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不识明月之人

2024-07-13 15:21闫晗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4年6期
关键词:栾树花心满地

闫晗

上写作课,问学生:你们认识这座城市里的树吗?同学们七嘴八舌说起来,有银杏,有枫树、松树……说起秋天的树,很多人同时说枫叶红了、银杏叶黄了,这些是语文课本里的描述,许多事物都有个固定的形容词来搭配。

我说,大家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一下秋天各种树叶的颜色,比如香山上的红叶主要是圆形叶片的黄栌,枫叶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攀爬在校园墙壁的不是爬山虎而是五叶地锦,在阳光的照耀下绚烂极了。余光中这样写枫叶,“原野上有一股好闻的淡淡焦味,太阳把一切成熟的东西焙得更成熟,黄透的枫叶杂着赭尽的橡叶,一路艳烧到天边”。由颜色联想到食物烘焙,让秋天有了气味。

路旁的行道树有许多白蜡树和栾树,栾树上挂着一个个小灯笼,里面的一粒粒种子像黑色的子弹一样。作家史铁生写栾树有个句子很美妙:“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他抓住了风吹动落在地上的栾树果实的瞬间,有动感也有听觉体验。

简媜写秋天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树林传来揉叶子的声音,那是秋的手指。阳光把墙壁刷暖和了,夜将它吹凉。”这是关于风吹叶子的声音,以及秋天的温差。我们也可以写落叶满地,脚踩在上面的声音,动用听觉和触觉。

这些作家都是用自己的眼睛认真观察过,亲身体验过,在心中酝酿出诗意,凝成美丽的句子,产生动人的魔力,让人身临其境。光是美丽的词语堆砌起来,AI就可以做到,构不成一篇动人的好文章。我们在书本中看到别人写的事物,也要用心去观察考证一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

有几个关于历史人物的小故事,是关于“想当然”的写作。一个故事是王安石给别人改诗。话说王安石任宰相时,潮州有位文人去拜访王安石,拿出自己写的诗,其中有两句“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根据自己的常识,感觉讲不通:明亮的月亮怎么会叫呢?黄狗怎么能卧在小小的花心上呢?于是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听上去合理多了,月亮悬在空中,黄狗在花荫下躺着,一派静谧祥和的景象。

后来,王安石游历南方,发现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原来这明月和黄犬竟另有所指,只是自己没有那样的生活体验,就难以理解,以为是错误。可惜的是,他没有问明白,就自以为是地改了他人的句子。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关于王安石的,这里还牵扯到另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苏东坡。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最能耐寒,通常是枯萎在枝头的,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于是他提起笔来,续上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故事的后续是,苏东坡在黄州时,某年重阳,大风刚停,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真的会“吹落黄花满地金”,自己之前没有见过,有些独断和狭隘了。

故事未必是真的发生在王安石和苏轼身上,透露出的创作思想却耐人寻味——创作需要有亲身体验,道听途说和二手经验,都抵不上亲自去观察和体验。许多作家都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才能写出精彩的故事来。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电影《后会无期》中的一句台词。其实,我们缺少的是,用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去证明或推翻这些道理,否则道理只是道理,书本只是书本,只有注入了情感、观察和体验之后,它们才能鲜活起来。作文不能想当然,生活也是!

闫 晗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青年文摘·彩版》副主编,专栏作家,副编审,央视《谢谢了,我的家》节目文学顾问,《中国青年报》“书单”评委,在北京重点中学开设阅读与写作课程;发表作品百万字。

猜你喜欢
栾树花心满地
洁白的“棉花”飘满地
立秋年过半 处暑满地黄
随季节而变奏的栾树
我和栾树有个约会
我和栾树有个约会
男人开始花心,什么样
栾树
这样过生活要慢一点 —个人的“花心”养成记
让阳光落满地
怎样判断他是不是花心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