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讨

2024-07-22 00:00:00肖春芬
科技风 2024年16期

摘要: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高职院校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体现。社会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以及职业教育培训三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分析相关原因,探索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

社会服务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威斯康星理念”,该理念提出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第三大职能。社会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具特色。21世纪,社会服务的主要特点转向了社会的公共价值。社会服务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方面,是高职院校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体现。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以下简称“双高计划”)中提出,到2022年,被列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1]。“双高计划”对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建设给出了具体的指引并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二是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三是职业教育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等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社会服务定位,调整建设规划,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因此,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路径研究非常有必要,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社会服务定位、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服务定位不明确,社会服务意识不强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对接社会的纽带[2],社会服务的定位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服务功能定位;二是社会服务内容定位;三是社会服务主体定位。“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内容给出了具体的指引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培养适应产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应用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发新产品和推广技术成果;传承创新民族传统工艺、民间技艺;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职工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其中教师是参与社会服务的核心力量,学生是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管理人员是参与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力量。

高职院校教师是参与社会服务的核心力量,但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社会服务意识不强。学校需从制度层面明确教师和管理人员社会服务职责,学生则在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参与其中。高职院校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还需要通过社会服务活动了解社会人才的需求,并以此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教师通过社会服务深入企业一线,接触企业最新的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而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实操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此外,教师通过社会服务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拓展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3]。

高职院校学生是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着本质的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即精通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除了知识层面的培养要求,还有技能层面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转化为技能,而社会服务活动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技能,为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管理人员是参与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力量。管理人员参与社会服务的全过程,既可以了解校内社会服务主体的需求以及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又可以了解社会服务对象的需求,方便管理人员从社会服务双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为校内社会服务主体排忧解难。一方面可以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指引,另一方面可以在管理流程优化、政策支持、社会服务过程及成效评价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在学校社会服务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学校平台建设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支持和指引

学校对社会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一是缺少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场地,随着高职扩招的推进,高职院校办学场地进一步紧张,为优先满足教学场地需求,校企协同创新场地不得不被压缩;其二是缺少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专项工作人员开展制度建设、平台日常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其三是缺少为教师提供有效支持和精准指引的社会服务信息交流平台。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场地问题可以通过学校资源错峰利用来缓解;创新平台日常管理人员不足可通过组建合理分工的团队来弥补;社会服务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最为关键,平台的建设有助于为教师提供社会服务信息和资源,给予有效的支持和指引,便于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教师既是开展社会服务的主体,也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如果教师既要寻找社会服务项目,又要完成社会服务任务,同时又要干好教学工作,确实分身乏术,参与社会服务的意愿会显著降低。

(三)学校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激励和评价制度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教学任务显著增加,教师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上,能放到社会服务上的精力有限。围绕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这两大指挥棒,教师权衡当前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的要求,更注重在申报纵向课题、论文发表、教材编写、大赛指导、教学竞赛等评审指标上投入精力,对评审和考核中占比相对较少的社会服务投入极少,甚至零投入。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实施社会服务的主体,对社会服务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校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完备的激励和评价制度。在激励制度方面,高职院校在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中普遍存在重教学、科研,轻社会服务的现象。社会服务成果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中并不是必选项,难以调动教师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在评价制度方面,目前主要参照“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和“创新强校工程年度考核”中的社会服务指标,更多的是结果评价,如横向经费到账额、技术交易到账额、培训到账额、培训人次等,缺少更细化的过程性评价指标,如横向技术服务对企业的影响、技术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培训产生的社会效益等,过程性评价指标对社会服务可做出更客观的评价,更能体现社会服务的成效,更能激发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管理和服务并重,各司其职

学校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管理和服务并重,为广大教职工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落实社会服务场地,明确职能部门职责,配齐专项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学校职能部门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职能部门既要做好制度建设,也要为教职工做好政策指引、信息服务、流程服务。组织教职工学习社会服务相关政策、制度,明确高职教师责任和义务,引导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细化社会服务评价内容,探索社会服务不同阶段评价,并将其纳入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提升教职工参与度和积极性。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教师提供社会服务资讯,提升社会服务数量和质量。一方面挖掘学校社会服务资源,向外推介资源;另一方面征集社会需求,向校内发布社会服务需求,协助教师组建团队,开展社会服务。

(二)出台激励政策,落实数量和质量并举,各尽所长

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调整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突出质量评价,落实数量和质量并举,注重学术贡献和社会贡献[4]。学校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落实数量和质量并举,各尽所长。评价形式上,完善成果分类评价。对基础研究,以论文发表、专利授权、研究报告等评价为主;对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以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评价依据;评价内容上,完善成果贡献评价。如专利不能只看申请和授权数量,还要从专利转移转化应用推广的成效来衡量。评价手段上,逐步完善评议机制。将以纵向项目研究为重的评价转为纵向项目与横向项目研究并重的评价体系;加大技术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中的比重,体现高等职业院校以应用型研究为主,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定位。

(三)优化教师工作量评价体系,陈力就列,各显其能

优化教师工作量评价体系,疏通社会服务工作量与其他工作量的切换渠道,使各类工作量在一个考核期内可以累加计算,有利于在社会服务方面有资源和特长的人员各显其能,各尽所能。教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教学、教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教学、教科研是教师工作的基本任务,社会服务是高职教师提升教学、教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服务是一项团体活动,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参与。一个优秀的社会服务团队应该分工明确,陈力就列,各显其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人负责接洽,有人负责技术,有人负责后勤保障等,既可以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可使教师个人特长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提升团队社会服务能力。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

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属性决定其与企业存在紧密联系,高职院校一直都在积极开展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校企合作,与企业的合作基础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高职院校合作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其面临的困境是专职科研人员不足;高职院校在“双高计划”背景下,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获得显著提升。因此,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既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竞争力[5]。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可以分三步走。

(一)明确社会服务内容,定位社会服务提升目标

在完善校内激励制度和评价制度,强化教职工社会服务意识,引导教职工社会服务动机的基础上,学校首先要有清晰的社会服务定位,高职院校较为成熟完善的两大社会服务职能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培训,第三大社会服务职能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相对薄弱。因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培训是高职院校需要继续保持优势的方向,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需要提升的方向,其中技术服务是重点提升方向。

(二)梳理社会服务资源,推介并整合资源

梳理学校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相关资源,便于对学校社会服务基础能力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梳理社会服务资源,了解学校的优势和劣势,明晰校企合作内容和方向。从学校层面梳理可提供社会服务的资源,包括社会服务人员、技术成果、仪器、设备、场地等资源。一方面向外推介社会服务资源,学校层面有组织地主动出击接洽企业,推介资源,以与学校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框架合作为点,以点带面与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教育培训等多方位合作;另一方面整合校内外资源,学校和企业将各自的一部分资源拿出来进行合作共用,有利于校企双方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在校企双方合作逐步深入过程中逐步提升。目前高职院校技术服务主要有三种来源,其一是通过教师主动联系企业寻求技术服务合作,一般合同金额不高,技术服务过程中消耗性支出占比高,技术收益占比较低,部分项目经费甚至仅能支撑消耗性支出;其二是企业或技术中介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或某些个人的专业特长慕名而来,一般合同金额较高,技术收益占比也较高;其三是通过甲方招投标或购买服务获取的财政性规划类、专题调研、科技服务与管理类项目。从三种技术服务项目来源来看,委托方对校方的了解尤为重要,想要在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上有所作为,不能坐等委托方上门了解并送项目上门,校方应主动出击,做好宣传和推介工作。

(三)建设服务平台,提供硬件软件支持

搞好服务平台建设,为教职工提供硬件软件支持,如协助提供社会服务场地、宣传社会服务能力、推荐社会服务项目、协助团队组建等支持。建设硬件资源库,梳理、整合、挖掘学校内部可用于社会服务的场地、仪器、设备等硬件资源,对外宣传和推介资源;建设信息交流平台,搜集行业企业社会服务需求资讯,向校内教师发布行业企业需求信息,协助项目洽谈和合同签订;建设社会服务人员库,根据专业特长和个人特长,对外宣传社会服务能力,协助社会服务团队组建。

结语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体现的是学校的综合实力。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社会服务特别是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的教职工对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学校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全局考虑,在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的基础上,整合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形成合力,组建团队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服务,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尽所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02_376471.html.

[2]廖惠卿,杨燕,伍文彬,等.社会服务在地方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0(11):233234.

[3]翟炜翔,张秀丽.医学高职“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22,36(6):858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3_494381.html.

[5]肖春芬.提升广东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研究[J].海峡科学,2018,134(2):7475.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RW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肖春芬(1981—),女,汉族,湖北孝感人,博士,从事科技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