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薪酬管理是地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单位开展综合管理的有力手段。加强薪酬管理,可提高薪酬配置的合理性,确保职工所得与辛勤付出成正比,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提高职工对地勘企业的认同感与满意度,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单位决策管理中,为地勘企业稳定运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但是当前部分地勘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薪酬结构设置不合理、激励措施应用效果不理想、薪酬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缺乏配套举措等问题。文章立足地勘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以供相关地勘企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勘企业;薪酬管理问题;薪酬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13-0016-03
薪酬管理水平与工作成效关乎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影响着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勘企业的整体工作质量、管理成效与建设发展进程等[ 1 ]。由此可见,对地勘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这一课题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开展科学规范的薪酬管理工作,可以维护职工的实际利益,并使职工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单位整体利益的关联性,促使其从个人发展角度推动地勘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借助薪酬管理可以实现岗位人才合理配置,促使职工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帮助单位及时调整人员配置与薪酬结构,加快实现单位发展目标。
(一)有利于提升内部管理成效
加强薪酬管理,通过定期对地勘企业职工进行工作考核与绩效评价,及时、如实地反映在岗职工的工作状态,以便单位管理人员掌握职工能力优势与专业不足[ 2 ],然后利用薪酬管理引导职工克服自身缺点,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地勘企业稳定运行与高质量发展。
开展薪酬管理可以确保职工得到客观公正的工作评价,跳出以资定薪怪圈,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激发职工的创新活力。
薪酬管理工作可以为地勘企业人员招聘、选拔、任用等提供参考,对于提高地勘企业工作队伍质量有一定帮助。
利用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可端正职工对个人能力的正确认知,激励薪酬可不断增强地勘企业内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有效解决地勘企业当前存在的工作效率低、职工“浑水摸鱼”等问题。
(二)有利于强化职工责任意识
当前,多数地勘企业所执行的薪酬管理政策都是以职工绩效为基础的,注重“多劳多得”,希望利用薪酬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职工最根本的需求就是获取与劳动付出成正比的工资、实现个人发展。地勘企业通过加强薪酬管理,可以满足职工的物质需求与发展需求,强化职工对地勘企业的归属感[ 3 ]。在开展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利用薪酬管理能够将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名职工身上,促使职工对其定位与价值形成清晰认知,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三)有利于增强单位发展活力
从微观层面上分析,薪酬是以货币形式呈现的经济报酬,通过物质激励可以增强地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从宏观层面分析,薪酬包含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个部分。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机制都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职工的物质需求,并在精神层面上对职工发挥激励作用。例如,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同事关系、丰富多样的工作岗位、充足的晋升机会等,都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确保其在个人岗位发展前景的指导下不断努力,增强地勘企业的发展活力[ 4 ]。
第一,经济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地勘企业在薪酬管理上要注重平衡好薪酬激励与运营成本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资源。因此在设计薪酬管理体系时,地勘企业应兼顾好自身经济实力与职工薪酬期待,确保单位可以承担薪酬支出。第二,公平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地勘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依据岗位属性、工作难度、职工工作表现等设置薪资标准,确保薪酬配置公正合理。第三,人本原则。薪酬管理应以职工实际工作状况、个人发展需求为立足点,保障好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与权益,增强职工对地勘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一)薪酬结构设置不合理
薪酬结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将会对地勘企业薪酬管理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地勘企业的薪酬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基本工资;第二类为绩效奖金报酬;第三类为福利待遇。除了第一类工资结构基本固定以外,其余两类工资都会随着单位效益情况、职工工作情况进行动态化调整。从表面上看,将薪酬划分为以上三类并无问题[ 5 ]。但是部分地勘企业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并未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相应制度划分三类薪酬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当前,还有一部分地勘企业还存在岗位工作量大的职工薪酬与技术岗位的职工薪酬不对等的情况,降低了基础岗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导致大量人才流失。
(二)激励措施应用效果不理想
激励机制的最大效用就是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深化职工个人意识与使命感。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为地勘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单位稳定运行及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从现阶段部分地勘企业制定的激励机制来看,其在落实应用过程中并未发挥多大作用,具体表现为:制定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主要依据职工的岗位职责、工作年限制定,忽视了职工工作表现、个人贡献、进步情况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职工的个人利益,增加了人才流失率;绩效占比较小,职工虽然取得了一定绩效,但是最终所获有限。长此以往,激励机制将无法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失去应有价值[ 6 ]。
(三)薪酬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
薪酬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也是当前各地勘单位薪酬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在薪酬考核评估活动中,一些地勘企业并未结合本单位运行情况、经济实力及整体发展目标等制定标准制度,存在薪酬发放不合理的情况。甚至地勘企业薪酬管理人员并不了解考核情况,仅凭借考核最终结果配置薪酬。这会导致一些职工的真实工作能力、专业化水平无法体现在薪酬上,打消了职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此外,部分地勘企业考核工作与薪酬管理不够透明,职工无法了解自身考核结果的薪酬划定标准是什么,从而质疑单位薪酬管理的客观公正性,激化职工与地勘企业之间的矛盾。如果这一情况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地勘企业薪酬管理的公正性,导致单位无法利用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7 ]。
(四)缺乏配套举措
地勘企业薪酬管理工作涉及制定工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内容。如果不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势必会延缓薪酬管理工作进度,降低工作成效。此外,地勘企业还应当制定内部薪酬分配制度,但是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勘企业所制定的薪酬管理政策、标准较为单一,存在“分配平均主义”,弱化了薪酬管理的灵活度与实效性。
(一)科学调整薪酬结构
针对现阶段地勘企业普遍存在的薪酬结构不合理问题,单位应依据实际调整三类薪酬占比。
结合本单位职工所从事工作的属性、月工作完成量等,确定职工薪酬比例。例如,针对工作难度大、专业要求高的技术岗位,地勘企业可以提高基础工作占比,降低绩效工资占比,避免绩效工作占比过高增加职工工作压力,降低其工作积极性;针对工作量大但是技术要求较低的职工,可以适当提高绩效工作占比,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单位工作完成效率。合理配置绩效考核薪酬,遵照“多劳多得”的薪酬管理原则,从根本上解决单位内部职工消极怠工的问题,以薪酬体现职工个人价值。在职工福利待遇设计上,应兼顾好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为职工个人提供更为充足的发展空间[ 8 ]。
(二)建立薪酬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薪酬考核激励机制,可以帮助地勘企业合理配置与利用好各类资源,对于提高地勘企业综合实力具有一定帮助。虽然现阶段多数地勘企业已经推进了薪酬考核工作,但是并未及时对薪酬考核管理制度进行更新,无法发挥薪酬对职工的激励作用。这就需要地勘企业深化职工的薪酬激励意识,提高薪酬激励水平。在薪酬考核激励制度执行过程中,地勘企业应当结合职工工作难度、岗位差异与能力表现等,确保不同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职工都得到合理的薪酬。
(三)完善薪酬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为地勘企业的具体薪酬管理活动提供制度依据,提升薪酬管理的规范性与实效性。对此,地勘企业在建立薪酬管理制度时,应当充分参照本单位职工数量、基础职工与技术职工占比、工作难度、权利及职责、个人工作贡献等因素,确保所制定的薪酬管理制度贴合实际。与此同时,各地勘企业应积极借鉴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模式、成功经验等,提高薪酬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从制度层面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强地勘企业的薪酬管理能力。
(四)加快单位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可以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思想指导与精神引导。各地勘企业在加强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快推进单位文化建设,为职工营造良好的薪酬管理工作氛围,以此确保薪酬管理工作发挥最大效能[ 9 ]。例如,薪酬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学习各类关于薪酬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在具体薪酬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无论对上级管理者还是基层职工都一视同仁。此外,地勘企业还应当做好薪酬管理宣传活动,帮助职工了解本单位的薪酬构成体系、薪酬管理文化等,为后续薪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作用发挥创造良好条件。
(五)打造专业薪酬管理队伍
薪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专业队伍提供支持与助力,对此,各地勘企业应当加强薪酬管理队伍建设。
薪酬管理团队应扎实掌握好相关专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合理应用于薪酬管理活动中,依据本单位工作性质、发展需求等,因地制宜地推进薪酬管理工作。针对单位内部存在的各类问题,薪酬管理团队应从组织管理视角出发,制定解决策略。深化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与利用,利用薪酬管理开拓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择优选择管理经验丰富、了解事业单位工作运作流程的人员,以便其在薪酬管理过程中协调好职工与部门、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制定薪酬年度考核指标的过程中,薪酬管理人员应结合不同岗位工作属性、难易程度等,避免因工作性质引发的薪酬分配不合理问题。组织专题讲座、工作研讨会议等,不断提高薪酬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为地勘企业薪酬管理工作提供人才助力[ 1 0 ]。
(六)完善配套举措
薪酬管理工作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于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与主观能动性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各地勘企业为发挥好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还应完善配套措施。构建并及时调整单位薪酬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薪酬绩效考核的指导作用,促使职工在自身岗位上创造更大价值。从完善奖惩内容着手,解决薪酬管理激励作用不强的问题。实施契合实际的奖励措施与惩罚措施,规范职工工作行为,端正其工作态度,不断提高地勘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例如,结合职工出勤率、迟到早退率等制定奖惩措施,出勤率越高的职工所得绩效奖金就越多,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借助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工作,不仅可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还可以确保岗位配置、个人贡献与薪酬结构的适配度,降低地勘企业运营管理成本,助力其高质量发展。各地勘企业应对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思想意识、管理制度、激励机制、队伍建设等多个层面着手,研究解决方法,利用薪酬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成效,以高质量人才队伍支撑地勘企业良性发展。
[1]李晓君.薪酬福利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J].今日财富,2024(05):74-76.
[2]吴敏.关于薪酬管理在事业单位中有效运用的思考[J].投资与创业,2023(23):162-164.
[3]魏庆珍.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的路径研究[J].商讯,2023(23):179-182.
[4]薛俊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J].财讯,2023(22):64-66.
[5]张琳娜.试析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J].财讯,2023(22):70-72.
[6]刘艳.提升事业单位岗位和工资薪酬管理体制的有效对策[J].人力资源,2023(22):60-61.
[7]白晓丽.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探究与讨论[J].财经界,2023(33):171-173.
[8]吴晨华.浅析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讯,2023(21):63-65.
[9]梁洪娟.新时期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优化措施[J].中国产经,2023(19):173-175.
[10]董莉英.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研究[N].山西科技报,2023-09-26(B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