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育人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实习体系研究

2024-07-15 00:00:00刘艳丽谷俊改高小涛
科技风 2024年18期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产学研协同育人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实习体系。首先,文章介绍了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背景和意义,强调了实习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其次,文章探讨了毕业实习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包括实习基地的选择、实习内容的设计以及实习评价体系的建立。最后,文章总结实习体系的运行与效果评估,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育人;应用型人才;实习体系;效果评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而毕业实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研究产学研协同育人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实习体系,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实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产学研协同育人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实习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旨在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概念

产学研协同育人是一种将产业、学术界和科研机构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的模式。它旨在通过产业界的实践经验、学术界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导向。产学研协同育人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培养。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参与实际工程和研究活动,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问题和挑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第二,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强调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界的紧密合作,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跨界融合。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共同培养学生,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产业需求,企业能够获得创新的研究成果,实现双赢的局面。第三,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产学研协同育人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培养作用。教师通过参与产业界的项目和研究活动,能够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带入课堂,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第四,学生能力全面提升。产学研协同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知识、技能、态度的全面发展。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学生能够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实习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一)实践能力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实习体系的构建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在缺乏实践操作的情况下,很难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面对实际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实习体系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全面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将直接接触到企业的运作和业务,与企业员工共同合作,学习并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体系的构建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实习体系的构建能够让学生了解和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感受职业生涯的挑战和要求,与企业员工的互动和交流,学生能够了解职场文化和职业规范,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将面临各种实际问题和挑战,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职业素养培养

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职业素养属于必备素养,通过实习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他们形成优秀的职业素养。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企业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操作,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学生会直接接触到职场中的专业ebf927843e7ee5ffc8371007db46ffdff439bc13e6a21635486dd929cd320813人士,观察和学习他们的职业行为和工作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职业发展的兴趣和追求。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通常需要与团队成员、上级和同事进行密切的合作,需要学会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冲,在与不同背景和专业的人员合作中,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培养出色的职业素养。在实习期间,学生将接触到各种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实践问题,需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尊重职业道德准则,保护商业机密和客户利益,逐渐形成正确的职业操守,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这些职业素养的培养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职业人才。

(三)就业竞争力提升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通过实习经历,学生能够在求职过程中获得一大优势,吸引用人单位的关注。实习使学生能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展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潜力,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实习体系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建立起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通过实习,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和需求,培养与企业沟通合作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实习体系的构建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职业网络,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实习体系的构建对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

三、产学研协同育人背景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实习体系构建流程

(一)实习体系的设计

在产学研协同育人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构建一个有效的毕业实习体系至关重要,实习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目标是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全面的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导向原则。实习体系应以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第二,融合性原则。实习体系应充分融合产学研三方资源,通过与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和资源支持。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期间接触到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同时也可以与学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创新研究项目,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能力。第三,渐进式原则。实习体系应采用渐进式的实习方式,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分阶段的实习任务安排,学生可以逐渐接触到不同难度和复杂度的工作内容,培养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成长为应用型人才。第四,个性化原则。实习体系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实习计划和指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实习体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匹配,为其提供符合其发展需求的实习机会和资源支持,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实习体系的组织架构

实习体系的组织架构和流程是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基础,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和流程可以确保学生、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以下是实习体系的组织架构和流程的主要内容:

(1)组织架构:实习体系的组织架构应该明确各个参与方的角色和责任,包括学校实习管理部门、企业实习导师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等。学校实习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习计划、管理实习过程和提供支持,企业实习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的工作和评价学生表现,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则负责提供学术指导和支持。

(2)流程规划:实习体系的流程规划是确保实习顺利进行的关键。流程包括实习准备、实习安排、实习执行和实习总结等环节。在实习准备阶段,学校实习管理部门与企业合作,确定实习计划、制定实习安排和安排实习岗位。实习期间,学生按照实习计划执行实习任务,并与企业实习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实习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实习总结和评价,以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并接受企业实习导师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和指导。

(3)沟通协调机制:实习体系应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以确保学生、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问题解决。学校实习管理部门与企业实习导师之间可以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实习计划和进展情况,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学生与实习导师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实习情况和遇到的困难,以便及时调整和解决。

(4)实习资源支持:实习体系应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这包括提供实习岗位的机会和选择,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设备和材料,以及提供实习经费的支持。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和企业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实习任务的确定和分配

实习任务的确定和分配是实习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效果和能力培养。首先,实习任务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习目标。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和企业实习导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和发展方向,从而确定适合学生的实习任务,还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确保实习任务与企业的业务和项目相匹配。实习任务的确定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其次,实习任务的分配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能力进行合理安排。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和企业实习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成绩和实习意愿进行匹配,对于一些有特殊实习需求的学生,可以根据其个人发展规划进行个性化的任务分配。任务分配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优势。最后,实习任务的监督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导师应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实习报告、实习日志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展和困难,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企业实习导师则可以通过实地指导、项目评估等方式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监督和评价,监督过程中,还要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进经验共享和互相学习。

(四)实习指导和评价机制

(1)实习指导:实习指导是指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导师为学生提供的指导和支持。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术和专业方面的指导,包括对学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监督。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习目标,提供相关学术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学术问题。企业实习导师负责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方面的指导。他们可以将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实习评价:实习评价是对学生实习表现和能力水平的全面评估。评价可以通过多个环节进行,包括实习报告、实习成果展示、实习导师评价等。学生可以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和成果,展示自己在实习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实习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和实际工作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此外,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也可以参与评价过程,对学生的实习成果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实习中的表现,发现不足之处,并为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

(3)反馈和改进:实习体系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在实习中的表现和问题。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和企业实习导师应定期与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价。他们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习总结和反思来自我评价和改进。他们可以回顾整个实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明确自己在实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实习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完善的实习体系,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了确保实习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与监控机制,加强与实习基地的合作,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和指导,同时还需要进行实习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与优化。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高实习体系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积极贡献,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良平.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业教育:价值、问题与路径[J].职教发展研究,2021(01):91-96.

[2]王学良,卢秋云,张晓磊.“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21(09):173-176.

[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Z].2015.

[4]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打造“产教融合”国家队积跬步以成大道[N].人民日报,2017-09-04.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2022GJJG317)

作者简介:刘艳丽(1983—),女,满族,河北承德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谷俊改(1980—),女,满族,河北保定人,研究生,副教授,从事物理及影像物理教学相关研究;高小涛(1983—),男,汉族,山西吕梁人,研究生,讲师,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