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芳麟
食物是为生物生存提供能量的物质,饮食则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最直观的体现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和果子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日本对自然的敬畏、文化的包容性与美学观念。研究日本和果子文化有利于更好理解日本文化,对于发展和传承中国饮食文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和果子文化的由来
古时,日本人会采摘野生的树果和水果加工后制成团子食用,这便是果子的起源。奈良时代前,日本将果实果品等统称为“果物”。隋唐时期,中国是古代亚洲圈的文化中心,因仰慕中华灿烂的文化,日本派遣使者赴中国进行学习,后来遣唐使从唐朝将8种唐果子、14种果饼带回日本。当时的日本没有这些点心的制作方法,为了进行区别,日本将本土的水果称为“水果子”,唐果子的传入成为日本和果子文化发展的起源。
镰仓时代,前往中国宋朝取经的僧侣,带回了禅宗的讲义与新的饮食文化:正餐过后,前往茶座喝茶、吃点心,这使得茶与点心相结合的方式成为特有的茶道饮食文化。随着茶道的兴盛,在品尝茶的时候,以茶为主角、点心为配角的茶道文化也开始发展起来。
室町时代,传教士带来“蜂蜜蛋糕”“金平糖”等果子,这些使用小麦粉和砂糖制作点心的工艺对果子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传入的果子在日本人的改良下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江户时代后期,京都的和果子(京果子)和江户的上和果子(上果子)在外观设计、口味、工艺制作上互相竞争,各地出现了代表当地特色的果子,参勤交代制度使得各地的果子变得广为人知,奠定了现代和果子发展的基础。
明治时代,西洋文化在日本传播开来,巧克力、蛋糕等西式点心也进入日本,对日本本土的点心产生冲击。此时,传入日本的西式点心被命名为“洋果子”,日本本土的点心被称为“和果子”。明治时代,“限制砂糖输入,奖励国产砂糖”政策颁发,日本打破砂糖供应量少的状态,实现砂糖国产化,这也使得日本的和果子得以真正诞生并普及。
二、日本和果子文化的特点
(一)季节感
传统的日本饮食习俗都与季节、风土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和食的代表,和果子与四季联系紧密,不管是味觉还是视觉都呈现出季节感。
在取名上,如春天的“草饼”“樱饼”展示出春花烂漫、万物复苏之景;在炎热的夏天,“水无月”“水室馒头”等名字中带有水的和果子则为身处炎夏的人们带来一丝清凉;作为丰收季节的秋天,“芋羊羹”“板栗团子”等和果子让人感受到秋季硕果累累的满足感;冬天的“福梅”则让人仿佛看到寒冬梅花簇簇。
食材选用上,和果子会采用当季的食材来制作,过去就有“看点心知时节”的说法。一般来说,春季采用樱叶,夏季采用葛粉,秋季多用栗子和柿子,冬季采用的食材较为丰富,以便跟节庆日子相匹配。
配色上也会选用贴合时令的色彩,春季使用淡粉色、嫩果绿色来表达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样子;夏季会选用蓝色,用蔚蓝色天空和水的意象来驱散夏季的暑气;秋季是赤色与青色,让人像是看到红叶在枝头一般;冬季是白色和红色,展现了皑皑白雪映着红梅簇簇之景。
(二)包容性
贞和五年,林净因东渡日本并在当地制作中国的馒头,受当时日本的佛教文化影响,采用豆类等植物类的材料制作,这也为后来日本和果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世界大航海时代,西洋果子传入日本,日本原来的点心体系受到冲击。因日本人受佛教影响,不使用肉类原料制作点心,在外来宗教天主教的冲击下,吃素的饮食习惯渐渐被改变。日本制作点心时也接受了西方的方法,开始加入鸡蛋、牛奶等。咖啡传入日本后,原本与茶道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和果子开始和咖啡搭配,原本用来中和茶的苦味的和果子,其作用变成了中和咖啡的苦味。日本和果子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加入西方文化,是和果子融入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和果子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吸收外来点心文化的精华,并融合日本本土口味作出改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果子已经与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三)五感美学
日本的传统图形简约、典雅,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与装饰性,和果子图形主要取材于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
“和果子是五感的艺术”这个观点是日本和果子协会第二代会长黑川光朝提出的。所谓“五感”,指的是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传递四季的变化以及让人产生想吃的欲望;触觉:手触碰到和果子时的手感和品尝时的咬感;味觉:品尝和果子味道的口感;嗅觉:由米、红豆、芋头、肉桂、姜、薄荷等散发出的微妙香气;听觉:通过每种和果子的名字,感受到与其相关的和歌俳句和名胜古迹。
三、和果子文化对日本人生活的影响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成长阶段,不同阶段举行的庆祝仪式流传至今,和果子也蕴含了对此刻的美好祝愿之意,用心制作出来的和果子包含的那一份心意,也在入口那一刻得到共鸣。
在日本,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是确保孩子能健康成长的重要一天,在这一天会给亲近的人分发“三目牡丹饼”;为祈求好奶水,产妇也会在这一天吃牡丹饼。出生第七天则会宣布孩子名字,分发仙鹤饼和红豆饭,祈愿孩子平安长大。
3月3日是日本的女儿节,是为了祈求女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而进行祈愿的一个节日,当天会食用“菱饼”“雏霰”等和果子。女儿节所食用的和果子多是用白、红、绿三色制作而成,白色代表净化、长寿之意,红色代表生命力和辟邪,绿色则代表去除厄运和祈求健康。
5月5日端午节即男儿节时,有吃“柏饼”的习惯。柏直到长出新芽老叶仍然不落,被认为是子孙繁荣的象征。
此外,成人礼时,为对照顾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会分发“红白馒头”;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结婚典礼,自然也少不了和果子;招待客人要用松竹梅的干果子等;包含独属于两人特别回忆的和果子也很受欢迎……
在日本,入学、毕业、成人、结婚、庆祝长寿甚至葬礼上都可以看到和果子,在日本人的现实生活中,交际、送礼、致谢时,和果子都是首选的礼物,可见和果子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四、传承发展中国饮食文化的建议
(一)学习和果子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无论是最开始的唐果子、西洋果子还是后面的明治西式点心,都对日本和果子的产生和发展贡献了力量。从日本饮食文化的角度看,这也体现了日式点心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性。
日本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但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是全盘接受,而是立足于本国发展需要积极做出改变。日本学者岩城见一曾说,日本文化中有一种“异种杂交”的特质。在日本文化交流发展过程中,日本人不断取他国之长,并主动消化吸收,转化为本国独特的大和文化。研究和果子文化,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日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这对于发展本国饮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借鉴和果子的保护举措
和果子是日本重要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果子文化,日本设置了众多和果子课堂,让人们理解和果子,并自觉参与到和果子文化的传承中来。为了使和果子文化发扬光大,日本全国和果子协会把每年的6月16日设立为全国性的“和果子日”。同时,日本还成立国际和果子保护协会,集合众多匠人与和果子兴趣者的力量,向世界传播日本的点心文化。
自古至今,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研究日本和果子的保护举措,中国的餐饮从业者可以借鉴相关保护措施,从而更好地传承本国优秀的饮食文化。
(三)思考传统饮食的全球化发展方向
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遗产的和果子的数量正在逐步减少,如何迎合当代消费者的口味,创作出带有世界风味的和果子,是日本和果子从业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样,中餐虽然博大精深,但其“出海”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面临着口味、服务、供应链等方面的挑战。这反映出传统饮食文化存在的通用问题——如何在传承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因此,不管是日本和果子还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都要学会融合创新,让优秀的传统饮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综上,和果子作为历史悠久的和食代表之一,通过研究其发展历史,可以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路径提供借鉴,促进饮食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学习,让更多璀璨的饮食文化可以在当代迸发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贺芳麟(2001-),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