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供应链运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明确管理范围与核心内容,其次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企业在采购、供应商、物流运输与存储等环节的现存问题,最后提出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可行策略。通过明确采购目标、优化采购流程、合理选择供应商、实施精益物流管理、引入ABC分类物料存储模式等方式,能够使企业与供应商间保持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采购、运输和仓储等关键环节的管控能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预防资金浪费,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关键词:供应链;运营管理;运营能力;企业;提升策略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客户需求也不断变化,客户对产品质量与性能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使企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因此开始注重成本管理,提高自身效益。为始终保持竞争优势,许多企业联合原料供应商、分销商等,形成产品供应链条,通过强化供应链的运营管理能力,缩短交货时间,改善服务质量,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构建SAP系统、EDI系统等,使物料需求、物流动态、生产状态等信息在企业、供应商、物流企业之间高效流通与共享,全面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确保生产运营的高效开展。
一、供应链管理的范围与内容
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在于创建供应、生产、销售企业与客户间的合作关系,针对链中物流、资金、信息等进行组织协调与管控,尽可能降低内耗,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在管理中主张以客户为中心,注重主体间合作共赢,可通过供应链管理使企业运行状态得以优化,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产品运输成本等,使企业从多方面获取收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彼此间联盟与信息共享成为主流趋势,强调通过一体化的精细管理、信息技术支持,使合作伙伴及时获取有效信息,迅速反应,由此满足客户需求。供应链管理期间的主要内容包括采购、物流与库存等。从整体上看,供应链管理可分为内外两种,内部管理是在企业内创建合作机制,以MRPⅡ、TOC等理念为引导,实现集成化管理;外部管理包含供应商、物流配送管理等,与内部管理相比,对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影响更大。
二、某企业供应链运营管理现状
1.基本情况
某企业创建时间久远,发展速度较快,现已跻身于世界500强,主要从事农机制造与工程机械研发。从1985年创建以来,企业通过与世界各地农民携手合作,不断发展壮大,业务拓展到林业、农业、景观工程等领域,现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企业现有员工5000多人,共设置6个生产厂,日常物料采购、运输与存储量庞大,除了农机设备与相关零部件研发之外,为提高自身竞争力,企业创建了一支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供应链运营与管理,包括供应商挖掘、审核与维护,并配合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供应商质量控制。
2.存在问题
(1) 采购管理问题。该企业现已在国内不同城市设置6个工厂,负责农机设备与相关产品、配件的生产。在采购流程中,各类信息仍沿用传统“链式”方式传递,如纸质合同、传真等,传递时效性较差,真实度很难保证,主要表现在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因信息传递不畅,无法与供应商之间实时共享信息,导致采购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采购管理的相关绩效评估不完善,单纯考核价格指标,忽视产品质量、供应商交付情况、服务态度等多维度的评价,很容易使供应商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能力提升。
(2) 供应商管理问题。该企业未对供应商分类管理,采取一视同仁的方式,尽管此举不会占用过多现有的管理资源,但会因管理目标不明确,影响供应商管理效率,使双方很难形成有效合作关系。一般情况下,选择供应商时主要看重价格,尽管产品质量、交货期也是重要因素,但交易重点仍在价格上面,最终会在所有竞争的供应商中选择低价者合作,但此举只适用于短期合作,加上该企业采取的分散采购方式,尽管可使多家供应商参与竞争,但很难实现经济规模化,造成制造成本上升,不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3) 物流管理问题。该企业所生产的零部件类型较多,数量较大,以往采用供应、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自营物流模式,全部物流运输环节都由企业自身独立完成,对供应商的物流状态全权掌控,可随时查看货物动态。但在业务量逐渐扩大的背景下,该模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有时出现订单量、物料、库存相冲突的问题;供应商包装混乱,不同批次的货物包装不同,有时相同批次也未能做到统一包装,给后期入库、核对、货架存放等带来诸多不便,需要在物料清点环节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不利于人力成本控制。
(4) 库存管理问题。该企业仍然采用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单纯注重采购成本、仓储成本,以企业自身库存为主,缺乏供应链的整体观念。各部门相互独立,如采购部门为确保生产持续运行,希望库存量越多越好,以随时应对订单变化;而财务部希望尽量减少库存,甚至零库存,由此节约仓储成本。在目标冲突的情况下,无法从整体效能上考虑物料存储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体效率提升。为适用客户的新需求,该企业不断研发新产品,忽视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库存情况,导致新产品生产后,老产品库存剩余较多,产品升级节约的成本都被库存成本抵消了。
三、企业供应链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
1.明确采购目标,优化采购流程
该企业主要生产农机设备,零部件较多,为避免接到订单后因物料短缺而“跑单”,设定的采购目标会满足库存需求,但因缺乏针对性,忽视产品生产进度与需求,难以适应订单需求的变化。在供应链环境下,将采购目标调整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按照订单内容进行采购,由供应商直接将物料送到生产工位,使中间环节减少,节约库存中转成本,提高供应链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两种采购管理模式对比如表1所示。该企业还注重采购流程优化,引入SAP系统,将生产计划录入后,根据物料库存现状自动生成需求计划,采购人员导出订单后,发送给供应商,由供应商安排生产、运输等。为使采购操作进一步精简,还安装了EDI系统,使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信息共享,供货商可随时查询所有物料需求信息,并对未来几个月的需求准确预测,无需采购员每日导出订单给供货商,防止信息传递不畅而影响生产。供货商完成订单后,将发货信息录入EDI系统,采购人员可随时查看发货情况,如货品名称、规格、数量、到货时间、编号等,与传统采购管理相比,操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2.合理选择供应商,维护合作关系
在新的采购环境下,双方的合作关系管理需要重新审视,应从供应商选择、考核评估、关系维护等方面入手,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相处,实现供应链的稳定与长远运转,措施如下。
(1) 供应商选择。为实现经济规模化,抑制制造成本上升,该企业相同产品供货商最多不超过两家,且优选产品质量好、价格公道、信誉度高的供应商,这样不但可使零部件供应稳定,还可形成良性竞争,有助于产品价格降低和品质提升。该企业主要从事农机生产,面对的客户是朴实的农民,因此要在价格上力争最低。因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应做好三包等售后服务,这就要求选择供货商时,不但要看零部件价格,还要考虑后续维修、采购成本。对此,可采用ABC成本法,在多家询价阶段,若供应商的图纸质量要求、工期要求均能满足,则对比分析总采购成本,包括零部件运输、采购管理、库存等支出,以总采购成本最低的供应商为选择对象。
(2) 供应商评价考核。该企业的供应商数量较多,且较为分散,每家采购份额不多,导致供应商热情较低,企业的控制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加强评价与考核,制定统一的审核标准,将现有供应商分类,设置专门的采购对接人员,对供应商分析对比,联系工厂实际情况,精简优化供应商数量,使每家的额度提升,强化双方的合作意向,以更优惠的价格建立长久联系。还要设立考核指标,除价格之外,还包括综合实力、品质、物料供应速度、成本控制、合同条款履行等,制订3—5年行动计划,鼓励进步,淘汰落后,将供应商数量从原本的500家缩减到300家,使其在竞争中加强重视,不断自我改善与优化,促进供应链水平提升。
(3) 供应商关系维护。对满足企业战略的供应商进行评估,根据特征的不同分成三种类型。交易型数量最多,但交易额度较小;战略型是企业战略发展必需的供应商,数量较少;大额型是交易额巨大,但战略意义一般。对战略型、大额型供应商在总体目标、阶段性评估、信息共享等方面达成共识,并详细记录。以往供应关系管理单纯注重对供应商绩效考核,但单向评估存在一些隐患,企业难以知晓供应商的真实想法,直至双方彻底闹掰才追悔莫及。对此,可实施双向评估,赋予供应商发言权,使企业能够听到供应商的真实反馈,便于改进优化,延长双方的合作时间。
3.实施精益物流管理,合理控制成本
(1) 优化组织结构。为使物流管理能力提升,该企业应立足实际情况,改变原本采购、销售等多部门一同负责物流管理的情况,对组织结构优化改进,设置单独的物流管理部门,引入先进的精益物流管理模式,将该项工作纳入发展战略中,依靠提高物流管理效率,达到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还可引入第三方物流公司,将货物运输等相关内容外包,借助专业物流公司的运作,将该企业的产品快速运送到国际市场,节约物流环节的资金支出,促进供应链运作效率提升。
(2) 引入EDI系统。该系统可使订单信息在企业与供货商之间共享,当订单物料制作完毕后,联系指定的物流公司进行货物运输,并将物流信息录入EDI系统内,包括货物名称、规格、发货时间、数量与运输车牌号等,企业与物流公司可以随时查看、追踪相关信息。还可以采用条形码技术,供应商将物料包装后,信息录入EDI系统,自动生成条形码,这样企业、物流公司、供货商均可通过相同的条码扫描,动态跟踪货物状态,待货品到达仓库后,管理员只需用终端设备扫描即可完成接收,系统可自动录入库位信息、签收状态等,使物流与仓储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 创建成本核算程序。以整车厂为主导,将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设置在工厂四周,根据合同规定,供应商按照需求预测、生产零部件,物流公司集中提货配送,减少多次运输产生的物流成本,还可使企业实现零库存管理。在产品开发阶段,该企业与供应商对包装箱尺寸规格等信息达成共识,如图1所示。由供应商将包装信息录入系统,为物流运输提供支持,便于合理安排车辆提货,以免造成非必要的资金浪费。
图1 包装运转流程图
4.引入ABC分类模式,提高物料存储效率
在内部库存管理中,该企业的零部件类型较多,以往实施统一存储管理策略,投入许多时间与精力,管理效率较低。对此,可面向物料实施ABC分类管理法,针对不同等级的物料采取与之匹配的存储策略,促进存储效率提升。A类物料如齿轮箱、发动机等,品种占比15%~20%,价值较高;B类产品为轮圈、轮胎、散热器等,品种占比25%~30%,价值中等;C类产品为仪表、车灯、玻璃等,占比50%~60%,价值较低。A类产品的类型较少,但价值较高,仓储管理者应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因零件价值较高,可采取少量多次采购法,避免占用过多资金。B类产品类型较多,但价值中等,通常不会占用过多资金,且可选供应商较多,下单后无需投入过多时间与精力。C类产品类型较多,但价值较低,占用资金量较小,可采用大量、低频率订货法,降低人工操作成本。为降低库存成本,该企业实施新的管理模式,即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由供应商在EDI系统中随时查看产品生产情况,将所需物料发到仓库,存储费用双方共同承担。在此模式下,供应商有责任维持库存的平衡,当物料不足时及时补充,并做到统筹安排,改变以往被动收到订单的情况。在VMI模式下,可使供应商随时监控物料使用情况,由库存系统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避免造成资金浪费,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十分关键。对此,领导层应积极创建EDI系统,与供应商之间共享生产计划与库存数据,确保全过程的数据畅通;还要加强供应商考核,与优秀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构建第三方物流运输体系,与专业的物流公司合作,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采用ABC货物分类存储,根据类别、占比与价值的不同,有的放矢地存储和管理货物,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总之,通过上述措施的联合应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实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友刚,吴奕峰,蒋赵睿,等.电网企业供应链运营管理关键能力提升研究[J].现代管理,2023(3):299-304.
[2]庞笛.大数据应用对供应链管理价值提升的相关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22):64.
[3]施炜.ZY公司海工制造项目供应链运营风险控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4]刘杰.电网企业物资绿色供应链决策机制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5.
[5]刘伟华,季建华,王吉林.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管理过程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104-108.
[6]陈婧.降本增效视域下啤酒企业盈利能力提升的策略[J].商场现代化,2021(20):25-27.
作者简介:付诗尧(2003.01— ),女,汉族,辽宁营口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