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策略解锁整本书阅读

2024-07-23 00:00:00姜莹莹
课外语文·上 2024年7期

★整本书阅读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等待探索的宝藏。让我们用三大策略作为钥匙来解锁整本书阅读的奥秘。

策略一: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探寻书中的宝藏。

任何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力的作品,都值得读者通过仔细品味文中要旨来充分感受作品的魅力。在有限的时间里,精读与泛读结合的策略可以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全面理解和欣赏更多作品。

以老舍的《骆驼祥子》为例,泛读是对作品进行快速浏览,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精读则是深入细致地阅读作品,逐字逐句地品味文字背后的意义。

通过泛读,我们可以获得对《骆驼祥子》的整体印象,熟悉祥子命运的大致轨迹以及他所处的社会背景。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选择让我们初步了解到祥子的朴实和他对生活的积极追求。泛读让我们领略到小说整体的风格和氛围,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我们能体会到祥子生活的困苦,以及社会对他的压迫。

然而,仅靠泛读是远远不够的。 在精读《骆驼祥子》时,我们会对一些具体的描写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当祥子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车时,书中这样描写:“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这段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祥子对自己新车的珍视和喜爱,他为了这辆车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精读还能帮助我们深入探讨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祥子的命运,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以及普通人在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挣扎。

精读与泛读的结合使得阅读《骆驼祥子》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例如,祥子的爱情经历。他对虎妞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无奈,也有感激。这种复杂的情感在小说中的描写非常细腻,需要我们通过精读来体会。在阅读《骆驼祥子》时,我们可以先进行泛读,了解故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情节;然后,再针对一些关键章节或段落进行精读,仔细品味文字的内涵和意义。在精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笔记,标注重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回顾。比如,祥子的每一次得失,每一次心态的变化。最后,通过精读与泛读的相互补充,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策略二:提问与思考,开拓视野的边界。

提问与思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和过程,它对于提高思维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领我们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思考答案则是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和分析。

以《骆驼祥子》为例,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例如: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的梦想是什么?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关注祥子的性格特点和他追求的目标。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可以思考一些深入的问题:祥子的命运为何会如此坎坷?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有哪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祥子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这种背景对他命运的塑造。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关注一些细节问题,例如:祥子的外貌描写有哪些变化?他的心态和行为随着故事的发展有怎样的转变?这些细节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祥子这个人物形象。对于一些关键性的情节,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某个事件对祥子的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它如何推动了故事的发展?通过对关键情节的思考,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故事的逻辑和主题。在阅读完整个故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骆驼祥子》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样的总结性问题能够让我们从更高的层面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提问与思考的能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敏感,不断寻找新的问题和挑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尝试提出多种可能的答案;不轻易接受现有观点,敢于对其进行质疑和挑战;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提问和思考提供坚实的基础。

策略三:多元视角,碰撞智慧的火花。

多元视角,是整本书阅读中一种极具价值的策略。它鼓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书籍,从而拓展我们的思维,深化我们对作品的领悟。

从社会历史的视角来看,《骆驼祥子》如实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与矛盾。在那个时代,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局势风起云涌,变幻莫测。而贫富差距更是极为悬殊,富者坐拥丰厚财富,生活奢华;贫者则在贫困的深渊中苦苦挣扎,难以度日。祥子,这位贫苦的人力车夫,他的命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格外悲惨。他来自社会的底层,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成为他无法摆脱的梦魇。祥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努力求生,却处处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压迫。他辛勤劳作,日夜奔波,只为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但社会的不公却让他的努力屡屡受挫。贫富差距的悬殊使得祥子几乎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这个小小的愿望却在社会的现实面前变得遥不可及。祥子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贫困人民的缩影。他们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往往受到种种限制和阻碍。通过对《骆驼祥子》社会历史背景的了解,我们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祥子的遭遇,也能从中反思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从文学艺术的视角来看,这部小说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价值。老舍凭借其娴熟的笔触,以生动细腻的语言精妙地描绘了北平的城市风貌和人物形象,让读者宛如身临其境般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京城之中。他对祥子等人物的刻画可谓细致入微,入木三分。通过对祥子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精心描摹,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祥子的坚韧、朴实、善良,以及他内心的渴望和挣扎,都被老舍刻画得淋漓尽致。祥子的性格并非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面性。他既有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又有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妥协。这种丰富的人物性格使得祥子成为一个真实而又立体的角色,让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老舍不仅仅关注了祥子个体的命运,还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的众生相。每一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内涵。在描写北平的城市风貌时,老舍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京城的独特气息。街头巷尾的热闹景象、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风俗习惯,都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而鲜活。这种对城市风貌和人物形象的精彩描绘,使《骆驼祥子》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展现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画卷。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故事的情节,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从人性的视角审视,《骆驼祥子》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祥子身上兼具着勤劳和善良的品质,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渴望能在社会上立足,追求美好的生活。然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也不时展现出自私和狭隘的一面。祥子的勤劳无疑是他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日复一日地拉车劳作,不辞辛劳。他的善良也不容忽视。在面对他人的困境时,他时常心生怜悯,愿意伸出援手。这种善良的本性使他在冷漠的社会中显得格外珍贵。然而,社会的压力和不公逐渐侵蚀了祥子的心灵。他开始变得自私,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忽视了他人的感受。这种自私的表现,既是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反应,也是人性在困境中的一种扭曲。同时,他的狭隘使他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局限了他的思维和行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人们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一面。通过对祥子人性的深入剖析,我们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部作品的内涵,也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大策略,如同三把钥匙,打开了整本书阅读的大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让我们深入书中世界;提问与思考,让我们开拓视野;多元视角,让我们在交流中成长。让我们用这三大策略,解锁整本书阅读的密码,去探索那些无尽的知识宝藏,在阅读的道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