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具有新时代教育价值,但目前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存在一定不足,影响大学生的劳动行为和认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先就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主要问题展开总结,并分析劳动教育体系问题出现的成因,最后从生活力视角出发,提出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能够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大力发展。
[关 键 词] 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生活力;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7-0129-04
生活力这一概念来源于陶行知教育理念,是指人在生存中需要的能力和形成的习惯,其中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健康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寻求发展能力等。从生活视角出发,大学阶段教育应培养大学生为了未来生活储备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等生活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大学生需要,是科学艺术素养、学习能力、健康生活习惯、社会适应能力等的总和。但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尚未建设完善,还存在一定不足和弊端,需要积极完善教育体系以符合培养需要。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主要问题分析
(一)教育目标不明确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让大学生掌握必备技能,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目前高校劳动教育被划分在德育教育、创业教育中,也造成劳动教育出现窄化、教育目标错误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更加倾向于技术至上、职业至上,忽略了对学生劳动精神以及价值观的引导[1]。甚至还有学校将劳动教育安排在社会实践、实习兼职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中,虽然这些活动可以作为教育的载体,但并不能达到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塑造劳动价值观的教育目的。可见劳动教育目标的模糊无法指导学校有效开展教育活动,也严重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
(二)教育活动滞后性
高校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但高校劳动教育未得到系统性设计和规划,教育活动存在滞后性问题,很多教育活动为低质化体力劳动,如大扫除、公益劳动等,缺乏时代特征,也无法培养学生劳动能力。教学活动安排仍然按照传统教育思维和理念开展,劳动教育仍然依附于其他学科或活动,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高校未能在劳动教育上投入充足的资金和资源建设,劳动教育缺乏资源和资金支持,配套设施和建设不足,也无法支持教育活动的落实。
(三)教育效果不显著
近年来受到西方不良思潮和互联网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劳动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发生变化,出现重报酬轻价值、重脑力轻体力的不良倾向,并不利于大学生个人成长。在劳动教育活动中,一些大学生追求功利性劳动,缺乏劳动责任心,只追求高收益、轻松的劳动,逐渐形成缺乏自主劳动意识,坐享其成,自私懒惰的不良行为习惯[2]。在未来的就业择业中,不切实际追求“暴富”“安逸”,都将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建设。
(四)对劳动教育重视度不高
部分高校并未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程度,并未从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时,未能认真解读教育大纲和政策文件,忽视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在综合评价中,并未重视劳动教育成果考核以及绩点评测,也影响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学生家庭中,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家长更习惯于从成绩评价子女,也主动分担子女的家庭劳动,避免家务琐事影响子女学习,让子女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最终也打消了学生劳动兴趣,不利于学生劳动技能的成长。在社会层面上,社会上重薪酬轻价值、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风气,也会影响学生价值观,影响大学生就业择业。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
从2018年提出“五育并举”后,各高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体系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劳动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也影响到劳动教育效果,影响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培养成果。高校普遍存在轻视劳动教育的情况,更强调对科研、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未能系统性展开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高校未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素养[3]。同时各个学科均飞速发展,专业知识不断完善,更新迭代,但劳动教育内容相对滞后,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由于每学期课时有限,将更多课时安排给专业课程,造成劳动教育课时不足,甚至只能融入其他学科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高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单一,为了劳动而劳动,并未发挥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价值,也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二)社会劳动教育资源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同时也对大学生劳动意识和价值观带来一定冲击,崇尚劳动价值、劳动最光荣等价值观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冲击,不良思潮和风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在后续择业就业中影响学生的行为。特别是大学生了解到网红明星高收入群体后,越来越多学生追求高薪职业,忽略他人劳动价值,建立错误的劳动观。社会层面劳动教育资源不足,未能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大学生看不到普通劳动者的价值,一味追求高薪酬的工作,功利化严重,体会不到劳动者的不易和不同岗位的劳动价值,更忽略了对精神层面价值的追求,对大学生个人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三)家庭不重视劳动教育
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有着重要影响,很多家长存在劳动教育观念落后,在家务劳动中家长没有发挥带头作用,认为孩子做家务劳动是浪费精力,会影响学习[4]。家长不具备劳动教育理念,逐渐让孩子产生依赖家长的心理,自理能力差,不利于孩子的未来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如家长在潜移默化中贬低体力劳动,可能引导孩子产生不尊重劳动人民、劳动成果、轻视体力劳动者等价值观,不利于价值观培养以及个人成长。受到家庭不重视劳动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容易将劳动单一地认定为“体力活”,缺乏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意识淡薄,使其劳动技能不足,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基于生活力视角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更新劳动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需要深入解读教育大纲以及政策文件,对劳动教育精神以及内容进行深刻解读,从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出发,转变教育观念,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建立更深刻的劳动意识。首先,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尊重学生情感以及兴趣,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教育期间感受到收获的快乐。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理解并认同劳动教育,主动发现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需要,把握好客观规律,能够从不同角度展开劳动教育,尽可能满足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需要[5]。其次,高校需要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和现代劳动价值观相连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让学生从历史和文化中了解传统劳动文化,如地域特色传统艺人、劳动发展史等文化资源,让学生从劳动变迁和发展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劳动文明需要每一位劳动者的共享和努力,添砖加瓦,才能让劳动文明长青长存。从劳动历史的变迁过渡至现代劳动教育,进入网络创新时代,职业不断发展和创新,高校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劳动文化,才能从劳动文化中吸取新思想,赋予劳动教育更高的价值。最后,将引导学生劳动价值观作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把控劳动教育定位。进入新时代后,劳动教育拥有了新的使命,对大学生劳动教育观念进行正确引导,贯彻落实与时俱进原则,能够密切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以及社会舆论,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指导,端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
(二)完善劳动教育学科规划
高校应积极推动劳动教育学科的建设,从师资团队、组织体制以及物力建设三个方面展开,在组织体制的建设上,学校需要从教育文件出发,明确各个部门中劳动教育的主要责任,建设重点学科群,安排学科领导团队,以学科点开展建设。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成立教研组,并积极发展“双师型”团队。并根据师资团队进一步规划管理体制、教师待遇以及职业培训等内容,保证师资团队以及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物力建设上应保证学校每年投入充足的经费预算,购置劳动教育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以及配置,支持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高校应围绕劳动教育学科着手建立理论知识体系,应与时俱进,用理论知识体系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劳动教育理论体系逐渐探索教育理论以及方法,形成更系统专业的知识体系,注意和多个学科的结合和衔接,形成劳动教育学科内在结构。劳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能够对教育实践和教育体系起到指导作用,把控教育的方向。并建立劳动教育学科实践活动体系,实践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根本,将活动体系划分为课堂、校园以及社会三个层次,课堂活动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提供适当指导,促进大学生深入理解劳动教育学科。校园活动则利用丰富的社团活动补充校园生活,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重要构成部分,在活动中帮助大学生积累社会劳动经验,提高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
(三)搭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题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渠道,能够直接帮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益。目前劳动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和时效性,落后于时代特征。高校建设课程体系仍然需要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让课程体系服务于劳动教育,切实帮助大学生提高生活力。首先,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高校需要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职业需求以及学生个人成长需求出发选择适合大学生的教育目标,劳动教育目标不应拘泥于生活技能训练,更需要关注大学生个人成长实际需要,着力于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品质等综合素养[6]。因此课程目标从价值观、品质、情感以及技能四个方向展开,最终共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力,培养大学生建立热爱劳动的情感,端正劳动价值观,提高其劳动技能。其次,丰富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课程内容应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在课程目标指导下,建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及专业劳育等不同内容,均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学习,循序渐进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在理论课程中能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其职业道德,建立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丰富劳动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作为实现劳动教育的桥梁,是劳动教育课程内化的必经之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调动教师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从生活实际、专业实践活动出发设计更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拓宽视野,从而得到生活力的成长。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深入探讨劳动教育核心,避免阻碍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要更加重视对自身生活力的锻造,打破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隔断,形成更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教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生活力,从自己的专业素养、言谈举止以及教育认同上感染学生,让学生更加认同劳动教育,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为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教师还需要从大学生学校生活着手,以寝室生活活动展开劳动教育,开展一系列“最美寝室”“收纳大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关注寝室生活,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活动同时融入艺术素养力、人际交往力、健康生活习惯等培养,让学生内化,转化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教师注重三位一体的活动模式,从传统发布任务并执行的模式,过渡至传授—练习—反思—优化的模式。经过对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大学生自主展开劳动教育活动,结合案例、理论知识等获得的经验,内化为自己劳动的经验,并尝试应用于实践活动中。
(五)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评价能够指导劳动教育把控时代特征,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劳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在建设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中,首先需要建立评价机制,从更多元角度评价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式。高校应设置多元性评价指标、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提高劳动教育评价的可行性。在评价环节上,要求教师、同学、家长、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劳动教育评价应贯穿于教育全程,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评价,包括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态度等方面,并采取量化方式展开过程性评价,更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进步,对学生给予正向激励和鼓励。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应设置科学而全面的评价指标,并具备对应的评价标准,能够引导大学生更加重视劳动教育成果和自我提升,能够认同劳动教育评价。可以设定劳动交往力、艺术素养力、劳动学习力、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创造性劳动、辛勤劳动、劳动知识等指标,对学生综合素养展开全面评价。
(六)建设劳动教育教学资源
社会层面上也应积极丰富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在资源层面上为劳动教育提供大力支持。在社会层面积极弘扬传统劳动精神,我国传统文化包含厚重的劳动精神,通过对传统劳动精神的传承能够唤醒大学生的劳动情感。认同劳动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和价值。社会层面上需要积极借助自媒体渠道、新媒体平台弘扬传统文化,在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层面积极建设劳动最光荣的风貌,借助网络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教育。新媒体平台能够在人工智能算法的辅助下进行推广,对广大群众进行劳动教育,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营造“劳动最光荣”“辛勤劳动”的社会风貌,赋予劳动精神新时期的内涵[7]。另一层面,更需要从社会层面上积极推动产教融合,丰富劳动教育的方法。政府部门可积极联络社会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场合,高校可以借助企业实习机会丰富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大学生在不同企业中进入不同岗位中实习,在岗位上了解不同职责职能,感受劳动创造的价值。企业能够成为劳动教育资源的补充,提供更完善的劳动教育资源和设施,可以让大学生在劳动岗位中内化劳动教育知识,提高劳动价值观以及生活力。
(七)推进家庭劳动教育衔接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更加重视营造家庭劳动氛围,主动建设劳动交流渠道,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劳动情感,并起到纠偏的作用。在家庭劳动中也能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和家长一同感受家务劳动的趣味性,能够在家庭劳动中感受快乐,逐渐养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和兴趣。家长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劳动价值观作为教育的核心,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引导和鼓励。家长要引导大学生建立自立的人格,培养其自理能力,鼓励大学生在劳动活动中挖掘自我价值,认同劳动的价值,能够感受如劳动的快乐。虽然智能家电极大地减轻了家务劳动,但家长仍然需要借助基础性家务劳动培养大学生自立人格,让大学生从家务劳动中了解进入智能时代后人力劳动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认同体力劳动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家长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勤俭节约、勤劳奋斗、创新、脚踏实地的良好品质,让学生终身受益。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劳动教育体系主要问题是由于学校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社会劳动教育资源不足、家庭不重视劳动教育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基于生活力视角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高校不断更新劳动教育教学理念,完善劳动教育学科规划,搭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劳动教育教学活动,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开展更为高效而科学的劳动教育。社会层面上也需要建设劳动教育教学资源,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大力支持。家庭层面上推进家庭劳动教育衔接,配合高校劳动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力。
参考文献:
[1]郑腾.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启示[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3,44(12):72-77.
[2]郭云珠.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重维度八大板块”劳动教育模式为例[J].新西部,2023(4):152-154.
[3]徐元龙,许翠梅,薛姣.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劳动教育体系探索[J].文教资料,2023(6):182-185.
[4]陈攀,陈春萍,刘翔.新时代高校推进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现实意义、困境与实施路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7(2):188-192.
[5]吴锡凤,曹晓飞.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观培育方法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10):235-238.
[6]杜丽楠.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22.
[7]王春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视野下的劳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2.
◎编辑 张 慧
作者简介:廖钦秋(1991—),汉族,广西贺州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酒店管理中餐与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