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原子视角看电影名称的语体特征

2024-07-20 00:00:00王萌
今古文创 2024年26期

【摘要】本文从语体语法中的体原子角度对六类电影名称的韵律结构和语法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电影名称的两大结构与语体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平衡性、长短性的韵律结构分别具有正式体和口语体的特征,偏正式语法结构具有一定的正式度。此外,时空义素、古语词同样是影响电影名称语体特征的两个因素。同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电影名称的语体特征,能够发现电影题材与电影名称、语体相对应。一般来说,与观众心理距离、文化距离较远的电影名称通常比较正式,而那些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类型在命名时则更倾向于俗常化。

【关键词】语体语法;电影名称;体原子;韵律结构;语法结构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6-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6.041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过程中,语体因素究竟对语法规律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冯胜利正式提出了“语体语法”的概念[1]。他认为,语体是确定交际双方彼此之间关系和距离的语言手段,语体机制的根源在于“调距”[2]。而语体主要又是通过语法表现出来的,因此说汉语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语体化语法。[3]

立足于语体语法的观点,本文调查分析了电影名称的韵律结构、语法结构在语体方面的特征,发现不仅电影名称的韵律语法结构与语体存在着对应关系,同时它们还与电影题材之间具有一些相似的关联。在此,本文将从语体语法的角度出发,结合体原子分析法对电影名称的结构进行类型化分析,从而找出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电影名称的韵律结构与语体特征

本文以中外电影的中文名称作为调查对象,在某电影平台上收集到500部电影名称进行分类。从电影的整体剧情出发,将具有相似类型和艺术风格的电影归类成一个类型,共筛选得出458部有效电影名称作为分类对象。

电影名称划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爱情类、喜剧类、动作犯罪类、历史传记类、科学奇幻类和恐怖悬疑类。在分类后,又在各类电影名称中随机抽取50个样本进行研究。

(一)韵律结构与语体的对应关系

1.正式体的韵律结构

平衡律指的是,如果相对的两个节律单位长短一致,那么该结构就具有正式性。[4]

所有语言的节律都是相对凸显原则的一种派生物,口语体的节律和正式体的节律是截然不同的两套系统。①其中,口语体的节律成分是音节,而正式体节律的最小单位成分是音步,音步是由音节组成的。如果相对的两个节律单位为长短一致的“音步+音步”组合,那么就可以认定该韵律结构具有正式体的特征。

在收集到的电影名称中,有些电影名称的韵律组配方式完全符合正式体的平衡律特征。以《末代皇帝》《怪兽电力公司》为例,可以对这类电影名称的韵律组配进行如下分解:

图中,“σ”表示单音节,f是由两个单音节组合而成的音步单位,F则是“音步+音步”构造出的更高一级的韵律单位。在这两个电影名称中,相对的两个音步长短一致,都是双音节音步。其韵律结构都符合体原子中的平衡律,具有正式体特征。

2.非正式体的韵律结构

非正式体对应的韵律结构,往往符合体原子中的长短律,即如果相对的两个节律单位长短不一,那么该结构就具有口语性。

以韵律结构中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为分类标准,把非正式体的电影名称进行划分,可以得出几类不同的句法组合,例如三音节组合中的[1+2]式《新世界》,[2+1]式《内在美》,五音节组合中的[2+3]式《三块广告牌》,[3+2]式《加勒比海盗》,以及七音节组合中的[4+3]式《布达佩斯大饭店》等等。

分析可知,符合平衡律要求的韵律结构具有正式体特征,符合长短律要求的韵律结构具有非正式体的特征,由此可以得出电影名称的韵律结构与语体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二)电影名称中不同语体韵律结构的分布情况

1.正式体韵律结构的分布情况

将收集到的六类电影名称类型作为分析对象,从中挑选出符合正式体特征的韵律结构名称。然后以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为分类标准,可以将正式体的韵律结构组合分为四音节的[2+2]类型和六音节的[2+(2+2)]类型。分析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相比于六个音节的电影名称,四音节韵律结构在具有正式体特征的电影名称中应用更加广泛,侧面印证了韵律结构的正式性与电影名称短小精炼的文体特点有关。由此可见,语言的形式与功能是相互联系而非任意的。[5]

在六类电影类型中,历史传记类、动作犯罪类和科学奇幻类电影,剧情内容往往与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关联,与人们的心理距离较远。此外,这三类电影的故事结构更倾向于宏大叙事,情感基调也多以正式、严肃为主,内涵深远。例如《美国往事》《星际穿越》和《世界奇妙物语》等。因此,基于电影宣传的目的,这三类电影名称多对应正式体的韵律结构。

2.非正式体韵律结构的分布情况

前面对非正式体的电影名称进行划分时,本文根据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和音节数量,将电影名称分为三音节组合、五音节组合以及七音节组合。下面也将据此分类标准对不同类型的电影名称进行分析。 爱情类 喜剧类 动作

结果显示,非正式体的电影名称类型主要分布在爱情类、喜剧类和恐怖悬疑类的电影中,这与正式体韵律结构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究其原因,仍然与电影题材有很大的联系。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电影,这三类电影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非正式的电影名称有助于拉近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大赢家》《幸福终点站》《电话谋杀案》等等。

总的来说,通过分析正式体和非正式体韵律结构在不同类型电影名称中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电影名称的命名规则与电影题材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剧情内容越脱离现实生活、世界观越宏大的电影名称就越正式,那些聚焦于普通人生活的大众电影名称则具有非正式体的特征。

二、电影名称的语法结构与语体特征

与韵律结构一样,电影名称的语法结构同样能够反映出相应的语体特征。通过对六类电影名称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电影名称主要有词、短语和小句三种语法形式。其中,短语占比最大,词和小句的数量并不多。通过对数量最多的短语类电影名称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偏正式的电影名称数量最多,此外还存在动宾式、主谓式、联合式结构的电影名称。研究还根据短语韵律结构的不同对每类短语进行详细的归类,具体数据如下:

结果显示,大多数电影名称都是偏正式的短语,例如《西部往事》《恐怖游轮》《白日梦想家》等等,其他三类语法结构的数量非常少。同时,在具有正式体韵律特征的电影名称中,由两个长度一致的双音节音步组成的[2+2]结构占比最大,例如《荒蛮故事》《花样年华》等,且结构多为偏正式。在具有非正式特征的韵律结构中,大多数电影名称同样是偏正式结构,例如《野草莓》《卢旺达饭店》《魔鬼代言人》等。

表面上看,语法结构似乎与语体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然而,结合语距定律中的树图首尾律,可以得知“树图首尾两端,即首端CP之C和底端VP之VO,均具口语属性” ②,位于树图底端的动宾结构就具有非正式体的特征。此外,从整体上看,偏正式结构是名词性的,主谓式和动宾式则是动词性结构。结合这两个因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电影名称多是表示指称的偏正式结构,且偏正式语法结构多具有正式体的特征。

前面提到,在具有非正式韵律特征的电影名称中,大部分名称也是偏正式结构,而非动词性结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电影名称特殊的性质。

作为宣传用语的典型代表,电影名称本身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正式度,以拉开与口语的距离。然后再在这种特殊的语用环境内部,进一步添加正式或非正式的语法特征。从这个角度来看,具有非正式韵律特征中的偏正式结构,没有经过内部加工,是电影名称特殊性质的体现。而在具有正式体韵律特征中的偏正式结构,则是在默认正式度的基础上二次调距的结果,表明该电影名称在所有电影名称中具有更大的正式度。

总的来说,语法结构、语体和电影类型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偏正式结构上,具体表现为一次调距和二次调距之间的区别。

三、其他体原子对语体语法特征的影响

(一)时空律与语体语法结构

冯胜利、刘丽媛在阐述语距定律时提出了时空律的概念,认为语体与语言单位中所包含的时空义素有很大的关联。[4]时空标记越少,语体就越正式,反之亦然。这里所说的时空义素有很多种类型,例如表示时间、地点、工具、数、量等要素。[6]通过考察不同类型电影名称中的时、地、数、量四类义素,最终得出以下数据:

结果显示,电影名称基本不包含数、量义素,时空律主要通过时间和地点类义素体现出来。数据表明,爱情类、喜剧类和恐怖悬疑类电影名称中的时空义素较多,例如《爱在日落黄昏时》《两杆大烟枪》《死神来了》等,其他几类相对较少。根据体原子中的时空律定义,时空义素越多,语体反而具有口语体特征。但六种类型的电影名称中包含的时空义素数量整体上看没有太大的差距,这说明电影名称中通常包含较少的时空义素,同时也表明后续需要更多的样本来支持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古今律与语体语法结构

在电影名称中,存在一部分包含古语词的电影名称。从语距定律的角度来看,古语今用现象通常出现在庄典体中,表明该语言单位具有正式、典雅的语体特征。在六类电影名称样本中,同样存在着古语今用的情况。具体例字如下:

(1)之:《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音乐之声》《爱乐之城》等。

(2)者:《朗读者》《终结者》《告密者》等。

(3)传:《阿飞正传》《检察官外传》《路德传》等。

(4)记:《惊魂记》《迷魂记》《寻梦环游记》等。

通过对名称样本进行筛选,共发现以上几个古语词。其中,爱情类和喜剧类是包含古语词最多的电影类型,但前面分析发现,这两类电影名称通常具有非正式性,然而古语词又是庄典语体的表现。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矛盾的,但是结合相关电影来看,可以发现包含古语词的电影名称多是古代题材电影或是外国电影的中译名,例如《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天空之城》(日)、《朗读者》(美)、《检察官外传》(韩)、《迷魂记》(美)等。从双语翻译的角度来看,信、达、雅是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三个标准,其中雅原则就解释了中译电影名称中为什么会出现古语词。因此,当电影名称中包含古语词时,该电影名称就具有庄典体的特征,此时语体与电影类型通常不具备某种对应关系。

四、结语

通过探究电影类型与语体、电影名称韵律结构和语法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最终发现电影的题材类型与电影名称、语体确实存在着规律性的对应关系。前面提到,语体语法的功能就在于“调距”,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调整交际双方的交际距离。从这一角度来看,电影的命名规则也是出于调整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和文化距离而制定的。一般来说,与观众距离较远的电影名称通常比较正式,而那些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类型在命名时则更倾向于俗常化。因此,语体语法其实也是共同的认知心理在调距时的体现,反映了交际双方互通的交际心理。

注释:

①冯胜利:《论汉语正式体节律与词重音》,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主办“复旦现代语言学论坛(三)”,2020年6月29日。

②冯胜利、刘丽媛:《语体语法的生物原理与生成机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年第2期,第88页。

参考文献:

[1]冯胜利.汉语语体语法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8.

[2]冯胜利.论语体的机制及其语法属性[J].中国语文, 2010,(05):400-412+479.

[3]冯胜利.语体语法及其文学功能[J].当代修辞学, 2011,(04):1-13.

[4]冯胜利,刘丽媛.语体语法的生物原理与生成机制[J].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2):76-103.

[5]冯胜利.语体语法:“形式-功能对应律”的语言探索[J].当代修辞学,2012,(06):3-12.

[6]冯胜利.语体语法的逻辑体系及语体特征的鉴定[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