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背后的文化差异

2024-07-20 00:00漆艳
今古文创 2024年27期

【摘要】《富春山居图》和《蒙娜丽莎》分别代表了中国和西方14至16世纪艺术成就的巅峰。二者在艺术风格、主题和技巧有着显著的差异,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富春山居图》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了对整体和谐与意境的追求,凸显了人与自然的融合。相比之下,《蒙娜丽莎》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示了艺术家对个体自我表达以及对情感深度的探索。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艺术概念和美学视角的不同,还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之间潜在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差异。

【关键词】《蒙娜丽莎》;《富春山居图》;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7-008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7.026

绘画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精神内涵,是反映不同文化之间差异和共通之处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从文化的角度对中西古典绘画进行观察和对比,即意味着将绘画中的艺术形式和技巧等都看作文化符号,以此来揭示绘画较为深刻的价值意义。中国和西方古典绘画作为世界上两大文明的代表,各自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因而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富春山居图》和《蒙娜丽莎》作为两幅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特点和魅力。通过对这两幅作品的深入研究,可以窥探到中国和西方文化在艺术观念、审美追求和哲学理念等方面的差异。

一、艺术技巧差异

16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于创作出《蒙娜丽莎》,被后世誉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画中神秘的女性形象面带微笑,目光深邃。达·芬奇运用了柔和的色彩和微妙的阴影,对人物细节进行细致地刻画,创造出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形象,使得画面呈现出深邃的立体感和生动的视觉效果。此外,透视法的运用营造出具有渐变和层次感的背景效果,使得观者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与蒙娜丽莎产生了独特的情感联系。

与文艺复兴时期画作相比,中国的宗教画早在五代两宋期间便已成颓势,人物画也转为描绘世俗生活,而山水画和花鸟画成为画坛的主流。《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元代艺术家黄公望创作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以长卷形式展现,采用枯润结合的墨法,以纯水墨表现,没有大的浓淡笔墨节奏,用笔淡雅,透露出疏淡简远的秋天情味[1],展现出画家精湛的笔法和独特的构图技巧。黄公望说:“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很多滋润处。”通过简约而意蕴深长的笔墨,整幅画面中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意境,观者透过画面可以感受到一种深远的情感和内心的宁静。黄公望的主张,突出强调了笔与墨的有机结合,相互映发,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1],更折射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中国古典绘画更注重书法和诗意表达的运用,到宋元发展壮大,元代更是文人画发展的高峰。元代的书法、绘画、诗文发展都进入成熟阶段,并逐渐结合在一起,成为诗书画合一的独特表现形式[1]。《富春山居图》将书法与绘画现结合,以诗的文学意境强化画面的诗情画意,为画面增添了另一层意境,丰富了作品的内涵。通过诗文的点缀,艺术家能够将观者引入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之中,为作品赋予了更加深远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中国古典绘画中往往落有题款和印章,艺术家的题款和印章不仅要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学修养和书法技巧,更要体现出其对作品情感和理念的真挚表达,从而实现整体的和谐统一。而西方绘画强调对视觉效果的追求,更加注重对色彩、光影和形态的处理,以突出个别形象和构图,这是不同于中国画家的独特风格和创作理念。西方绘画并没有将诗歌、书法、绘画和印章融为一体的传统,这种差异反映了西方和中国传统艺术在审美观念和创作手法上的不同之处,也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此外,阴阳五行理论对中国古典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易经》中所说的“一阴一阳之为道”,动静相宜,虚实相生,是“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2](庄子)的充满了合规律的节奏与韵律的时空统一体。中国画中的“三远”法即从这种宇宙观的空灵性而来。同时,古典中国画的色彩和西方绘画的色彩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比,西方是光谱色,即在光的作用下,讲明暗;中国画色彩却讲阴阳向背。

二、美学观念差异

中国画和西方画各具其独特的特点和文化传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品质。中国古代的美主要体现为实用的美善和伦理道德的美善,他们最终被定型为儒家的政治伦理模式和道家的自然宇宙论模式;古希腊的美是人体之美的观看对象,并将其提升到对上帝或彼岸的爱的追求[3]。中国画以笔墨和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包括传统的写实和写意两种主要风格。传统的中国写实绘画注重细致入微的细节,以高度逼真的方式描绘人物和景观,追求形象的精准和真实。相比之下,写意画更加简洁自然,注重捕捉艺术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强调作品的意境和氛围。然而,无论是传统的写实绘画还是写意绘画,都追求形式与精神的平衡,旨在创造出生动而有活力的艺术表现。即使是对花鸟或静物的描绘,画家们也有能力赋予其情感和生命力,赋予作品个性和活力。艺术表现的重点在于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旨在营造真挚而深刻的氛围。

在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是“中庸”思想,即强调平衡与和谐。与西方美学常常关注个体特征不同,中国传统美学更注重整体的和谐,尊重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此外,中国美学还强调整体和谐中所蕴含的美,将美视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实体,包含着自然景观、人类行为和道德价值。在中国传统美学中,个体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存被描绘得如同绘制一幅宁静的杰作。中国传统美学还强调形式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它认为形式的审美吸引力必须与其背后的情感和意义相辅相成,超越表面的外观。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而不仅仅是技术技巧和表现形式。中国艺术强调“虚”,西方艺术推崇“实”[4],中西绘画在“虚”“实”上侧重不一。其中中国传统美学中强调的“意境”正是“虚”的重要体现,代表了着一种抽象的、空灵的品质,能够引发深刻的精神共鸣,超越了语言和图像的限制。黄公望在画中展现的自然景观似真非真,其山水不只在追求逼真,而是熔铸主观的情怀于自然景物的变化,致力于作者主观情绪与被表现对象神貌的化合[1],展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质。

西方美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试图揭示一个理念世界,认为真理和美是相互关联的,将美视为超越物质世界的理想形式的反映;亚里士多德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描绘,认为美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表现揭示出来的。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对西方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中世纪西方美学强调上帝的创造和人类的崇拜,将艺术视为表达宗教信仰和神性的手段;文艺复兴时期见证了人文主义的兴起,强调人类的尊严和能力。艺术家开始强调人类的中心地位,将人体和自然视作重要的灵感源泉,并追求准确描绘。他们努力实现逼真和准确的描绘,对人体解剖和比例进行研究,并运用透视等技巧来再现自然景观。艺术家运用色彩和线条使平面产生立体真实的错觉,而最终“模仿说”和“理念说”在艺术理论中产生了对立,并影响深远。[5]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文艺复兴美学理想的核心正是对其美学思想的延续。

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在西方美学中,对细节的准确描绘和现实主义的追求占据了主导地位。艺术家倾向于使用精细和准确的笔触捕捉形象,同时还要注意色彩和阴影的对比。这种做法使得西方绘画具有更高的现实感和生动的质感。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美学更注重表现整体的和谐、诗意的魅力和画面传达的情感。中国绘画强调墨与笔墨,尤其在山水画中。艺术家使用简洁而精妙的笔墨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并善于通过墨的浓淡、对比和湿度的变化来传达情感和氛围。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绘画不强调细节描绘,而是注重营造整体氛围和精神共鸣。

三、自然观差异

西方传统自然观受到了古希腊哲学、宗教、科学以及现代理念的影响。西方哲学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自然的立法者”和“知识就是力量”,把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看作是人的主体性即其本质力量的表现[6]。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由于科学理性和人的主体性的高扬,自然成为任人类支配的“机械论自然”,自然不再是与主体同在的具有生命力的主体,而成为主体理性肢解、控制和认识的对象[7]。西方自然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机械观,这个概念源于启蒙时代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牛顿物理学。机械观将自然界描绘为一个巨大的机器,自然界的运作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和数学定律来解释和预测。西方自然观强调通过分析和理性来理解自然现象的本质。通过分解和归纳的过程,西方科学和哲学试图揭示事物的基本要素和原则。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人们重视实验和观察,更多在科学方法中追求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西方自然观往往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界的主导和征服。该观念主要源自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类特殊地位和理性的强调,以及基督教中对人类管理的概念。因此,西方社会往往关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追求改善人类生活的目标。西方人以一元化的焦点透视为逻辑起点,实质在于西方自然观往往表现出二元论的现象。自然和人类被视为对立的实体,自然被认为是客观和不变的,而人类被视为自由和有意识的存在。身体与心灵、物质与精神也是处于这种二元对立的角度。

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形成受到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多元文化传统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理念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被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蕴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相处融洽,维护生态平衡,以此实现社会和谐与治理;道家观念中的“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追求心灵与自然的统一;佛家则强调超越世俗,将自然视为一种无常、无我、无边的存在,人类应该以谦逊、平和的心态面对自然,以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这种敬畏和尊重自然的文化观念也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中国古代文人在创作山水画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情感表达,将自然美融入艺术之中,展现了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使艺术作品更具有人文情怀和审美价值。这种自然观强调了人类应当以谦逊、谨慎的心态对待自然,保护和珍惜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道德观差异

绘画艺术也是不同道德观的独特表达。13至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世俗价值观念的发展,源自对基督教统治下中世纪的批判,对古希腊文化的热爱和重新发现。《蒙娜丽莎》作为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文主义代表作,蒙娜丽莎也展现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辉,肯定了人从自然状态脱离而存在的意义[8],突出了个体的尊严、自由和理性。艺术家们往往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和深邃的眼神解读为对于内在美和智慧的表现。画中所展现的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更是一种抽象的意象,代表了对智慧、内省和永恒美的追求。

中国画蕴含丰富的哲学和道德观念。山水画强调自然风景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固有的和谐,反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哲学,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法则,抑制个人欲望。而人物画则通过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亲密和关怀,表现了中国哲学中强调的仁爱、家庭伦理和社会团结的道德价值观。中庸之道强调适度和平衡,展示了克制、无私和温和的道德观念,避免过度和极端,因此中国画遵循构图、比例和形式的适度原则,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道德原则。同时,绘画中往往寄托着艺术家的道德情感,通过绘画实践,艺术家们寻求提升内在美德和道德品格。传统中国绘画并非像西方绘画一般,有着重大变化的转折点。中国画传承了古代绘画技巧和审美理念,体现了中国哲学对文化传承和道德价值的强烈尊重。这些道德观念的融合与共生共同塑造了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核,传递出独特的哲学和道德精神。

五、结语

《富春山居图》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内涵,强调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体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同一”的审美理念。而《蒙娜丽莎》则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和神秘微笑的表现,突出了个体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复杂性,凸显了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两幅作品的比较分析,传统中国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美学则侧重美与真理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知价值。传统中国绘画深深根植于和谐观念之中,将个体与自然融合为一体。艺术家将内心情感与自然元素相融合,创造出超越自然界界限的艺术境界。中国画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自20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影响日益增加,导致了东西方绘画风格的融合。西方艺术以其创新和独特性为特色,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绘画而言,既要保持其独立性,同时也要学习当代西方美学的经验之道,摆脱传统惯例。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之间不存在优劣之分,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构成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中西绘画互鉴与文化交流将进一步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钠.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艺术分析[J].美术, 2005,(09):112-113.

[2]王文娟.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兼与西方绘画色彩的比较研究[J].美术观察,2004,(06):82-84.

[3]邓晓芒.中西美学比较三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26(01):1-13.

[4]彭锋.中西美学中的虚与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01):25-31.

[5](美)潘诺夫斯基撰,高士明译.理念:艺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A]//范景中,曹意强主编.美术史与观念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6.

[6]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J].社会科学战线,2003,(04):207-217.

[7]胡友峰.论西方古典哲学中的自然与自由观念的演进逻辑[J].兰州学刊,2009,(06):27-31.

[8]饶黎.《蒙娜丽莎》的研究综述与反思[J].艺术百家,2014,30(04):234-235.

[9]邵龙宝.中国哲学的特质与精髓[J].兰州学刊,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