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潭平
乡村治,百姓安,则国家稳。乡村振兴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 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头戏, 是全面实现国家复兴绕不开的重大课题。可以说,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临潭县洮滨镇是一个下辖12 个行政村的农业乡镇。针对新形势下乡村振兴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洮滨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工作新模式,努力在全镇实现了党建引领稳基础、产业助力铺富路、生态宜居新村貌、文明新风进万家、安全和谐人平安的新活力、新气象。
一、具体做法
(一)“党建”为先,营造乡村振兴和谐稳定发展环境。按照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镇党委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常抓不懈、严抓不怠,统筹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格履职。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党委会形式,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省、州、县委会议以及文件精神,定期研究推动重点工作。抓实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组织制度,深化学习实践。二是严管干部。抓班子、带队伍,推动干部担当作为。完善包村工作制度,落实党政班子成员、村支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包村驻村、指派党建指导员指导督促。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后村干部“一肩挑”履职培训,召开“支部书记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专题研讨、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观摩活动,并召开座谈会等,谈想法、谈感受,引导基层干部对标强村,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推动农村加快发展。三是严肃执纪。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驰而不息转作风纠“四风”。针对农村抗震房屋改造、低保办理、涉农资金落实等易腐败领域和问题,严把政策规定,严格监督执纪,确保廉洁不出事,做事让群众服气放心。
(二)“产业”为基,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升级。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洮滨镇“一廊两带三区”建设任务(“一廊”:打造百里洮河生态建设廊道。“两带”:打造磨河、洛藏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景观带。“三区”:东南部生态保育区、北部生态涵养区、中西部生态水土流失治理区。)发展布局为抓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3 年充分利用洮河沿岸平坦、低海拔的地域优势,依托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 投入755.86万元,打造了以芦笋、中药材、羊肚菌、高产蚕豆、高原油菜、高原夏菜六大类为主的标准化种植基地20个,种植面积5365 亩,涉及辖区内10 个村703 户2783 人(其中:已脱贫户275 户441 人、“三类户”42户145 人),带动群众创收784.65 万元。同时,确定以牛、羊、猪、鸡、兔、鸽为重点发展产业,逐步打造畜牧重镇。目前,全镇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养殖家庭农场23 家,存栏100 头牛(羊)以上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养殖大户25家,全镇羊存栏4630 只,猪存栏3486 口,牛存栏4268 头,鸡存栏7000 羽,兔存栏885 只,鸽存栏60 羽;秦关村培育100 头优质肉牛规模养殖场一处(临潭县田园特种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带动养殖户发展优质肉羊养殖产业,逐步实现畜牧强镇的目标。
(三)“环境”为本,建设幸福美丽宜居乡村。一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逐路段、逐村庄、逐院落进行全面彻底整治,努力营造一个干净整洁、清新靓丽的生活环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严管重罚,既要治脏、更要治乱,坚决整治乱摆乱放、乱丢乱扔现象。对公路沿线的“三角”地带,下硬茬整治,做到视野之内看不到一处“脏乱差”。把美丽乡村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贯彻落实好“河湖长制”“田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实施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二是积极开展镇区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成立专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全部下沉一线,各村因村制宜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推进整治工作。同时积极探索有效模式,诚请村内有威望、有热心、有能力、有担当的老党员、退休干部、老教师、“两代表一委员” 等群体投入到环境整治工作中。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各村环境越来越美,赞誉反响越来越多,干群关系越来越好,干部能力越来越强,支部根基越来越稳,政策落实越来越实。截至目前,全镇共出动挖机128余次、铲车80 余次,人工12000余次, 拆除危房11 间, 拆除残垣断壁16处,清理积雪积冰点30 多处、清运残垣断壁和违建垃圾、各类生活垃圾600余吨,清理镇区周边及公路两侧的乱堆乱放垃圾带30 多公里,更换垃圾桶160多个,垃圾箱45 个。同时,填埋平整坑洼路段6 处,整改督查反馈问题24 处,2023 年4 次上州级红榜,2024 年1 月份再上红榜, 有效整治和巩固提升了“全域无垃圾”治理成色。
(四)“治理”为要,树立乡村文明和润新风。一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全镇12个行政村都有自己业余的广场舞团队, 在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积极开展文艺活动,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组织各村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包粽子、吃饺子、义务理发等一系列孝老爱亲、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鼓励各村引导村民传家风、立家规、扬家训,学习百家讲坛“弟子规”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群众的道德素养。2023年,郑旗村被临潭县委县政府评定为“县级文明村”。二是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积极发挥无职党员职能作用,开展身边好人、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积极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文明氛围。村“两委”充分发挥联户长“来自群众、熟悉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每名户长负责本社10 户群众包括矛盾调解、治安防范、反诈宣传、人居环境、村风文明、疫情防控、殡葬新风、秸秆禁烧、禁毒禁赌等日常工作。协助村组解决一些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管不到、管不住”的社会盲区。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里路”,实现了从贫穷、脏乱到产业兴、村庄美、民风好的华丽蜕变。
(五)“平安”为重,着力提高群众安全指数。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教育、积极参与远离毒品危害、拒绝非法集资诱惑、轻信传销暴利等危害的宣传,使平安建设工作家喻户晓。二是扎实推进镇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投资30 余万元,利用3 个多月时间, 高标准建成洮滨镇综治中心。同时,严格落实矛盾调解、群众接待、治安巡逻记录制度,有效促进了全镇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三是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进村社、进农户、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切实提升“八五”普法宣传实效,开展法律知识讲座30 余节,悬挂条幅300 余条,采取各种形式,利用文化庙会、集会等重要节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受教育人数达3500 人次,累计接待来访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35 人次。四是扎实开展禁毒工作。召开年度禁毒工作安排会和“禁种踏查”年初安排会,学习禁毒相关知识、法律法规,贯彻禁毒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禁毒工作管理,进一步确定了工作目标。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的帮控,对吸毒人员摸清现状,重点管理、跟踪帮教。2023 年3 月17 日,举行了2023 年“禁毒宣传月”启动仪式,活动期间全镇共张贴禁毒的宣传横幅14 条,发放宣传单1200 份;6 月26 日,开展了“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悬挂横幅6 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 余份,展出展板10 余张,宣传讲解了毒品的种类和危害、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公告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筑起反毒、防毒、拒毒的“铜墙铁壁”,同时,自觉宣传有关禁毒知识,使每家每户,特别是青少年都能了解毒品的危害,形成“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抓实抓牢人民调解工作。2023 年共排查矛盾30 起、完成化解27 起,还有3 起矛盾正在化解中,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 洮滨镇将按照上级关于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要求,善谋划、补短板、强保障,不断提升乡村治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当先锋、做闯将,以“洮滨之为”为全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继续着力打造高质量产业基地建设。利用洮河沿岸优质的土地资源, 着力打造高质量产业基地27处,惠及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二是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继续全面铺开“转作风强执行”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当前与长远,分清轻重缓急,重点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抓特色动作,以党建引领带动支部强堡垒,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大力改善村庄基础设施。结合各自资源优势, 坚持产业发展路子,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按照“一村一特色”进行了合理谋划,力争使洮滨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早日实现“乡村美”和“农村富”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