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爱民 殷志琴 郭玉祥
摘 要 校外实践基地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盐城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基于自身实际,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凝练“自磨、自砺,赋品、赋能”理念,构建ACTION目标体系,引领劳动赋能理念落地;丰富载体建设,促进劳动素养全面养成;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劳动教育有效实施,为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实践样本。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劳动赋能;实践基地;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06-0071-04
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1],但当前不少校外实践基地的劳动教育仍存在目标缺失、载体匮乏、机制不全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盐城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探索校外实践基地劳动教育新样态,凝练劳动教育理念目标,搭建劳动教育载体,完善劳动教育机制,着力形成新形势下校外实践基地劳动教育的路径样本。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形态,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当前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凝聚劳动精神,习得劳动技能,是最基本的以劳育人目标。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校外实践基地有着大多数学校所不具备的机制优势、场地优势、资源载体优势及专业师资优势等,在目标体系的构建上有着更多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实施可能。为此,盐城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经过多年探索,凝练形成“自磨、自砺,赋品、赋能”劳动教育理念及ACTION“劳动赋能”目标体系(见图1),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掌握技能,建立朴素劳动情感、坚强意志、工匠精神和创新活力,磨砺形成自觉自愿、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等品质。[2]具体来说,ACTION“劳动赋能”目标体系包括六个维度目标:
一是“A”,即Ability,指生活技能目标,反映学生劳动能力的素养表现。中心开展的农业劳动和手工艺劳动等,不是为了培养具有农业劳作能力的农民和具有工业劳动技术、技能的手工艺者,而是着重以丰富的劳动体验,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掌握常见、实用的劳动方法,促进学生生活技能的提升,增强学生应对当下及未来生活问题与挑战的能力。
二是“C”,即Creativity,指创新创造目标,反映学生劳动创新精神的素养表现。中心在课程设置及劳动体验中,注重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融入与应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解决真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活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三是“T”,即Teamwork ,指团队合作目标,反映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的素养表现。中心设计了系列团队合作式劳动项目,注重组内分工与合作,引导学生认识团队合作对于完成劳动任务的重要意义,激发团队合作意识,掌握团队合作方法,共享团队合作成果,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提升学生社会协作能力。
四是“I”,即Idea ,指劳动观念目标,反映学生劳动观念的素养表现。中心通过晚间微课堂和劳动前培训等,为学生系统讲解劳动知识、节气文化和劳模故事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辛苦与快乐,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对于个人生活、家庭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人类发展的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3]。
五是“O”,即Obligation ,指责任意识目标,反映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的素养表现。中心设置了有一定强度的劳动课程,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形成尊重普通劳动者,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坚强意志和朴素情感;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活动,引导学生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体悟“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增强学生以劳动书写幸福人生、以劳动建设美好社会的责任意识。
六是“N”,即Nationality ,指民族(传统)文化目标,反映学生劳动精神的素养表现。中心在劳动实践课程中融入传统农耕文化和沿海垦荒故事等,引导学生领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内涵与意义,浸润形成基于劳动实践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及蕴含其中的劳模精神、工匠品质。
ACTION“劳动赋能”目标体系以“劳动实践”为体、“劳动教育”为用,充分体现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为中心课程体系建构、资源体系建设和劳动教育实践等指明了方向与目标,着力促进新时代青少年劳模精神、工匠品质的养成,“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个人的素质、意向和才能”[4]。
校外实践基地劳动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基地即课堂,课堂即基地”,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环境。据此,中心基于“自磨、自砺,赋品、赋能”劳动教育理念和ACTION“劳动赋能”目标体系,进一步优化场馆和课程建设,不断丰富育人载体,大力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
(一)建设“四区一室”实践基地,为劳动教育提供场域保障
随着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日益重视,学校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需求均发生重大改变。为了适应新的劳动教育形势,中心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加大资源投入,提档升级场馆、设施及设备等。
一是升级生活劳动技能体验区。中心总结梳理前期劳动实践体验课程经验,对综合实践区豆制品制作坊、美食烹饪坊、糕点手工坊等生活劳动技能工作坊进行改造升级,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生活劳动技能体验。
二是改造传统农业体验区。中心分片划分、改造升级劳动实践区,形成百果园、开心农场、农夫集市等农业体验区,根据节气的变化,结合不同学生学段特点,组织学生春天挖荠菜、采桑叶,夏天割麦子、掰玉米,秋天收稻谷、堆草堆,冬天做柿饼、制菊茶,让学生感受劳动苦乐,分享收获喜悦。
三是建设现代农业体验区。中心建成了立体管道种植架技术和无土栽培现代农业技术体验区,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样态。其中,立体管道种植架技术体验区利用 PVC 管材组装成适合栽培的容器,进行各种植物栽培;无土栽培体验区着重开展水培、雾培和基质栽培,增进了学生科学劳动的体验。
四是共建智慧农业观赏区。中心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洋试验站合作,建设智慧农业观赏区,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依托农业生产现场各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等,帮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实境体验等感受农业生产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过程,体验现代智慧农业魅力。
五是新建优秀传统文化展览室。中心与盐城民间收藏家合作,以“衣食探源,文明寻根”为主题,以农事劳动和农耕文明演进为主线,收集展品三千余件,定期展出展品五百余件,全方位展示盐阜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及农耕文化演进轨迹与不同时期农技变迁历史。
(二)研发“劳动赋能”教育课程,为劳动教育提供教学承载
中心融合ACTION“劳动赋能”目标培养素养线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时间轴,形成“耕读之乐”“百姓味道”“工艺匠心”三大课程群的几十个劳动项目(见图2)。其中,“体验劳动·感悟生活”课程获2020年江苏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优秀教育案例评选二等奖,“菊乡学农”课程入选2020年江苏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特色课程。
一是研发“耕读之乐”课程群。中心以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为主线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其中,“春种篇”主要根据节气、土质和相关学校个性化需求,研发蔬菜类、五谷类等农作物种植课程与活动;“夏耘篇”主要研发包括浇水、施肥、除虫等农作物培育、护理的线上演示和线下现场教学课程与活动;“秋收篇”主要围绕不同农作物收获与加工研发课程与活动;“冬藏篇”主要围绕传统农作物储藏方式方法及现代科技条件下农作物储藏方式方法研发课程与活动。该课程群侧重以劳树德、增智、强体,主要包括四季田园、田园采摘等劳动实践课程。中心教师指导学生拍摄劳动场景及植物生长样态,撰写劳动实践随笔,查阅不同时期学生摄影作品及劳动随笔,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劳动体验与间接劳动观察,掌握植物生长全过程的主要特征及相应劳动要求,了解农业劳动和粮食生产过程,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深刻意涵。
二是研发“百姓味道”课程群。中心以学生种植的瓜果蔬菜为食材,研发实施美食制作、烹饪等课程,帮助学生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种→管→收→食”完整的农事劳动体验链。该课程侧重发挥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作用,主要包括食材制作课程、烹饪课程等。如,“豆香四溢”课程从种植到收获,从磨制豆浆到制作豆腐脑,再到制成豆腐,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全面、直观地了解大豆“华丽变形”的来龙去脉。
三是研发“工艺匠心”课程群。中心利用基地丰富的植物资源,依托传统手工艺(非遗)制作技艺,以植物的花、叶、根、茎、种等研发实施创意艺术课程。该课程群侧重以劳育美,主要包括树叶贴画、创意麦秆画、剪纸等创意课程。如,中心开设麦秆画等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刮、推、烫、剪、刻、编、绘等工序,根据麦秆本身的光泽、纹理和质感进行剪裁和粘贴,制作创意画作,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三类课程群设置中,中心注重落实“校内外劳动课程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5]指导精神,横向上强调每一类课程均遵循教育规律,注重五育融合,形成完整的劳动教育体验链;纵向上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原则,梯度设计课程,着重体现内容上的连续递进性和认识上的螺旋上升性。同时,中心研制《行前指导与劳动手册》,把“农识·晓文化”“农耕·尚劳动”等印制在手册开篇部分,把节气文化、农耕文明、农作物知识等以“农谚”形式印制在手册正文页脚,发挥文创产品教育功能。依托手册,中心与活动学校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学生实践课程的课前指导,细致讲解作物种植的劳动步骤、工具使用及安全事项等,帮助学生在劳动实践课程中快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获得更好劳动体验,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
在推进劳动教育实施方面,机制建设是手段,也是重要的保障[6]。中心围绕师资、课程等关键要素及育人方式、教育形式等认真总结梳理,及时提炼固化经验,形成有效实施模式,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
(一)“中心教师+”师资培养机制
中心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根据课程开发与实施需要,外聘科技、农技、民间技艺等领域知名教师,安排每名中心教师担任1—3名外聘教师的助教,让中心教师与外聘教师结对形成微型发展共同体,结合自身特长和中心课程资源,共同研制课程计划及教程,协同实施课程教学,以共同的“研”与“教”为中心培养了一批既能整理、开发劳动课程资源,又能讲授各类劳动专业课程的“研教一体”型骨干教师。
(二)“引智·嫁接”课程研发机制
中心把课程建设放在核心位置,邀请专家教授、民间艺人、农技人员等走进基地指导示范,把各方面专家的丰富理论与娴熟技艺引进中心,与中心场馆、设施、课程对接,完善升级中心校本课程。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外派教师赴上海、北京、山东和南京、苏州等省内外优秀校外实践基地学习,把优秀基地品牌课程项目研发、实施经验嫁接到中心课程中,生成中心新优质课程项目。如,中心嫁接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桥梁工程课程项目的工程思维培育经验,优化生成新的不同学段的烹饪课程,受到师生广泛好评。
(三)“中心+”协同育人机制
中心深刻把握自身办学特点,着力把劣势转变为优势,把优势发展成特色。一是搭建“中心+学校”协同育人联动平台,把几天的“短期”劳动实践转变为“长期”的劳动教育,如在学生劳动实践结束后,中心教师仍然坚持将植物生长关键时节的照片传送给相关学校,供学生跟踪观测,撰写植物生长记录,开展相关探究性活动等。同时,中心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回答学生困惑,开展劳动教育。二是搭建“中心+科研院所”协同育人联动平台,充分利用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洋试验站等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力资源及丰富、高端的劳动教育资源等,借力开展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体验、观赏活动。三是搭建“中心+农场(农户)”协同育人联动平台,与周边“菊花之乡”黄尖镇、“桑蚕之乡”盐东镇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走进菊花田地、桑蚕基地,开展摘菊花、采桑叶、育苗木等各类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劳动实践场境,提升学生劳动体验的获得感。
加强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7],也是校外实践基地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中小学校劳动教育需求的增加,校外实践基地对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支持和拓展作用将愈显重要,需结合自身优势明晰目标方向,汇聚多方资源,建构丰富多样的教育载体,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适切性、现代化的劳动教育需求,助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拓展视野,提升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等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2024-06-15].https://www.gov.cn/ 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4.
[4]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
[6]包金玲.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要求与长效机制[J].中小学校长,2023(9):27.
[7]吴柯江,肖慧.区域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J].四川教育(理论),2022(7~8B):8.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