪斯作主题讲演的是著名纪录片制作人肯·伯恩斯,他没有直接就当下的政治局势和校园抗议活动站队,而是主张和平、和解,主张对话。他反对二元思维,反对非此即彼的选择。

学生也和我们一样得到事先警告,但还是有些家长和学生大胆而无声地表示了他们的政治倾向。有个家长模样的女士身披蓝白色、带着大卫星的以色列国旗,还有几位学生围着黑白相间的巴勒斯坦头巾,上台领学位证时,有些戴巴勒斯坦头巾的学生故意不去握教务长的手,而是拉着头巾向观众示意,在制度和条例许可的限度内,曲折地表达了他们的政治立场。

一直处于风暴中心的哥伦比亚大学则干脆取消了全校级的毕业典礼,由各院系分别组织小型毕业典礼。因为全校毕业典礼的广场就是抗议学生们扎帐篷之处,校方为了举行毕业典礼而请警察来清场,激化了与学生的矛盾,清场之后又决定取消大规模的毕业典礼,似乎是白白绕了一个大圈子,在这场冲突中似乎没有赢家。但是,愤怒的年轻人总归是要愤怒的,有愤怒总归是要表达的,这些在新冠疫情中经历高中毕业的孩子们,已经错过了自己的高中毕业典礼,4年之后,2024年的毕业季,有些学生又错过了自己的大学毕业典礼,功过得失,自有后人评说,但愿他们是自主作出的选择,在复杂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前,作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希望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要沉重到一辈子无法偿还。

(责编: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