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完成一篇出色的写景状物文章,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手法和技巧。如此,我们才能够提高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素养,提升文章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以《水浒传》的部分情节内容为例,结合书中写景状物时所用到的技巧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写景状物的关键步骤。
俗话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我们在平日一定要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捕捉细节的习惯。比如同样是“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身边不同性格的人其表现方式也大有不同。我们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在一点点的积累和练习中深化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就非常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黑旋风”李逵,施耐庵对他的外貌描写是:“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一个高大魁梧、勇猛威严的硬汉形象就赫然出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望而生畏。其中,“一身粗肉”“一字赤黄眉”“怒发如铁刷”等都是属于李逵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特征,在小说众多好汉中非常具有辨识度。在小说第七十一回中的菊花宴上,作者通过对李逵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再一次传神地表现出人物鲁莽暴躁的性格。宋江又提招安把李逵给惹恼了,他“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跌做粉碎”。“一脚将桌子踢起”的动作也从侧面展现出李逵的力大无穷。
此外,作者也非常善于捕捉自然景观中的独特之处,并利用景物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铺垫情节。《水浒传》中还出现了很多对原野田园风光的描写。第三十七回中,宋江一行人在日暮时分想要寻找人家借宿,来到一座大庄院附近:“前临村坞,后倚高冈。数行杨柳绿含烟,百顷桑麻青带雨。高陇上牛羊成阵,芳塘中鹅鸭成群。”其中“牛羊成阵”“鹅鸭成群”就是农村风景的典型特色。
其次,要学会巧用修辞,合理发挥想象。在写景状物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鲜明生动。利用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达到不同的表现效果,从而更富有感染力。例如在《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通过使用“似开了个油铺”“似开了个彩帛铺”“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这样的比喻,被打者的形象和变化过程呼之欲出。读者如临其境,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面带来的冲击感,使得所描绘的场景显得格外生动、妙趣横生。写景状物的文章还需要我们适当发挥想象力,通过想象来丰富所描绘景物的内涵和形象。在写作时,我们可以运用联想、幻想等手法,将人物或景物与自己的感受相结合,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对于不同人物的塑造,在充分挖掘人物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作者发挥一定想象,才能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水浒传》中施耐庵塑造了众多粗鲁的硬汉形象。为了使人物彼此之间区别开来,作者调动了充分的想象力刻画了相似类型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同是“粗鲁”,鲁智深性急却粗中有细,武松粗猛却豪放不羁,李逵粗蛮却重义疏财,等等。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思想品质、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的想象描写,相似人物有了许多差异细节和独特之处,有效地避免了人物类型同质化。
再者,写景状物要注重画面描写的动静结合和时空顺序的安排。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单纯地刻画动态或静态的场景会让内容稍显单调,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写作时,灵活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刻画情境。《水浒传》多处使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以小说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的场景刻画为例。林冲初到草料场时,书中写道:“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彤云密布”交代了当时的天气状况,让人在静态状物中感受到一股压抑的气息,而“纷纷扬扬”和“卷”字又动态地写出了雪花之大、朔风之烈。又如小说第三十七回“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中有一段关于傍晚时分的风景描写:“暮烟迷远岫,寒雾锁长空。群星拱皓月争辉,绿水共青山斗碧。疏林古寺,数声钟韵悠扬;小浦渔舟,几点残灯明灭。枝上子规啼夜月,园中粉蝶宿花丛。”此处的画面描写可谓声色俱全,“远岫”和“长空”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让画面变得宽阔起来。“群星拱皓月争辉”则点明了天色已晚,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景观特色。“绿水青山”“疏林古寺”“渔舟”的着墨则给人一种静谧之感,使得画面柔和而富有诗意。但更巧妙之处在于,在该段的后半部分,作者利用“钟韵悠扬”“残灯明灭”“子规啼”“粉蝶宿花丛”等意象赋予了画面的动态美,让所描述的场景变得更加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此外,我们在写景状物时,首先需要选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要留心观察的顺序。比如空间景物的远近、高低、上下、左右、前后等。根据不同的景物和场景灵活运用不同的观察顺序,可以使得写景状物更加生动真实。《水浒传》中描绘了大量的山岭景色,在对山水路段进行描写时注重时空顺序上的结构安排。小说第五十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中,永州城中的山岭景色描写是:“走进山中,道上行人越发多了。见山的山,见水的水。走的山峰就连绵不断。只见那山有面目,水有形状。忽然眼前开朗了,原来奔迳的大溪就在脚下潺潺流过。山精靈花常占,是那仙女常住的地方。”这段描写给人一种清新、舒畅和壮丽的感觉,让读者仿佛跟着书中人物的步伐真实地感受到了永州城中山峦起伏、溪流潺潺的景色。该段通过由远及近的空间变换带动了景物描写的变化,也带动了读者视角的变化。这也启示我们在平日观察中,要注意视角的开阔性和多元性,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描述自身所见所闻,从而将写作对象描写得更加真实具体。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单纯客观地描写景物,还要学会融入自己的情感。通过情感表达,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景物的美好和更深层次的用意。因此,学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也是提升写景状物文章的重要方法。在情感表达时,我们需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和程度,不要过于生硬或夸张。再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内容为例,作者利用漫天纷飞的大雪衬托了林冲心情的变化。首先我们来看关于大雪的描写:“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昆仑。若还下到三更后,仿佛填平玉帝门。”这段描写中用“凛凛”“纷纷”两个叠词写天气寒冷、雪片纷飞,用“须臾”“顷刻”写雪下得大、下得急,“银世界”“玉乾坤”则写雪后的壮观景色。作者如此煞费苦心,其根本用意在于利用雪景反映林冲内心的孤独与迷惘。“雪”是冰冷的无情的,而林冲内心的愤怒是火热的,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述感情态度,而是通过对周围环境中“雪景”的叙述来反衬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为林冲终于爆发怒杀差拨、陆谦、富安等人营造了别样的意境。相比于直接表达情感的单调和苍白,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走进作者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更能够帮助我们在写作时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进行写景状物的作文写作时,我们需要在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平日的写作练习,比如学会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把握细节、灵活运用修辞、合理发挥想象、适当安排顺序、注重情感表达等,并通过长期反复的训练一点点找出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此外,许多优秀作品里有关景状物的描写范例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不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