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资源。尤其在幼儿园,结合信息技术与核心经验进行的科学活动,旨在通过创新的方式加强幼儿对科学的认知和兴趣。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巧妙地融入信息技术,并如何将其与幼儿的核心经验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科学活动;信息技术;核心经验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提供了许多便利和创新手段,使得教育活动更为丰富和多元。然而,单纯地将技术引入幼儿园的教学并不意味着可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真正的教学挑战在于如何巧妙地将这些技术工具与幼儿的学习内容和经验进行结合。幼儿园的核心经验是建立在幼儿的真实生活和经验之上的,它关注幼儿的感知、情感和社交发展,旨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欲望,并增长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及自信心。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这些核心经验进行有效结合,是每一个幼儿园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幼儿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时期。幼儿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疑问,时常产生“为什么”的疑惑。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实验、观察和探索的平台,帮助幼儿满足这种好奇心。此外,科学活动还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当幼儿面对一个科学问题或是一个实验难题时,会主动开始思索、尝试和验证,而这些过程都是培养幼儿探索精神的关键。这种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领域,还会影响到幼儿未来在其他领域的学习和生活。
(二)打下科学思维的基础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为幼儿打下了科学思维的基础。在这一阶段,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幼儿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因果关系、物体的性质以及自然现象的规律性。更为关键的是,通过科学活动,幼儿学会了质疑和验证。幼儿不再仅仅接受所给的信息,而是学会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说法。这种质疑和验证的习惯,为幼儿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三)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除了对思维的培养,幼儿园的科学活动还对幼儿的身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许多科学活动都需要幼儿动手操作,如搭建模型、做实验、观察自然等。这些活动要求幼儿运用手部的细致动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性。同时,这些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在团队中,幼儿学会了分享、合作和相互帮助。从心理层面看,科学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当幼儿成功完成一个实验,或者发现了一个新奇的事物,都会为幼儿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功体验会增强幼儿自信心,鼓励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持续探索。
(一)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在目前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存在明显的脱节。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材和教程在设计时过于追求理论性和体系性,而忽视了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的结合。此外,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而未能灵活地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这样,即使教材内容与生活有所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联系也很容易被忽略或弱化。再者,当代社会信息爆炸,家长和幼儿接触的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多。但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部分内容还停留在传统和基础的阶段,未能与时俱进,满足幼儿和家长的期待。
(二)过度依赖技术工具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种教学工具和应用逐渐进入幼儿园课堂,为科学活动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部分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活动时过度依赖这些技术工具。教师在科学教学中频繁使用平板、电脑、投影等设备,但却减少了与幼儿的直接互动和实地操作[1]。这种方式虽然在形式上更为现代化、生动,但实际上可能剥夺了幼儿直接与自然界接触和探索的机会。真实的、亲手进行的实验和体验往往比虚拟的展示更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帮助幼儿建立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过度的屏幕时间对于幼儿的视力和注意力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盯着屏幕,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也可能导致幼儿的身体健康受损。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对于幼儿这一特殊年龄段,其好奇心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然而,有些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活动时,仍沿袭传统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如教师讲解、示范,而忽视了幼儿实际的需求和兴趣。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幼儿产生厌烦感,减弱其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此外,单一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满足不同性格和学习风格的幼儿。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对知识的接受方式和兴趣点都有所不同。只有一种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所有幼儿的学习需求。
(一)整合网络教学资源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教学资源已成为一个宝贵的教育资产。对于幼儿园科学活动来说,整合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方法,还能为幼儿打造一个多元、直观和互动的学习环境[2]。通过筛选和整合高质量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将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开展以植物生长为主题的科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事先整合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专门针对幼儿园年龄段制作的植物生长动画、植物生命周期的互动模拟软件、时间延迟摄影的种子发芽视频等。这些丰富的数字化内容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生动且直观的学习体验,使得植物生长这一主题更加立体、更有深度。此外,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教师还可以组织线上虚拟实地考察。例如,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带领幼儿“参观”不同地区的植物园,让幼儿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花卉,了解不同地域的植物特色。通过这种线上虚拟考察,幼儿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尊重。为了确保整合的网络教学资源真正发挥效果,教师需要确保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选择与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收益。
(二)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创建一个充满探索和实验的空间,使幼儿能够自由地互动和学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还可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使幼儿更加自信地进行科学探索。当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它可以助力幼儿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科学概念,同时也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体验至关重要。一个切合主题、充满探索性质的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和探索的机会。因此,教室的布置应侧重于实用性和互动性[3]。教室内应设有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区,如科学实验区、观察区和信息技术互动区。这些区域应当配备足够的工具和材料,让幼儿能够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实践。例如,对于植物生长的活动,可以设置一个小型植物园区,并配备放大镜、土壤和种子,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教室内可以设置电子显示屏,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动画或视频,辅助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除了物理环境的布置,教师的态度和方法同样关键。教师应展现出积极、热情和开放的教学态度,鼓励幼儿提问、探索和分享。教师应当成为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实时反馈幼儿的学习进度和需要。此外,安全性也是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重要考虑因素。所有的学习工具和设备都应确保符合安全标准,而教师则应当随时注意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三)开展互动性课堂活动
互动性课堂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直接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这种实践中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强幼儿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幼儿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结合信息技术的课堂互动活动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使幼儿更加自信地面对未知的挑战。
以“水的状态变化”为主题的科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使用数字显示屏展示不同状态下的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和动态变化。在观察冰融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动白板设计相关的实验,邀请幼儿一起参与,如通过滑动屏幕上的工具来模拟加热的效果,看到水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同时,为了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使用平板电脑或其他触摸屏设备进行小组活动。在设备上提供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小游戏或实验,让幼儿在操作中深入探讨、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也十分关键。幼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和助手。在互动性课堂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提问、分享观点,并结合技术工具给予及时的反馈,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参与和思考。
(四)实施实践性教学活动
实践性教学活动是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使知识从抽象转为具体[4]。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实践性教学可以将幼儿的实际经验与科技工具的优势结合起来,使学习更具真实感。此外,实践性教学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助力其核心经验的形成和深化。
以“气球的奇妙之旅”的小组实践活动为例,在此活动中,老师先通过动画或短视频为幼儿展示气球的相关知识,如气球是如何被吹起的、为什么有的气球会飞、有的不会等。接着,每个小组会得到一定数量的气球和其他相关材料,比如吸管、胶带和小挂件等。每个小组的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个创意气球装置。例如,小组可以尝试制作一个气球驱动的小车,或是一个能够通过气流浮动的气球挂饰。在制作过程中,幼儿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气流,如何保持气球的浮力,如何通过改变气球的形状和大小来实现不同的效果。在活动进行时,老师可以引导小组间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制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并互相寻找解决方案。此外,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比如平板电脑或投影仪,小组可以查找相关的实验视频或动画,以寻找灵感或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完善教学评价与反馈
完善的教学评价与反馈不仅是教育质量的保证,而且是教与学的沟通桥梁。在科学活动中,评价和反馈能够为教师提供指导,了解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是否一致,以及幼儿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评价与反馈过程可以更为精确、实时和个性化,进而提供更为具体和针对性的建议。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构建一个系统化、自动化的评价系统,将每一个幼儿的表现数据化,从而更为精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技能掌握情况。通过设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比如观察记录、实践表现以及数字化测试,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利用技术工具,教师可以及时地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具体、有针对性的反馈,这不仅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为他们指明了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另外,通过数字化平台,家长也能够实时了解幼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此外,在进行评价与反馈时,要注意防止幼儿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虽然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反馈渠道,但对幼儿来说,真实的互动、感知体验与人际交往仍然是他们认知发展和情感成长的核心。因此,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时,还需结合真实的教学场景,如面对面的交流和实地观察,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家长正确使用数字化平台,鼓励家长与幼儿进行更多的实际互动,而不是完全依赖平台的数据进行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更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更为丰富、立体和互动的学习环境。然而,任何技术的应用都需谨慎,幼儿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现代工具与幼儿的核心经验进行有效结合,确保科学教育活动真正符合幼儿的发展和需求,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此,幼儿教师应持续探索和创新,确保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既能引领潮流,又能深入人心,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振涛.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02):154-155.
[2]郭秀芬.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2022,(12):57-59.
[3]陈雅红.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26):91-94.
[4]王炳文.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06):74-76.
课题信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科研创新团队:学前儿童核心经验发展科研创新团队(课题编号CX202103)
作者简介:来言芳(1984—),女,汉族,陕西礼泉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