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7-22 00:00:00吴成淏许鑫溶赵艳凝
科技风 2024年16期

摘要: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喜爱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游戏教学模式尤其受到学生喜爱,可以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灵活生动有趣,游戏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而可以很好地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为了抓住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游戏教学开始受到了社会的关注,现在将进一步对游戏教学的优点以及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游戏教学;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1游戏教学的概念

游戏教学亦称“游戏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游戏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它分为相互关联的四个部分:游戏任务、游戏信号物、游戏行为和游戏规则。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游戏教学的教学氛围中来,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进行游戏时,进行快速的思考和反应,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从了解知识到熟练运用知识的教学目标。这是最早由20世纪初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倡导的教学方法,蒙台梭利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针对幼儿。如今,我们可以把游戏教学的方法运用到中学生当中去,基于游戏的竞争性,学生会竭尽所能地进行游戏,乐此不疲,学生不仅可以进行思维碰撞,而且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在游戏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发表感想,谈谈本节课收获了一些什么,教师可以对参与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获得了满足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5]。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大脑会更有利于进行思维活动,从而产生更强的记忆力,思维和反应速度也会变得更迅速,更容易达到教学效果。

2游戏教学的可行性

在互联网和网络游戏发达的今天,游戏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拥护。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游戏教学前显得相形见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重视客观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内容枯燥无味,形成一种“教师硬着头皮讲、学生硬着头皮听”的一种课堂氛围,极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而中学化学的知识和内容都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产生倦怠、不愿意学的心理。游戏教学的宗旨在于让师生共同投入这个教学过程中来,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位同学都享受在游戏中获取知识的过程。

3游戏教学的设计原则

3.1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教学的特点,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不同,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要遵循“有趣”的原则,在初中阶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比较懵懂无知但又很好奇,这时候教师采取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分类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会遇到记不清各类专有名词定义的情况,这时候可以让学生采取扑克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每张扑克牌分别对应不同的元素,2~3个人为一组,每个人每次打出一张牌,若打出的牌已经组成一种物质,则让一位学生提问另一名学生,回答这类物质属于哪种类型[2]。

3.2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针对所要学习的某个章节或知识点而进行教学设计[1],也针对某些腼腆、内向的同学或者是学业较落后的后进生,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上进心,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还未被教师放弃而重拾信心。目的是让学生在进行教学游戏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要在适度娱乐的同时强化学生知识的学习,不能为了游戏而去设计教学,而是应该为了教学而去进行游戏,游戏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强化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元素知识时,对于多而杂的各种元素,每个学生可以扮演一个元素来进行随机配对组合,若搭配错误的队伍需要重新配对,直至配对成功,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记忆过程,就可以及时地学会知识点[3]。

3.3自由性

自由性是指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只需要在一旁引导,让学生可以自由轻松地去享受这个游戏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学生不再机械地吸收知识,而是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展现出更多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3.4目的性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游戏的作用是起到中间纽带的作用,将枯燥无味的知识与学生都感兴趣的游戏结合在一起,就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1]。游戏是服务于教学的,而教学目的就是游戏的反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应该以掌握知识点为主,游戏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采取游戏的方式可以起到积极的效果,让学生更愿意听、更愿意学、更愿意主动学。

4游戏教学的应用场景

4.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学习每一个新知识点的起点,也是教学过程的首位,所以做好新课导入是至关重要的。中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十分旺盛,而化学是一个相对不容易学习的学科,学生很容易在后续的学习中败下阵来,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5]。例如,可以用猜谜语的方式来进行,对学生进行提问:“月缺又重圆”打一化学物质[1],学生就会产生好奇心,从而认真听课,然后就会熟知月缺是碳(C缺了个口),而重圆指的是氧(O看起来像圆月),而“重”又有双重、重复的意思,所以是二氧化碳(CO2)。

4.2教学过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和合作的能力。教师可以进行趣味实验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喷泉实验”,然后给班级同学进行小组分组,进行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学生一边沉迷在做实验的欢乐之中,一边也将知识点牢牢地掌握住了,这个过程他们不仅收获到了动手实践的快乐,而且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4.3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是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温故知新,可以为师”,没有巩固的知识很容易会被学生遗忘。在这一点上,游戏可以很好地将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例如,可以采取“大富翁”(图1)的游戏玩法,在每一个格子上都填写上化学相关知识[6],走到不同格子上的同学要尽可能说出对应格子的相关知识,其他同学可以予以补充,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知道自己哪一块知识点比较薄弱,那一块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记忆点会更深刻。

游戏规则:

(1)学生先确定自己是第几个进行游戏的,待确认之后,由第一名开始摇骰子进行移动,移动到相对应的格子。

(2)格子如图所示,分为两个区域的格子,其中深色部分为化学元素,其余为化学知识点和“福利”选项,包括提问和免答等。

(3)游戏开始后,以一定的时间为限制,统计谁答对的题数多,每位参赛同学有3次求助机会,可以求助场上的其他同学或教师,答案不唯一的题非必要下不说出同样的答案。

(4)若玩家进入深色区域,则要尽可能说出相关元素的单质化合物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这类题综合性强,说得越多则加分越多。

5游戏教学的优点

5.1游戏教学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游戏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具体和全面,如果把传统教学比喻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游戏教学就是大家手牵着手过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达到互利共赢。不同于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情况,而是“学生问、学生答”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上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压力,游戏就起到了一种微妙的调节作用,也就是化学中常提起的“催化剂”的作用。

5.2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性

中学生通常比较活泼好动,压抑学生的天性通常达不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游戏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既充当学生,同时也充当教师的身份,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可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认为知识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可以这么有趣地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既可以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习,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愉悦感。面对自己不懂的知识,学生也会积极地向教师和同学进行提问请教,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5.3游戏教学可以寓教于乐

课堂上会出现学生听课烦,教师讲课累的情况,脱胎于传统的“一言堂”,游戏教学可以很好地避免。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进行游戏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被学生带动起来。一节好的课堂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完成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起一个桥梁的作用,教师提供知识上的补充说明,而学生之间进行头脑风暴,这样学生学得开心,教师也教得愉快,学生也会更亲近亦师亦友的教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还能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从而教学相长。游戏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和机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性。在学习化学反应类型时,可以利用模拟实验或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化学反应的现象、条件、特点和结果。

5.4游戏教学可以培养探究能力

游戏需要多感官并用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这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等,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各种化学物质相关性质的学习和记忆,从而更好地认识物质世界。在游戏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设计游戏,或者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游戏,鼓励学生进行游戏创作,思考游戏模式和游戏规则,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学生的启发与思考对学习化学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元素周期表中可以进行游戏创作[4]。

游戏规则:

(1)游戏开始前,每位玩家会有一张目标卡牌(图3),目标卡牌代表玩家这局游戏的任务目标,玩家要到达自己的目标卡牌所在位置,就是完成任务,若是前四周期的元素,则可以在过程中进行复习,若是第五周期往后的元素则由教师进行扩展和延伸,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探讨和交流,也可自行查阅资料。

(2)每位玩家从起点H出发(图4),轮流进行功能牌的抽取,功能牌分为原子序数、电离能、原子半径、电负性,分别代表可以进行向左或向右移动、向上或下移动、向左上或右下移动、向右上或左下移动。

(3)目标卡牌。

空气中的气体ON室温下为液体BrHg核反应控制堆URa

6结论与展望

我们可以发现,利用游戏教学来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以及二次创作是大有裨益的,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及时复习和巩固,对于一些不认识的新知识,也有自主选择浅尝辄止或是刨根问底的学习态度,杜绝“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转交到学生手中,这样教学效率才能得到充分提高。

参考文献:

[1]甘海双,韦加兰,王丽琼.游戏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简述[J].云南化工,2022,49(07):180182.

[2]陈博殷,钱扬义,李言萍.游戏化学习的应用与研究述评——基于国内外课堂中的“化学游戏化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05):93104.

[3]王建东.无机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现代盐化工,2021,48(05):173174.

[4]谢丽璇,黄俊生,文剑辉,等.基于元素周期表的化学飞行棋游戏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观察,2018,7(02):4951.

[5]侯杰,王继库.课程思政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化工,2022,49(11):186189.

基金项目:《情境教学法在高校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021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LJY202195328469)

作者简介:吴成淏(2000—),男,汉族,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化学教育教学相关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赵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