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下课程实施策略研究与实践

2024-07-15 00:00:00于贵霞
科技风 2024年18期

摘要:为深入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重点落实“五个一体化”工作任务,通过对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下课程实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下课程实施策略,并在工学一体化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场所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为工学一体化课程实施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一体化课程;课程实施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人社部函〔2022〕20号)精神[1-3],构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框架,深化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推进第一阶段已公布31个试点专业和第二阶段刚公布38个建设专业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用以指导技工院校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在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背景下,本文从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场地和教师队伍等方面,开展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下课程实施策略研究与实践[4]。

一、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下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以学生、教师和企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专题访谈调查,分析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下课程实施现状,并找出工学一体化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规范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超过五分之一的教师不清楚本专业是否有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负责制定课程设置方案或课程标准的教师相对熟悉一些;大多数教师只是按照教材进行授课,没有规范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近半数企业愿意参与专业建设,30%企业愿意共同开发课程体系,企业的意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工作和学习所需

通过学生组问卷(369份)调查发现,近80%学生认为学习载体主要是书本教材,65%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选取是“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这对教材的开发与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5%学生认为教师使用的信息化手段是多媒体课件。教师组问卷(33份)调查显示,目前还没有系列的、可共享的一体化教学资源,依然是教师自己开发和使用,80%左右的教师采用书本教材和课件进行授课,半数以上教师建设并使用了在线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且拘泥于教材,不能反映企业、产业、行业的真实工作内容,无法适应真实工作岗位需求;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主导着教学的整个过程,学生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教什么,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授课一般是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的,主要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没有真正做到基于真实工作过程展开教学;考核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没有真正践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多以讲授法为主,讲多练少,理论多、操作少,灌输内容多、实践内容少,学习时间多、工作时间少,导致教师上课吸引力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欠佳。在工学一体化课程实施中,尚未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有待进一步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应用。

(四)教学场地无法支撑一体化课程实施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场所主要是理论课在教室、实训课在实训室,先理论、后实践,理论和实践分开,在企业工作的时间相对较短、较集中,没有真正地做到将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同时,教学场地与教学班级规模不匹配(学生多、场地小),软硬件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工作任务实施要求(学生多、设备少、设备陈旧)。

在企业组问卷(23份)中,八成左右的企业能够提供场地设备和学生实习岗位,70%的企业认为学生工作时间占总学时的30%-50%比较合适。由此看出,为了解决企业人才需求问题,企业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为了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学生无法长时间在企业进行工作和学习。

(五)一体化教师队伍有待加快建设

通过调查发现,85%的教师认为一体化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尤其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一半企业愿意提供师资力量参与到一体化人才培养中,30%的企业愿意提供教师实践岗位,弥补学校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除了通过企业实践、师资培训、大赛历练等途径提升教师一体化课程实施与改革的能力外,还应该从工学一体化教学团队的角度出发,加快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下课程实施策略

通过分析工学一体化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课程实施策略并进行实践研究,从而更有效地应用推广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

(一)设计学习任务,实现课程标准的校本化

为确保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在原有技工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专业建设实际情况,以人社部一体化课改试点专业为引领,先遴选工学一体化课改专业,再开发工学一体化课程,然后制定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最后据此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

课程标准转化与学习任务设计是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前必须开展的工作,其成果是一体化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依据。首先,通过研读部颁一体化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分析课程实施条件和考核要求;其次,通过对比分析,根据地区产业、学校特色、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等,提出课程标准校本转化建议;再次,对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调整参考性学习任务,修订教学考核要求,形成校本课程标准;从次,对学习任务进行二次设计,分析并优化不同学习任务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提出教学实施建议及教学考核要求;最后,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订后使用。

(二)创新教材形态,开发线上线下教学资源

工学一体化教学资源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融合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学习资料,用以指导学生学习和工作,主要包括教材、工作页、信息页、工具书、技术标准、技术资料及线上资源等。

1.教材

目前,教材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这对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发教材过程中,一方面,教材内容应不断更新,紧贴专业前沿和社会发展需求,有效融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也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另一方面,教材形态不断创新,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等教材,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另外,在选用现有教材基础上,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内容本身,根据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岗位需求以及学生学习要求等,及时进行动态更新。

2.工作页和信息页

在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工作页和信息页是常用的教学资源,能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首先,研读课程标准、学习任务分析和考核方案等教学文件,明确学习任务的学习内容和考核项目;其次,进行学情分析,如学生年龄结构、思维特点、学习基础等情况,选择引导问题的风格和形式,以学习步骤为主线设计引导问题;再次,依据学习任务考核方案,整合评价工具表格,从而形成工作页;从次,收集技术标准、工具书、技术资料等,结合课程学习内容选择文本、图片、图表等资源,整理形成配套信息页;最后,根据工作页和信息页的试用反馈进行修订,并在使用中不断完善。

在开发学习任务工作页时,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学习任务→学习环节→学习步骤→学习活动→学习成果→考核评分→学习任务考核评定。借鉴部颁工学一体化工作页,对于某一个学习任务,根据工作过程的六步设计学习环节,确立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在每一个学习环节实施中,分解出学习步骤,明确每一步骤的学习内容,以引导问题为导向组织学习活动;每一个学习活动完成后形成相对应的学习成u/1AMQltWF//1beMwIsD81KBAvbOz40Cw8WwWLxOMt4=果,并以此作为考核项目评分的依据;最终,汇总所有学习环节的考核项目,按照设计的考核方式,评定这一个学习任务的考核成绩。对照学习任务工作页,将学习任务信息页的开发过程概括为:学习任务→学习环节→学习步骤→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及对应的材料。

3.在线课程资源

为了突破传统的“教师、教室、教材”的授课方式,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开发并不断完善线上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线上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开发在线课程资源,不仅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与交流,而且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在师生、师师、校校之间的共建共享,还能反复利用和随时更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基于工作过程,实施混合式和行动导向教学

在工学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思政引领、德技并修,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的教学理念,学习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和思政素养的培养;围绕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与评价;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将学习和工作有效结合,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学习完成后即可参加工作。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首先要建有线上资源,一方面将课堂学习前移,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另一方面将课堂学习后扩,通过课后拓展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并加以运用;另外课中依托线上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其次,线下活动主要在课中,一是解决学生线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应用学习内容。最后,在混合式教学中,对课前、课中和课后学生学习情况分别给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以企业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为主要依据,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5]。这与工作页和信息页中学习任务的学习环节设计相一致,即获取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以“路用材料质量检测”课程为例,应用行动导向六步教学法,可以概括为:明确检测任务→制订检测计划→做好检测准备→进行材料试验检测→整理试验结果→上交试验报告。

(四)建学习工作站,使用管理一体化教学场所

工学一体化教学场所应参照企业工作环境进行设置与布局,配置工作需要的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等,还要有学习所需的桌椅、投影等教学设备。依托各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等建设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合理开发教学场地,足量购置教学用于学习和工作的设备、设施等,以“外部借用+内部建设”的方式,建成满足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教学场所。

在有教学场地和设备设施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需求和不同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实施特点,建设工学一体化学习工作站,站内设有教学展示区、资料查询区、学习讨论区、物料存放区、实践操作区等区域,在不同区域完成相应工作过程的六个环节,实行分组分工教学,让学生在仿真企业工作现场开展体验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一体化课程实施中,一体化教师应学会使用管理一体化教学场所。课前,依据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策划教学场所使用方式,并调整教学场所布局和设备设置;课中,进行教学场所使用安全与规范教育,并使用教学场所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课后,组织学生整理教学场所,检查和维护设备,并报修故障设备。课程教学结束后,反馈教学场所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个人与团队培养,加快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

从教师个人角度,参加工学一体化师资专项培训,培训合格后认定相应的一体化教师等级,在一体化课程实施中发挥一体化教师具备的能力;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多学习、多交流,提高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水平;参加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在教学方案设计中,不断提升工学一体化教学能力;参加企业工作实践,积累企业实践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提炼学习任务、开发教学资源、应用六步教学法等;参加一体化课程教学与改革,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实施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

从教学团队角度,以教学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教师创新工作室等为基础,发挥专家团队的核心、骨干、引领作用;组建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训练梯队,发挥获奖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聘请企业和社会高技能人才为兼职一体化教师,组建涵盖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师团队;校企共同规划建设兼具实践教学功能和生产服务功能的大师工作室,创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等;建设一支与培养规模、培养层级和课程设置相适应的业务精湛、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一体化教师队伍,从而确保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结语

现阶段,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刚开始实施,正处于不断摸索和建设阶段,每个技工院校的推进程度参差不齐,各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实施情况也不尽相同。在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还存在课程标准未校本化、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场地支持不够、教师缺乏工作经验等问题;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定位,二次设计学习任务,开发多样化教学资源,应用行动导向六步教学法,建设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加快一体化教师培养和团队建设,从而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人社部职业能力司解读《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02):1-3.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Z].2022-03-04.

[3]祁娜.技工院校如何理解“五个一体化”工作任务[J].职业,2022(10):9-10.

[4]宋波.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思政实施策略[J].中国培训,2023(06):38-41.

[5]赵志群,周衍安.如何认识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专访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J].当代职业教育,2022(05):54-63.

基金项目:2022年度无锡市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下课程实施策略研究与实践——以“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为例》(锡人社函[2022]212号)

作者简介:于贵霞(1987—),女,河南濮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道路建筑材料与建设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