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4-07-15 00:00:00李杰谭新旺高峰
科技风 2024年18期

摘要:本研究建基于公寓文化的本质内涵,阐释了其应具有的育人功能,揭示了现阶段公寓文化育人建设存在的学生参与意识不足、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欠佳、活动教育性和创新性较弱等问题,并进一步结合新时代背景从手段、投入、制度、活动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育人;公寓文化;实现路径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三全育人”的实践场域,其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塑造学生的雅正品行、激发学生雅正自觉意识,还契合高职院校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政治工作会议中,便强调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近些年,与高等教育普及化相伴随的,是越发复杂的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这直接加大了高职院校的公寓管理难度。对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正确认知公寓文化的内涵、育人功能,并在揭示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强化高职院校公寓文化育人功能的路径,对“三全育人”的贯彻落实、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公寓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具体指大学生在学生公寓这个特定场所下共同生活、相互学习及其娱乐所创造的物质环境亦或是文化氛围,它是公寓所具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客观反映。从现有研究看,公寓文化的层次和形式有着类别之分,归纳来看主要表现为公寓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种[3]。四种文化类别之间并非是并列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承接关系。其中,公寓的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规范,精神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公寓物质文化可视为其他三种公寓文化衍生的载体,涉及一系列的公寓外基础设施、公寓内寝室结构布局、环境卫生器材等相关设施。公寓制度文化指的是学生公寓管理涉及的多方管理部门、二级学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这里提及的公寓精神文化是整个公寓文化的核心内容,即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育人思想、价值观念以及学生在公寓内形成的良好的思想观念、雅正的行为规范与健康的价值追求。公寓精神文化得以营造之后,学生会通过在公寓集体生活、学习、交流中的行为表现出来,以此形成了公寓的行为文化。

学生公寓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一是稳定与流变共存的特性。归根结底,公寓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具有文化具有的稳定性。只不过公寓文化的价值核心是由学生共同形成的,且活动和文化形成的范围为学生公寓,在此范围内形成的规范、群体意识、学习和生活习惯等具一定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引导、形塑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与此同时,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文化的多元,这对学生公寓文化产生了一定冲击,使得其呈现出流动性特征;二是约束和感染共存的特征。这一特征的体现是由学生公寓的性质所决定的,公寓文化涉及两个主要主体,一是学校管理方,二是学生居住者。从学校管理方来看,公寓文化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意味着公寓内的成员行动必须是有秩序的、有纪律的。从学生居住者来看,在公寓场所内的社会互动也会使得学生在观念、行为上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三是个异性和主客体统一性。即便是在某一个高校内,各个公寓都是作为独立的单元集体存在的,必然存在单元文化的差异性,更何况院系管理上也存在差异,公寓文化往往各有特色。同时,大学生既是公寓文化的建设主体,又是公寓文化建设的客体,其具有的价值取向塑造了公寓文化样态,而公寓文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2大学生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

2.1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学生公寓也因其直面学生的优势成为了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公寓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得以形成,且被学者普遍视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公寓的延续形态。对学生而言,他们思维活跃,思想还处于形成阶段,往往有着不成熟的思想表现,这就为发挥良好公寓文化的作用提供了契机。健康的大学生公寓文化会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思想产生影响,直接能够提升大学生重集体、讲道德的高尚情操。此外,学生也可以在长期的公寓生活学习中,通过干净整洁、和谐有序宿舍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帮助他们自身培养文明向上的行为习惯、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以及自控能力,进而有利于其形成优良的品格。

2.2强化大学生集体凝聚力与协作力

学生可以在公寓内交流、沟通、学习与生活,并以此获取、交换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这种社区内在社会互动也会增强集体凝聚能力,教会他们如何适应周边环境。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会进一步强化公寓内学生的协作能力,毕竟作为一个生活型社区,会有相应的思想教育活动的嵌入。对学生公寓文化而言,轻松、自由、积极、健康的公寓文化氛围是各项学生活动开展的润滑剂。学生也可以在活动中,通过共享公共空间和设施、合理分配资源,汲取需要的知识与力量,以此强化自身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总之,公寓文化具有强化大学生集体凝聚力与协作力的作用。

2.3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积极健康的心态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心态的养成是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有效形成的。大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的场所,这意味着其中的氛围相对教师更轻松,这也让大多数的大学生有了自我表现、合理情绪宣泄的“私人领地”。正因为如此,公寓文化也成为了引导学生适度自我表现、纠正其不良情绪、培育心理健康心态的最佳工具,这就强调了公寓文化应当具有的缓解青年学生心理压力和内在焦虑、树立更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的重要作用。这种公寓文化的作用会在公寓内形成一种“回音”效应,心态良好的舍友会通过坦诚交流,将自身健康思想传播给其他人,纠正同学间存在的不良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宿舍文化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3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大学生参与公寓文化建设意识淡薄

近些年,高等教育率的提升,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相较本科复杂的多,难管理的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且富有个性,凡是与提高“第二课堂”成绩无关的集体活动他们热情总是不足,使得公寓文化建设举步维艰。同时,大学生的线上互动替代了线下的公寓内互动,使得交流、沟通减少,同学之间较为陌生,这导致他们参加各种公寓文化建设活动的时间和频率不高[3]。此外,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多数学生还热衷于参与直接带来利益的宿舍活动,对文明宿舍创建、公寓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等缺乏热情。可见,自我意识的强化也导致公寓文化建设无法全面展开。

3.2学生公寓物质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从当前的现实看,公寓物质文化建设的投入是有待加强的:早些年,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学生公寓也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公寓的基础硬件设施获得发展,为公寓文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过,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公寓的硬件设施无法匹配生源规模,造成了学生对公寓基础设置建设的怨声载道,学生的舒适体验度远偏预期。特别在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公寓中的自习室、心理咨询室、学生活动室等公寓功能房建设严重不足甚至缺失,直接影响了公寓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囿限了公寓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

3.3学生公寓制度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健全的制度文化能够为公寓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供制度支撑。从现实情况看,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中规章制度缺乏弹性与创新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高职院校对学生公寓的管理一般采用常规模式,即先对安全、卫生、文化等方面进行检查,然后再将检查结果进行量化评比,最后将量化的分数与学生评奖、评优相勾连。即便是这种常规的管理模式能够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导向作用,但这种参与是被动的,并非是主动的,学生参与意识的形成是在不充分认识公寓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产生的,并没有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公寓文化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3.4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创新型和教育性不足

在内容方面,公寓文化活动的内容往往过于单调,使得公寓文化无法深入人心,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例如文明寝室创建、宿舍卫生评比等老生常谈的活动,已经不能适应00后大学生的性格、心理特点,内容上的创新不足。同时,当前的公寓文化的线上线下融合尚且不够,相关的网络文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在形式方面,形式上的老旧,让很多活动流于形式,育人功能无法被充分激发。原因在于,公寓文化活动的循规蹈矩,使得活动时间较为短暂且程序简单,活动系统性和层次性较差,其应当具有的育人作用得不到体现,无法对学生产生深层次的思想引导和精神激励。

4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4.1手段:发挥党建引领优势

以党建文化引领学生公寓管理,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管理与育人相结合,将党的先进思想融入学生公寓管理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公寓文化育人的质量[4]。第一,建立“党员活动室”,为学生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党建文化活动等提供场所,将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沉到学生公寓。通过“党员先锋宿舍”、“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岗”挂牌等活动,增强身份认同,接受学生群体监督的同时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推动学生党员在个人内务、安全用电、言行举止等方面示范在先,以点带面,为公寓文化育人提供补充力量。第二,明确学生党员朋辈帮扶办法,根据学习的专业、宿舍位置等,为每名学生党员划分“责任田”,与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后进生、重点关注学生等结对子,服务、关心、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实际问题,逐渐形成友好互助的育人氛围。

4.2投入:强化公寓文化的物质基础

高职院校完善且便利舒适的宿舍硬件设施,能够激发学生对入住公寓的归属感和参与公寓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进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大服务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合理配套家具和其他设施,在公寓楼内建设自习室、活动室,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其次,应加大学生公寓文化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推进特色公寓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生公寓的文化墙、走廊宣传栏等,把校风、学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嵌入到公寓墙体文化和走廊文化中,进一度拓展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途径,对公寓中优秀学生标兵、个人感人事迹等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公寓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和情感熏陶的功能。再次,应结合学生公寓入住学生的专业,完善公寓专业文化走廊建设,营造专业氛围,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认知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个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3制度:强化学生主体作用

公寓制度文化建设要突出学生在公寓中的主体地位,创新管理制度,将过去机械式的说教管理模式转变为交互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公寓的管理与服务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一方面,要成立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采用学校主体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促进管理者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推动大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的优化,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高雅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对宿舍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宿舍内部氛围。另一方面,要建立学生公寓管理接诉即办平台,打通学生群体与公寓管理之间有效沟通的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与针对性不强、学生公寓育人作用不明显、学生公寓多头管理责任不明晰、学生诉求回应不及时等问题。通过接诉即办平台,立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利益诉求,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潜移默化中达到制度文化育人的效果。

4.4活动:增强精神文化育人功能

一方面,除设置每年固定的“文明宿舍评比”、“宿舍内务标兵评选”、“公寓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外,还应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宿舍生活视频剪辑大赛”、“创意市集大赛”、“公寓国学达人知识竞赛”等亲和力、感染力较强的主题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公寓文化活动的认可度,增强学生对公寓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推动公寓文化活动品牌化建设,在学生公寓中搭建学习交流的育人平台,开展“一院一品”公寓文化节,将专业培养、双创文化、就业精神与学生公寓管理有机结合,如在公寓内开展“专业交流会”、“毕业生就业交流分享会”、“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经验分享会”等,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切实达到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 吴春红.高等学校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研究——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23-08-24].
  • 李忠晓.“学以成人”视域下高校文化公寓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02):118-121.
  • 武晓灿.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途径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5):2.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后勤协会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公寓文化育人的实证研究》(HQXH2021-015)

作者简介:李杰(1994—),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公寓管理与思政教育;谭新旺(1978—)男,汉族,山东泰安人,本科,讲师,食品系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峰(1990—),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学工办主任,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