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创新拟题,作文拿高分

2024-07-23 00:00:00韩彦武
课外语文·上 2024年7期

★撰写作文,本是一种在纸上自由表达想法和情感的方式。然而,当我们面对重复且陈旧的作文题目时,很容易感到烦恼和沮丧,甚至开始机械地模仿那些过时的写作套路,这样的情形只会使得作文的水平难以突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采用“转化题目”的策略,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和应对题目。通过这样的“破题”方式,有效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对创造性写作的热情。

一、逆向思维:令作文题目更具冲击力

逆向思维,即颠覆常规思考,可以极大地增强作文题目的吸引力。通过采用“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的策略,我们可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内被题目吸引,从而激发起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明确文章的核心主旨,随后围绕这一主旨进行创造性的逆向题目设计,使得题目出人意料而充满吸引力。例如,在一次作文训练中,一个学生选择了军训为话题。文章叙述了她最初对军训的畏惧和不适应,以及通过努力如何逐渐适应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心路历程。原本学生计划以“难忘的军训”为题,然而这样的题目平淡无奇,难以触动读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题目改为“软妹子也敢挑大梁”。逆向思维不仅仅是一种改变思维方式的技巧,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我们理解和创造世界的新视角。在高中作文训练中,这种思维方式尤为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跳出传统的框架,探索更多可能性。标题中“软妹子”和“挑大梁”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的结合,成功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想了解这个转变背后的故事。这种标题的巧妙设定,让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同时也展现了作者从畏惧到勇敢,从局限到突破的心路历程,使得整个文章不仅有情感的深度,也有思想的广度。

在撰写作文时,我们应该学习如何运用逆向思维来挖掘文章的深层意义。创造一个与众不同,能够引起共鸣的题目,能够让我们的作文与众不同,更容易打动评卷老师的心。同时,我们还需要确保这样的创新能紧密地与文章内容相联系,确保文章的内外一致,逻辑清晰。这样的文章,不仅可以展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对我们思维深度和广度的一种展示。高中生在作文训练中应用逆向思维,不仅能增加写作的趣味性,还能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运用逆向思维拟题时,确保题目与文章内容的紧密联系。题目虽需吸引人,但不应脱离文章主旨,否则可能会导致读者感到困惑,从而削弱文章的整体效果。总之,逆向思维不单是一个技巧,更是一种激发创意和深化思考的有效方法,能让作文题目和内容都更加生动而引人入胜。

二、化用熟语,力求新颖别致

在构思作文时,我们经常会从周围的世界汲取灵感。比如,在金秋时节目睹枫叶的绚烂,它们在枝头不仅未随风而落,反而更显生机。这种情景让我们不自觉地联想到人生阶段,尤其是在跨入中老年后,更应展示出生命的厚重与光彩。但是,仅以“秋天的枫叶”为题,似乎缺乏启发思考的深度。不妨将其巧妙改编为“老骥强于初生犊”,用以展现即使是在人生的晚年,依然可以拥有超越年轻时的活力与激情。

枫叶的变化告诉我们,即便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衰老和结束,也能展现出无比的美丽和尊严。“霜叶红于二月花”,表达了生命之美在于无畏和坚韧。接着,我们可以把这种对秋叶之美的认知和“老骥强于初生犊”联结起来。老年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尽头,反而可以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老年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历练,可以在精神和智慧上给予年轻人许多启发。我们应该学会欣赏每一个生命阶段的美好,无论是年轻时的朝气蓬勃,还是老年时的沉稳与智慧。通过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更加珍惜与家人特别是长辈的相处时光,从他们的生命经历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三、哲思与深度:探索题目的象征意义

在写作时,探索题目中的哲思和深层次思考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赋予题目以象征意义,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使作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且是思想和文化的传达。

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上,学生选择了“老城墙”作为写作主题。这位学生回忆了在即将被拆除的老城墙下的童年时光,提及那里的小贩和手工艺人,这些人和场景构成了他的记忆和对传统的认识。他在作文中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尽管老城墙因城市改建的需要必须被拆除,但其中承载的美好回忆和文化传统的根脉是不可磨灭的。这样的思考促使学生将原本直白的题目“老城墙”改为更具哲思深度的“老城墙——拆不掉的记忆”。这一改变不仅明确了写作的中心思想,还引发了读者对历史、记忆与现实关系的深入思考。

写作不只是一门测试知识的科目,更是一次展现自我思考深度和文化素养的机会。对于学生而言,选择一个深具哲学意味的题目,例如“时间的沙漏——我们逝去的青春”或“镜中世界——自我认知的反思”,可以在文字中展开更为深入的思考,同时也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从而获得更高的评价。这些象征性的题目通常能引导我们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进行更为广阔的联想与思考。例如,“时间的沙漏”不仅仅是对时间流逝的直观表达,还隐喻了青春的易逝和个体成长的无常。通过象征性的表达,同学们能够在作文中展示对人生、时间以及个人成长等多重主题的深度反思和理解,这种横跨文学、哲学甚至心理学的思考,能极大地提升文章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同样,通过题目“镜中世界”,我们可以探讨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甚至是自我超越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对自我的挖掘,还是对整个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反思。面对镜子,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的外在形象,但更重要的是内在的自我。这样的写作主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考场上展现出独特的个人思考角度,同时也能让其在备考的过程中增强自我认知,促进个人成长。所以,在语文写作中采用这样富有哲理和启发性的题目,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更是一次机会。这不仅能让写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在复习过程中锤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文中取语,揭示主旨

在写作中,如何恰当地拟定题目是一项关键技能,它不仅能抓住考官的注意力,还能让作文的主旨更加鲜明。我们在撰写题目时,可以采用“文中取语”的方法,即从文章中挑选出能够代表全文中心思想的精彩词句作为标题。这种方法不仅能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旨,还能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阅读的趣味性。

以“我的改变”为题的作文中,一名原本以调皮捣蛋著称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文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话语“改变一点点,积少成多”贯穿全文,成为改变过程中的重要心理支撑。学生在教师的建议下,从文章中提炼出“改变一点点”作为新题目,这不仅概括了自己逐渐改变的过程,也透露出一种生活哲学:任何改变都不需急于一时,而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积累和形成。

在设计试题时,题目的精练性和新颖性至关重要。简洁的题目不仅方便考官快速理解要求,还能防止不必要的误解。一份好的题目应直击主题,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语句。此外,创新性是吸引考官注意的关键。一个具有创意的题目可以激发考官的兴趣,使得整个评审过程更加主动和愉悦。因此,在拟题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做到题目的精准和创意并存,使得试题不仅传达明确的考核目标,还能展现出题者的独到见解和思考深度。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文章的整体质量和评价结果。

五、结语

在探索文学的旅途中,创新拟题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艺术。高分作文的不二法门,在于如何将普通的思维转化为不凡的创意,将平凡的话题升华为引人入胜的篇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挖掘其背后的深意;我们摸索如何用独特的角度切入主题,用流畅的逻辑将观点明晰地展示出来。每一次的创作,都是思维与文采的较量,都是个性与智慧的展现。记住,每一篇优秀的作文,都开始于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题目。当我们擅长于从常规的思维中跳脱出来,游走在无限的创意之海,那么,高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笔尖下,让文字舞动,让思维飞扬,将心中的火花转化为赋有灵魂的作文。真正的写作,是心灵的自由之旅,是情感与知识的完美结合,是一次次心灵的触碰和思想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