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六日,中央纵队到达土城。从这里向西北,距离赤水县城还有四十五公里。中央红军各部队相继遭遇川军的猛烈阻击,没能按照中革军委的作战计划完成任务,这使对实施北渡长江计划持乐观态度的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心情沉重起来。到达土城后,毛泽东和朱德一起开始研究这个赤水河边的渡口小城周边的地形,试图寻找能够击溃川军主力的战场。
在随即发布的中革军委致中央红军各军团的电令中有这样的话:“迅速向赤水及其附近地域集中,以便争取渡过赤水的先机,必要时在赤水以东地区与追击和截击的敌人一路进行决战。”
“决战”一词说明此战带有决定胜负的意义。土城一战如若胜利,除了可以鼓舞士气、突破川军的严密阻截外,还有政治上的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毛泽东恢复军事指挥权后的第一仗。况且,对于被压迫在一个狭小地域里的中央红军来说,面前只有一条路,必须像突破乌江,甚至像突破湘江一样从这里冲出去,成功地北渡长江,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只是,红四方面军现在在哪里,他们那里情况如何,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央红军中没有一个人十分清楚。只是听闻红四方面军地处富庶地区,拥有十万人以上的部队。
一月二十八日下午五时,在中革军委位于土城后山的指挥部里,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这是自中央红军踏上长征征途以来,唯一的一次在战斗还在进行时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此前,中革军委决定在土城附近与川军进行决战时,对敌情的判断有严重失误,中央红军不是在与川军的三个团打,而是在与六个团的川军共一万多人打,而且川军另外两个旅的增援部队很快就会到达,土城战斗再打下去必是凶多吉少。与会者认为:由赤水北上进入四川,从泸州至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计划已无法实现。为了保存中央红军的实力,必须立即轻装脱离战场,西渡赤水河,向川南古蔺方向前进。会议决定毛泽东、朱德和刘伯承仍在指挥所指挥战斗,周恩来负责天亮前在赤水河上架好浮桥,陈云负责安置伤员和处理那些不符合轻装原则的物资……
●赏析
作者将紧迫的战争形势描写得十分详细,突出了中央红军面临的困难,为后面展现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做足了准备。同时也为歌颂这样一支打不垮的红军队伍作了铺垫。如何一次次在绝境中突围、在重创中重生?如何一次次进行严峻的自我纠正、自我修复?长征考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意志,历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和军事智慧,并最终促使中国共产党形成高度的团结,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