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具有闲读价值的书

2024-07-24 00:00:00朱小棣
书屋 2024年7期

《价值》一书出自投资界传奇人物张磊之手。我不是职业投资人,甚至连炒股都不会,但无意中拿起了这本书闲读,便再也放不下了,开始喜欢上这本书以及作者这个人,完全是从闲读的角度,与那些急功近利、热切地想要从书中寻找发财致富道路的人根本不同。让我喜欢的原因之一,恰恰是翻遍全书都没有嗅出一丝铜臭味,反倒从字里行间识出许多人性的光辉,远胜于某些名噪一时的作家作品。原因之二,当然是书中透出的人文精神与格局。原因之三么,说来可能没人会相信甚至在意,那就是文字中的些许美感。

我本是一个最讨厌花里胡哨文字的人,所谓抒情散文是最入不得我眼的东西。但是从一位投资界传奇人物笔下读到几句舒心的字句,倒的确是有些称心如意。他在自序之前首先开宗明义地写上了这样三行字:“在长期主义之路上,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做时间的朋友。”接下来,又在自序里分段使用了如下的排比句:“这是一条越走越不孤独的道路。……这是一条越走越行稳致远的道路。……这是一条越走越坦然宁静的道路。”

这样的排比,出自成功投资实践者之手,在我读来远比作家余秋雨笔下连篇累牍的排比句式来得诚实可信、妥帖放心。作者在书的第一章里介绍自己小时候贪玩,功课不好,差点儿没能考上初中,接下来写道:“进入初中以后,当时的班主任游仙菊老师还时常鼓励我,让我把分散的精力集中起来,好好用于功课。”后来在介绍自己大学本科时又说:“当时,人大财政金融系有三个专业,除了国际金融专业以外,还有财政专业和金融专业。当时的系党总支书记关伟老师戏称,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各有特色: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财政专业的学生稳健谨慎,一板一眼;金融专业的学生则介于二者之间。”行文提到两位教师时均使用了全名,这样的细节恰恰反映出作者的厚道。如今已是名人巨富的作者,完全可以略去两位教师的名字而无伤行文的流畅,可是他没有省略、没有忘记,因而让世人得以知晓这两位普通教师的姓名。

我至今还记得自己曾在书里写到陈忠实的一篇散文时,批评过作者的不当省略。这位大作家写他在父亲临终前对父亲说起自己小学时的一位年轻女教师曾经对自己如何关爱备至,父亲极为动容,责备儿子为什么以前从未向自己提起,语中满是自愧与感恩。这样好的故事,如此动人的场景,大作家偏偏要省去这位小学女教师的姓名,读者便难以记住这位“小人物”,正是这样字里行间的细枝末节,往往能看出作者的人格高下与格局大小。

张磊在自序中还说,“长期主义”就是“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这里描述的原则与方法,明显超越了投资的范畴,完全适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以及世间的所有行业,也就是有了点儿所谓“行行出状元”的意味。我反观自我与周围各色人等,仿佛一下子探到了各路英雄的本色。当然,作为投资人,张磊也是实在的,难得他还能够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体悟到:“在多年投资实践中,我逐渐理解,长期主义的胜利,不仅关乎投资的结果,更关键的是在投资的旅途中发现创造价值的门径,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与拥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勠力同心,披荆斩棘,为社会、为他人创造最有益的价值。更让人欣喜的是,这条长期主义之路,因为志同道合,因为创造价值,而变得妙趣横生。”这样两全其美的结局与收获,大概又可以作为“男怕入错行”的最好注脚。

抛去投资人这一身份不谈,张磊对于“长期主义”的总结,又何尝不是广泛适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他说:“长期主义不仅仅是投资人应该遵循的内心法则,而且可以成为重新看待这个世界的绝佳视角。因为,于个人而言,长期主义是一种清醒,帮助人们建立理性的认知框架,不受短期诱惑和繁杂噪声的影响。”“于社会而言,长期主义是一种热忱,意味着无数力量汇聚到支撑人类长期发展的基础领域,关注教育、科学和人文,形成一个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正向循环。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社会,只要在长期的维度上,把事情看清楚、想透彻,把价值创造出来,就能走在一条康庄大道上。”他还特别提道:“在社会、经济、科技、人文迅速发展变化的当下,对机会主义和风口主义尤要警惕。长期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价值观。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从事任何工作和事业,只要着眼于长远,躬耕于价值,就一定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找到迎接挑战的端绪。”

当然,如果你是那种迫切想要把《价值》一书当作投资指南的读者,序言里的很多话听起来就只能像是唱唱高调而已。例如他说:“真正的投资,有且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是否在创造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否有益于社会的整体繁荣。坚持了这个标准,时间和社会一定会给予奖励,而且往往是持续、巨大的奖励。”“困难是一面镜子,最好的反省往往都来源于此。每次危机出现,都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压力测试和投资复盘的机会,而最终是价值观决定了你将如何应对和自处。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我们依然坚守长期主义,就是因为我们既看到了当下,关注企业短期的利润、现金流,努力做足准备以摆脱短期的困境,挺过‘眼前的苟且’,又相信未来,对于创造价值的事情从不怀疑,坚持追求长期结构性投资机会,找到价值的‘诗和远方’。”

其实,如果你真是那样一位急着想要发财的读者,这本书很可能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会把你“整”得很惨。例如,张磊书里郑重其事地宣称,他的投资哲学无非有三点:一、守正用奇;二、弱水三千,但取一瓢;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首先,“用奇”容易“守正”难。急功近利者整天琢磨的就是如何投机取巧赚快钱,研究的都是奇招、怪招,寻的是方便之门,当然也就谈不上守正了。不能守正,用奇则往往要跌大跟头。其次,“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分明就是下重仓、把鸡蛋集中放到一个篮子里。如果没有长期深入的调研,遵循“第一性原则”,大概率会把事情搞砸,鸡飞蛋打,至少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至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磊说:“整天为了收益疲于奔命的人,到最后可能颗粒无收;而心无旁骛走自己的路的人,往往能获得很大的回报。”他还说:“在经济压力巨大的时候,作为一名投资人,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恐慌。但当我们把事情想清楚了,自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享受过程,知行合一。而塑造内心的宁静,归根结底就是做事情有目标、有原则、有行动指南和反馈机制,在不同的处境面前有定力,这就需要我们做出的每一步选择都是心安之选。”因此,他把自己坚持的所谓“价值投资”总结为:“最伟大之处在于,它将‘投资’这项难以确定的事情变成了一项‘功到必成’的事业,变成逻辑上的智识和拆解,数字里的洞见和哲学,变化中的感知和顿悟。”当然,这又是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的事儿了。故而他说:“‘唯有诗人能扩张宇宙,发现通向新真理的捷径’,我们在长期主义之路中探求本质,在未来和此刻间搭建通途。”你瞧,这又一定会让那些急功近利、想把此书当作投资指南来阅读的人抓耳挠腮、无所适从了吧。

所以,唯有把《价值》当作一本闲书来读,方才能够品出其中真味。重要的是,若能暂时忘掉投资赚钱、炒股发财,好好地品味一下书里面的那个“成功少年”,书中或许还真藏有“黄金屋”。请记住作者自序最后所言,因为那才是适用于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各行各业、各路人生的生活指南。他说:“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价值投资人,时间、精力、追求和信念,这无数种选择,都是对自己人生的投资。价值创造无关高下,康庄大道尽是通途。以赤子之心,不被嘈杂浇铸;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希望在坚持长期主义的旅途中,与你们同行,做时间的朋友。”在下年迈,不会再发“少年狂”,但从《价值》里,俨然望见归来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