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甘肃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与思考

2024-07-12 16:22何效祖
发展 2024年4期
关键词:甘肃融合旅游

何效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近年来,甘肃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突出文化资源与自然优势互促互进,突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突出文化、旅游、交通、科技、乡村振兴多要素协同发展,全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发展势头较为强劲,成效明显。

一、发展基础

从文化资源方面看,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资源丰度位居全国第五,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各类文化遗存在甘肃境内星罗棋布。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可移动文物1958351 件、不可移动文物16895 处;有世界文化遗产7 处,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4 座、名镇8 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 座、名镇7 座、革命遗迹682 处。全省共有各级非遗项目8161 项,传承人12436 个,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 家, 非遗展示传习所487 个。甘肃还分布着多个民族, 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样。

从旅游资源方面看,甘肃地跨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贯穿8 种气候类型区,拥有除海洋和岛礁以外的所有地貌类型,被誉为自然奇观的博物馆。陇南山地既有北方之雄奇,又兼江南之秀美;陇东地区塬峁交错、千沟万壑,黄土高原苍凉肃穆、雄浑壮观;甘南草原被称为“青藏高原的窗口”,2005年被国际权威旅游杂志《视野》和《探险》评为“让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 个户外天堂”之一;河西走廊的塞外风光令人心驰神往。2017 年,《纽约时报》“全球52 个必去的地方”甘肃入列,是我国唯一入选的省份,2018 年,甘肃被《孤独星球》评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必去目的地,也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一生要去的50 个地方”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共有A 级旅游景区443 家, 其中5A 级7 家、4A 级133家,共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 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 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0 个、全国甲级民宿4 家。

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看, 全省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37个,公共图书馆104个、文化馆(群艺馆)105 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48 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073 个,现有乡镇(街道)文化馆分馆1137个、乡镇(街道)图书馆分馆1243 个、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0 多个, 娱乐场所2064家,互联网服务场所730 家。全省14 个市州、38 个县(市、区)设立了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省覆盖。全省文化馆(站)年均开展演出3000多场次、流动文化演出1000 场次,辅导群众业余文艺团体10000多个。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深化资源融合,文化遗产有效利用。着力推进甘肃特色文化活化利用, 加大文化遗产数字化、旅游场景化开发,推动甘肃省博物馆、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等具备接待能力的博物馆进入精品旅游线路产品体系,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非遗工坊等设施场所功能,积极创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 打造了一批大遗址、古建筑、石窟寺、革命文物、地质奇观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数字化保护、旅游化体验新样板。着力打造“旅游+ 演艺”品牌,《乐动敦煌》《又见敦煌》《回道张掖》《天下雄关》等沉浸式驻场演艺、惠民演出深受游客青睐;《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批经典演艺剧目影响力持续扩大。着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以文化元素、非遗项目创编节目, 崆峒古镇非遗文化街区建成运营,西北首个大型沉浸式实景非遗剧本杀《纱灯秘境》于2022 年4 月30 日在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古镇正式上线。“非遗购物节”“非遗过大年”等非遗展演活动持续举办, 年均吸引游客达1000 多万人次。着力推进本地特色文化传承利用,各市州持续举办香包民俗文化节、皇甫谧文化旅游节、太平鼓王争霸赛、苹果节、风筝节等节庆活动,有力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 产业基础更加牢固。2020年以来,全面启动实施总投资21.5 亿元人民币的世行贷款文化传承创新项目, 协调奥地利政府批准贷款2500 万欧元支持建设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创建A 级旅游景区85 家, 旅游度假区4 家, 陇南市官鹅沟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甘肃简牍博物馆等建设进展顺利, 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兰州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等文旅融合项目建成运营。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金徽矿业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敦煌市、临夏州临夏市、兰州市七里河区申报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截至目前,甘肃省现有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8 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23 年, 完成文化和旅游各类资金投入207.76 亿元,同比增长11%。实施文旅项目609个,完成投资152.2亿元。为企业协调融资贷款4625亿元,同比增加106.8亿元。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石佛沟生态旅游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

三是加快业态融合,综合效应持续放大。实施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倍增计划,“十四五”以来,储备文旅康养重点投资项目469 个, 文旅康养融合的产业集群快速发展,31 家中医康养旅游基地正在加快建设, 兰州新区敦湖温泉蝉联中国温泉最高奖“金汤奖”。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21 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200 个; 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530个。全省创建国家等级旅游民宿29 家,其中国家甲级6家、乙级5家。44个村、6个镇被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数量居全国第7 位。3 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文旅部推出的“橙黄橘绿乡村胜景” 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 条线路入选文旅部2023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甘南州迭部县扎尕那村荣获“世界最佳旅游乡村”。2023 年,甘肃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3 亿人次,较2022 年全年的8938.3 万人次增加6322.9万人次,同比增长70.74%。2023年甘肃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较2019 年全年的1.27 亿人次,增加2526.6万人次,增长19.89%,乡村旅游已占到全省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甘肃味、乡土情”的乡村旅游已走出深闺,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脱贫致富的加速器、绿色经济的新引擎、开放交流的金招牌。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点项目,落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一线两区多节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三园三段八点一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带五廊六区多点”等建设项目,着力打造国家文化公园甘肃地标和具有甘肃辨识度的文化品牌。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基因,打造“旅游+ 研学”新模式,升级优化10个系列16 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发布“红色陇原行·甘肃人游甘肃”7 大主题35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发布全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0 条,红色游、研学游、乡村游已成热门产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 消费升级,“兰州老街”“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街区”“酒泉市敦煌夜市”“嘉峪关·关城里景区”“临夏八坊十三巷” 等文旅消费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街区,夜游黄河、夜赏文创、夜品佳肴、夜购陇货成为文旅消费新模式。

四是加大推介宣传,文旅品牌更加响亮。充分利用敦煌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公祭伏羲大典,全面宣传推进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与产业优势。面向全国策划开展“丰收了·游甘肃”冬春旅游惠民活动,荣获中国旅游影响力营销推广活动TOP10 大奖和中国旅游影响力品牌案例,支持打造“环西部火车游”品牌列车,联合开展“联通陆海丝·助推双循环”跨省宣传交流推介活动,以及“畅游交响丝路·启航如意甘肃”文旅推介营销活动,协调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新增“杭州—恩施—兰州”“南京—延安—兰州”等全新优质航线,开展为期3 年的“交响丝路·如意甘肃”飞机机身冠名宣传。精心打造“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接入全省405 个A 级旅游景区和文博场馆,农家乐、旅行线路、注册导游信息全部在线展示, 获评文化和旅游部年度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如意甘肃”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五是加快市场复苏, 文旅融合快速发展。出台10 个方面32 条一揽子措施, 大力实施“文化进万家·旅游迎新春”百日攻坚行动,加快文化旅游市场复苏。2023年,全省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活动2.68 万场次,现场观众达2992 万人次;18 个旅游驻场演艺全年演出3660场次,接待游客245万人次。先后举办“好客山东·如意甘肃”双向游、2023 全球旅行商大会、“甘肃文化旅游周”(澳门) 等活动, 策划开展“我和四季有个约会”———“车窗外的春天”旅游主题推广活动,开通“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粤港澳”旅游专列, 隆重举办第11 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吸引48 个国家、28 个省区市的旅行商、投资商、重点媒体等700多位嘉宾参加,全省文化旅游市场正在加速恢复发展。

六是加快立法进程,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先后修订、制定《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甘肃公共图书馆条例》《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甘肃省旅游条例》《甘肃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8 部地方性法规,《甘肃省陇剧保护传承条例》正在加快推进。《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甘肃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44 部综合性规划与专项规划出台实施,《关于推进文化甘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关于大力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省级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为全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存在的困难及主要原因

一是资源转化不深入。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活态传承的力度不大、深度不够,优质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开发普遍落后,仍旧存在文化和旅游“两张皮”的现象。各类项目建设中对文化的梳理、展示、应用不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落后,体验性、参与性与科技感不强,引客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大多数景区景点仅有自然景观,文化底蕴挖掘不深,本地文化元素植入不够,“有看头、缺说头”“有景观、缺人文”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流资源、三流开发”的基本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从全省范围看,兰州、天水、酒泉、张掖等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效益优于其他地区, 也形成了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和支撑点,大部分地区因为文化资源匮乏、财政投入不够、工作措施不力,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气候。从各市州看,所辖县区之间发展也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高、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区明显优于其他县区。各市州、各县区之间也缺乏联动机制,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借力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是业态融合不深入。文博场馆注入旅游功能,融入研学、展演等业态发展不够;运用高科技强化文化遗址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打造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演艺、文创不足,产业园中产业数量少、实力弱、贡献小、链条不完整等问题普遍存在。文化旅游结合“有形态、无业态”的基本现状尚未改变,文化旅游产业延链强链任务依然艰巨。推动文化服务进入旅游景区、度假区, 在游客聚集区引入影院、剧场、书店等文化设施,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文化旅游与体育、农业、交通、科技、康养等业态的融合度依旧不深,缺乏具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也没有催生可复制、可延伸的新型业态。

四是政策体系不健全。省级层面缺乏推进小剧场、小游园、特色小镇、特色民宿等文化旅游场所建设的指导文件和评定标准, 不利于打通文化和旅游与其他业态有效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个别市州缺乏指导、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专项方案,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具体做法研究不够、谋划不深不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走向、消费趋势分析不够、把握不准,找不到发力点和突破口,存在“点多面少、零敲碎打”的情形。

此外, 甘肃省推进文旅融合的整体水平处于全国落后位次,集中表现在以下四点:

一是发展水平不高。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长期徘徊在全国第三梯队,2019 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2680 亿元,居全国第27 位,仅占全国的4%,实现旅游收入快速增长任务艰巨。

二是市场主体较少。全省共有文化和旅游企业5141 家,仅占全国总数的1.6%,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以上企业仅有241 家, 仅占全国的0.35%,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不到200 亿,与四川、陕西、浙江、江苏等省份相比差距明显。

三是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各景区仍以门票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次消费占比较低,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沉浸式体验等高层次产品供给不足,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明显。

四是人均消费偏低。2022年游客购物和娱乐等软性支出仅占18.55%,旅游人均花费493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5 元,2023 年“五一”期间的人均消费依然低于疫情之前的2019 年, 恢复旅游发展、提高旅游消费指数的压力巨大。

四、对策建议

一是找准“着力点”,全面对接国家战略。要紧盯国家所需,立足甘肃所能,深刻理解中央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等国家部委大力支持,高标准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以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建设项目,提升“万里长城”“二万五千里长征”“九曲黄河”等文化战略品牌在甘肃的辨识度。要在实施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突出甘肃品牌、展现甘肃作为,高水平打造以始祖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发祥地文化和旅游体验甘肃地标、以河陇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推出一批具有甘肃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

二是找准“融合点”,全面盘活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 让各类文化遗产“活起来”。依法依规合理开发以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构建世界遗产文化旅游廊道。全面实施全省各类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提级改造工程,增强各类公共文化场所的体验性、现代感,将有特点的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按照景区服务标准纳入旅游线路产品体系, 鼓励支持各类文化机构举办群众性文化体验活动。支持利用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等场所,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

三是找准“需求点”,全面推动产品融合。紧盯人民群众文化旅游需求,打造一批乡村小游园、文化广场等文化旅游设施,建设一批乡村博物馆、民俗文化体验基地、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等文化旅游场所,逐步构建大景区与大遗址相融合、小游园与小场馆相配套、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相交融的文化旅游服务供给体系。大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支持高等院校、公共文化机构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单位跨界融合,研发文化创意产品。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工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开发, 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及旅游商品。

四是找准“植入点”,全面促进空间融合。发挥甘肃文化在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挖掘、梳理本土古今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民俗、诗词、名人、典故等文化元素,把文化元素广泛植入城市面貌更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建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城市书房、非遗工坊、特色剧场、乡村书屋,以及城乡景观道路、休闲步道、特色小镇、乡村民宿等文化旅游空间,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要全面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在全省各类旅游空间,植入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甘肃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文物景区、非遗景区、文化创意街区。支持重点旅游城市创编与城市文化气质相协调的沉浸式情景演艺。

五是找准“链接点”,全面促进业态融合。创新“文化+ 旅游”模式,引导国家级文化产业园、省级文化产业园(基地)拓展旅游体验功能、增加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文体商旅综合体;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加大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旅游场景化开发,打造一批大遗址、古建筑、地质奇观等自然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旅游化体验新样板。支持各市州、景区推出常态化特色实景演出或文艺演出。推进“文化+ 旅游”与农业、工业、生态、体育、节会等业态有效融合,推进“文化+ 旅游”与演艺、科技、康养等要素深度链接,推进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形式赋能“文化+ 旅游”,打造中医药养生、温泉沙疗等高质量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延链强链。

六是找准“闪光点”,全面彰显甘肃特色。突出始祖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谱系中的甘肃特质, 挖掘甘肃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连续性、创造性、统一性、和平性、包容性和地位,打造文化制高点。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敦煌文化旅游带。深度挖掘南梁精神、会师精神的时代价值,建设全国知名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构建甘肃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加强村镇古树名木、古建筑、古遗址、古村落的保护与文化价值阐释和旅游开发,加强当地民俗、传统工艺的传承弘扬,打造一批有本地特色、甘肃气质的文化名镇名村。

七是找准“引爆点”,全面提振旅游消费。培育建设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 加快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提质升级,打造培育旅游消费新的增长极。深入分析人民群众消费心理和新型消费模式,组织一批可在网络迅速爆红的体育赛事、文艺活动、餐饮娱乐、技能比赛以及特色文化体验活动,培育发展节庆赛会、场景体验、主题公园、研学旅行、夜经济等文化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不断增强甘肃热度,扩大甘肃影响力,让吃陇菜、住陇宿、购陇礼、看陇戏、享陇福、逛陇集成为打卡甘肃的“网红套餐”。

八是找准“动力点”,全面释放市场潜能。推动骨干文化旅游企业和国有文艺院团稳步改革, 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大力支持中小微文化旅游企业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专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大力扶持扎根农村、心系农民的乡村文化旅游企业。推行包容审慎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理念和机制,对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统一考虑,统筹研究,对创新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业态,及时关注、引导,激发市场活力。突出“一带一路”各类联盟组织、“国字号” 媒体平台和主要客源城市优势,发挥“一部手机游甘肃”品牌作用,全面提升宣传营销质量。

猜你喜欢
甘肃融合旅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