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探讨

2024-07-25 00:00:00邓晓菊
科学导报 2024年4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加强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识

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识,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将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木兰诗》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木兰从军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木兰的个人信息,了解她的生平,然后让学生围绕着花木兰这一人物进行讨论,并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花木兰身上所具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木兰从军这一英雄故事的兴趣。

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初中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传承人,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自己能够真正地认识到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过程中可以多读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例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在阅读这些书籍后,教师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自身所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通过多种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形式,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歌曲演唱比赛等多种形式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演讲比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演讲的方式传递给同学们,使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看法。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诗歌朗诵中得到锻炼,还能够使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识,并通过多种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语文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茹岐霞.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5):90-92.

[2]张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读写算,2022(06):25-27.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南坪乡民族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