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康有为题张钫“蛰庐”联用典

2024-07-24 00:00:00杨立杰
书屋 2024年7期

丸泥欲封紫气犹存关令尹,

凿坯可乐霸亭谁识故将军。

这是康有为为张钫“蛰庐”题写的一副对联。此联用了四个典故,“紫气”“凿坯”“霸亭”分别是老子、颜阖、李广的故事,其中老子、李广的典故较常见,稍有文史常识者不难想到。对于“丸泥欲封”,《联语蛰庐:千唐志斋楹联书法集读》称:“老子得道家奥妙,大丹将成,丸泥(宫)欲封。”此说不知何据,应非联语本意。“丸泥”当是《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之典。

张钫(1886—1966),字伯英,河南洛阳新安县铁门镇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在陕西起兵响应,先后参加反对袁世凯、张勋复辟的运动,曾任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1946年获陆军上将衔,1949年在四川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张钫在故乡铁门镇建“蛰庐”,保存唐代墓志一千四百余块,号“千唐志斋”,著有《风雨漫漫四十年》。

1923年10月,康有为应吴佩孚之邀到访洛阳,此时张钫正因父丧在乡守制,应吴之请作陪。康自豫赴陕,经过新安县铁门镇,那时张钫在老家的宅子刚刚建成,请康题名,康题“蛰庐”二字,并写了这副对联。

康有为是联语高手,他为吴佩孚五十岁生日所作寿联“牧野鹰扬,百世功名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虽有抬举过高之嫌,但从对联本身来说,对仗工整,很有气势。赠人联的一个基本套路是,根据受赠者所居之地或所历之事,以古事比今事,以今人拟古人,达揄扬、同情、规讽等意,康的这两联都是如此。

先看赠吴联。当时的背景是,吴佩孚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打败了奉系张作霖,驻节洛阳。洛阳地近牧野,康将吴的战功比作武王克商;吴五十岁,康说他百年的功名如今才刚刚一半。吴在洛阳踌躇满志,“虎视”天下,五十大寿时嘉宾云集、高朋满座,正所谓“八方风雨会中州”。梁羽生《古今名联谈趣》载吴五十寿辰另外一联:

一生剑佩走东西,有并吞八方之志,有纵横百万之师,几番破石惊天,成亦英雄,败亦英雄,余子纷纷何足数;

十载中孚震华夏,无厕名贿选之讥,无卖国媚邻之诮,赢得轻裘缓带,兵知儒行,将知儒行,戛玉铿铿岂等闲。

此联嵌“佩孚”之名、“子玉”之字,写得虽好,只是吹捧太过。后来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兵败,乘军舰避地岳阳,过五十二岁生日时,身边只有三百人了。湖南省省长赵恒惕为他祝寿,放四十架烟火,但比起洛阳时则风光大减,于是又有人写一联:

昔日洛阳,今日岳阳,孚威威不行,带三百名卫兵,同是囹圄拘法舰;

胜者奉系,败者直系,秀才才已尽,放四十架烟火,几疑烽燧遍榆关。

吴佩孚秀才出身,号孚威将军,嵌入联中,极尽嘲讽之能事。

再看赠张联。据《风雨漫漫四十年》,当时靖国军内部不和,陕西局势动荡,正值父亲去世,张钫遂交卸副总司令职务,回乡守制。康自豫赴陕,张邀请他在新安县铁门镇家里住了几天,并陪他游览了函谷关。康的上联用《后汉书》“以一丸泥封函谷关”,以及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典故,都是张家乡的形胜和故事。康认为张的离职返乡是“归隐”,故题张宅名“蛰庐”,意为“蛰居之庐”,对联题款也说“张伯英将军隐铁门”。据《淮南子》,鲁人颜阖隐居不仕,鲁君请他为相,他在屋后墙凿了个洞跑掉了。据《史记》,李广被免职,去山里射猎,晚上经过霸陵亭,霸陵尉呵斥他,hgoLRnv5j1rSSDeNV+Wg9OnNeBbUiqyJok1pcCvmNYY=从人说:“这是前任李将军。”霸陵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允许夜行,更别说是前任的了。”张钫此时正是“故将军”,下联以颜阖喻张钫之“隐”,“谁识故将军”则感叹其英雄没落。丸泥封函谷、骑牛过函谷,其事都发生在张钫所居之地,上联二事写其地,下联二事喻其人,是比较工整贴切的。另外,扣留老子在函谷关、让他写下五千言《道德经》的是关令尹喜,联中略为“关令尹”,而“令尹”是古官名,字面上正与下联“将军”相对。

据梁章钜《楹联丛话》,对联起于五代,兴于明,盛于清,以“用事”贴切为雅训。其实张钫那时虽不甚如意,但并非意在归隐。他在故乡三年,除了建“千唐志斋”保存古物,还为当地做了不少好事。至于“故将军”李广,当他又做了“今将军”后,居然把那个霸陵尉抓来杀了,心胸未免忒狭小了,这比前辈大将军韩信可差远了。韩信未发达时,曾受人“胯下之辱”,等他功成名就封了王,对那个侮辱过他的“屠中少年”以“壮士”许之,还让他做了中尉,对曾给他饭吃的漂母则“赐千金”。陶渊明《乞食》诗有句“感子漂母惠,愧我无韩才”,是说没办法给对方赐千金,只能下辈子做牛做马“冥报以相贻”了。《楹联丛话》中有一联,“金欲两千酬漂母,鞭须六百挞平王”,用韩信、伍员故事,所谓快意恩仇。赠人联往往是给对方戴高帽,康给吴的那副寿联,让玉帅人前有面子,心里很舒服,吴对康先是盛情款待,继赠丰厚盘缠。吴大帅的“功名”如今自然谈不上了,但此公还是颇有民族气节的,拒绝了与日合作。至于张钫,后来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又因“千唐志斋”而留名史册,更不必担心“谁识故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