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创作于1982年,当时宗璞的弟弟身患绝症,这让她无助又悲痛,所以当她在庭院中看到充满生机、艳丽盛放的紫藤萝花时,忍不住心生希冀,并以紫藤萝花由衰败到盛开的过程,睹物释怀,疏解情绪,化悲为喜,体悟到了生命的永恒和生活的美好。
一、亲历,走近美丽遇见
亲历,亦即亲身经历,是艺术创作中灵感获取和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也是作者遇见美好并付诸艺术表现的前提基础。《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亲身经历遇见的美好,便是题目中提及的紫藤萝花。作者以紫藤萝花的花色“紫”贯穿文章第二段,赋予了紫藤萝花别样的生动妙趣和优美灵动。而作者在正式引入紫藤萝花前,就已经为遇见这份美好做足了功课,以一句看似与题目毫无关联的话,引发我们的好奇、想象与深思,可谓是用噱头吊足了我们的胃口。
作者开篇就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反复琢磨这句话,我们会从“不由”一词中品味出淡淡的无可奈何之感,好像此时此刻作者脚步的停滞早已背离了大脑发出的指令。也因此,“不由”一词的使用,带给我们一种出其不意的吸引之感,让我们在不知道那份美好的遇见就是紫藤萝花前,就忍不住为之驻足。就好像前方视线所及之处必有能让我们忍不住沉浸其中的事物,为了不错过这样的事物,我们无意间就停下了脚步,甚而所见所闻过于奇巧或震撼,让我们沉浸其中忘乎所以。这不仅让作品内容表现出明显的临场感,也凸显出了作者的心有所动而步止。因此,作品第一段虽是独句成段,却以侧面烘托将紫藤萝花的美好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下文更深刻的情感价值传递奠定了基础。
二、洞察,看穿生命真实
慢慢地,紫藤萝花那浮于表象的流光溢彩似乎无法再让作者的内心得到满足,她开始剖开花的表现一探究竟。所以,紫藤萝花犹如流动的紫色瀑布,在她心间划过,带走了她的焦虑与悲痛,让她终于不再一味地困顿于生死迷惘与手足亲情带来的悲怆,她开始从那花瀑、花穗、花朵中逐渐窥得生命的真实,而这也让她产生了想要让花色涤荡尽人生失去,静静享受宁静生活的欲望与喜悦。所以,《紫藤萝瀑布》一文,抛开最开始对紫藤萝花美好的描绘,其实也何尝不是在体现作者关于生命真实的洞察。
文中先是说“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花虽美艳,却无人欣赏,也不过是孤独盛放。但反过来讲,即便是孤芳自赏,花终归还是花,它的生机与美无可代替。后来作者又说:“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毋庸置疑,悄然绽放的花也会面临长势不好被拆改放弃的命运。最后,作者说:“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即便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与不幸,花依旧在美丽绽放。所以,在作者眼里,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但是无论是花,还是人,在生命的长河里都是永无止境的,一朵朵小花汇聚成了万花灿烂的紫藤萝花瀑布,而一个个人却汇聚出了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并将一直传承与延续下去。
三、现实,映衬时代背景
宗璞出生于1928年,虽然《紫藤萝瀑布》的创作是在1982年,那时候她的人生已经迎来了大环境上的相对安稳,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忘记她的一生所经历的跌宕起伏。宗璞出生的这一年,正是中国处于军阀黑暗统治时期,这就意味着,她出生在充满战乱与悲离的年代。时间来不及演进太久,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14年之久,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我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经过三年多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全国解放战争胜利,1949年建立新中国。然而,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人们的生活依旧困苦。不过没有了内忧外患,人们一心建设祖国,日子倒也好过起来。但是很快对她极不友好的社会动荡就发生了,这样的打击是“玉精神,兰气质”的文人志士难以承受的,这样的精神危机不知压垮了多少作家,宗璞的心情无疑也是压抑的。她终其一生都在面对生命的奉献与失去,加之弟弟病重,她对生命的忧虑无疑更重。我们总是喜欢在他人最光亮耀眼的时候评价他们的得失,很少会去注意那些闪耀的时刻背后所隐藏的心酸,但我们不注意,并不代表那些心酸就不存在。好在精神上的困苦并没有让宗璞一直消沉下去,她最终还是在一片紫藤萝花海中对生命有了积极的追求,想以紫藤萝花顽强的生命意志引领自己忘却忧虑与困顿,而她最终也确实在这花海的助力下寻回了精神上的宁静,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四、象征,寻求自然治愈
作者在作品中除了为亲情挂怀,也重点对紫藤萝的消亡与再生进行了描绘,并从中传递出一种引人深思的生命真谛,那就是:生死虽有命,但我们短暂的一生总会汇聚于生命流逝的长河之中,既是如此,我们何不如紫藤萝花的努力绽放般活一把,成为生命长河中那最闪耀的一朵浪花?此外,作者作为以笔绘人生的知识分子,也在生命的逐渐流逝中敏锐意识到,那些落后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所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看似寻常的话,却充满哲思,以一种治愈的情怀,启迪我们以大自然为契机探寻其中的生命智慧,这样也能让大自然帮助我们治愈精神与心灵上的创伤与疼痛。
可以说,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以一场花事旅途为引,用我们现实生活中最细微且寻常的存在,带领我们眼看盛景,心悟情思,用她最大的真诚和我们一起参与一树花开,以过往与当下的对比,以智慧之言点醒“沉醉不知归路”的我们,让我们化悲为喜,珍爱生命,珍惜当下。
五、流动,反映积极向上
“瀑布”是流动的,既以“瀑布”为喻体,那“紫藤萝瀑布”也是流动的。而“紫藤萝瀑布”中的“流动”包括花的流动、时光的流动、情感的流动和生命的流动四个方面。所谓花的流动,以拟人手法绘制出震撼的紫色视觉盛宴,以紫色深浅不一的呈现,带给我们花的流动之感,以静色赋予紫藤萝花海流水感,既让作品得到更多点缀,也凸显出紫藤萝花的耀眼与活力。时光的流动则以紫藤萝花的前后生长情况反映出十几年的岁月变迁,以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让我们轻而易举就想到时间的流变。同时也以时间流变为筏,写出了她过去的十几年所经历的一切,并对比她的过去和现在,反映出她从岁月的光影中逐渐学会与生命和解的变化。关于作品中情感的流动,作者先是以极富生命力的紫藤萝花表达出对美好事物本身的喜爱与赞美,并积极赞美了紫藤萝花悄然绽放的积极向上生长姿态,后转而以花海瀑布的流动带走了内心的愁闷凄苦,让那些压在她心里的生死疑惑与疾病苦楚逐渐淡出心神,她的情感慢慢由悲转喜,精神上终是得了片刻的宁静,对于生命和生活也有了几分新的希望,希望以此获得慰藉,得个好兆头,让弟弟发生生命的奇迹,最后又以今昔对比,升华了自身对生命的认知,希望能积极向上地奋勇向前,得到更多生命的希望与力量。关于作品中生命的流动,则可以从作者赏花、忆花和悟花的整个过程看出。作者以赏花感知生命的旺盛,以忆花产生对生命的思考,以悟花表达豁达的生命态度,以更高的角度认识痛苦,感悟生命,获得内心的平和,表现出对生命的积极乐观精神。
《紫藤萝瀑布》作为当之无愧的状物抒怀散文典范,文法优美,结构缜密,情感丰沛,内蕴悠长,所以看似简短的作品却处处绽放华彩。我们在品读鉴赏这篇散文作品时,应从最开始的“美丽邂逅”中享受花海瀑布带来的视觉盛宴,再以紫藤萝花的顽强生命力体会作者对生命真实的表达,再从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升华主题与情感,并从中解读出极富哲思的治愈情怀,并从“瀑布”的“流动”加深文本解读印象,这样我们才能更充分挖掘出作品的独特情感,读懂作品,也读懂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