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河流史,一部文明史

2024-07-12 12:34:28夏厚杨陈思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9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河流文明

夏厚杨 陈思

《河流是部文明史:自然如何决定文明兴衰与人类未来》是由美国地理学家劳伦斯·C.史密斯继《2050人类大迁徙》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代表作。这是一部融汇自然与人文的书。本书从5000年前的尼罗河水位测量仪讲到现代河流遥感观测,详细阐释了河流作为一种自然力量与人文社会间错综复杂、源远流长的关联。本书包含充沛的科学论据、广博的历史引述、丰富的案例说明,涉及河流与战争、地缘政治、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内容,特别探究了大坝的修建与摧毁、河流污染与修复等热门话题,内容丰富全面,包罗万象。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到,河流在人类繁衍生活、社会多元变革、文明赓续发展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河流,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千万年来,河流永不停歇地塑造着地表环境,也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最晚于40亿年前,雨水在初生的大气中形成、降落,渗入大地、汇聚成湖。这些水经陆路流入小溪、小河、大河,再汇入新填成的大海。河流所经之地,动植物得以繁茂生长,肥沃土地得以为早期人类提供生存之本。人类依河而居,在河流冲积平原上开垦土地,原始农业开始出现。面对河流带来的便利与灾害,人类学着了解河流的变化规律,发明出一项项水利技术来最大限度地利用河流、改造河流。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沿着河流铺展开来,串珠成线,衍生出我们所熟知的人类四大古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河流在其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窥探一二。一方面,河流提供了水资源和交通方式,使早期人类的繁衍与交流成为可能。在文明发展后,河流又推动了农业、工业、贸易进程,提供新型能源,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河流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和屏障,不仅可以是国家的边界,甚至能够催生民族文化认同,河流治理也广泛牵涉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对人口迁徙、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造成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河流还塑造了人类文明艺术。河流在凡·高和雷诺阿的画作中蜿蜒,在缪尔和梭罗的著作里流淌,也在小约翰·施特劳斯和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音乐中穿行。河流,成为文化艺术创作的鲜明主题。

直到今日,河流仍旧持续不断地供养着人类文明。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河流,生命在这个星球得以孕育、人类得以生存、文明得以萌生。

在人类不断利用和改造河流的过程中,河流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思想的发展。面对世纪大洪水,东西方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进而成为当今东西方不同哲学思想的“分流之处”。矗立河岸,古代哲学家们从河流中汲取思想智慧,创立了诸多思想流派,影响至今。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提出“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的“水本源说”,成为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想。大思想家孔子,面对滔滔河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生感叹。《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成为中国人延续千年的为人处世箴言。

河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水资源,也成为人类相互争夺,甚至是掌控权力的重要资源之一。5000年前,埃及人发明了可以观测尼罗河水势的水位测量仪,其不仅可以为尼罗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预测,还成为埃及统治者掌握国家的重要“利器”之一。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以水代兵”“决堤放水”的历史悲剧也屡有发生。

为了更好地利用河流,人类发明了大坝、桥梁等水利工程设施和人工调水、河流改道等水利技术,这些水利技术的革新,又波及其他科技领域,进而促进了整个人类的科技发展。

《河流是部文明史:自然如何决定文明兴衰与人类未来》一书从运输通道、自然资本、领土疆域、生态健康以及展示权力的方式5个方面,详细阐释了河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不难发现,从城邦的创立到整个星球的探索,从领土的纷争到城市的出现,从能源的获取到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从促进合作、环保和技术的发展,再到为数十亿人营造自然空间,万千河流虽无声,但却是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

河流,中华文明的动脉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亦源于河流。河流,是中华文明赓续不断的动脉。

从鲧禹治水锻造华夏民族早期统一体,到周人引水务农浇灌出中国礼乐文明源头;从秦国到秦朝建造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水利设施一统六国却曲解“水德”二世而亡,到汉朝重新定义“水德”“与民休息”,奠定400年太平之局;从黄河、淮河、长江水域战争隔限南北,加剧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动乱,到隋唐开凿大运河,从经济上将南北深度融合为牢不可破统一体;从宋元明背靠草原、走向大海,拓展海外贸易,打开中国历史新局面,进而积极参与世界近代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到清朝被海上的敌人敲开国门,被动进入世界现代化新秩序。5000年历史风雨兼程,沧海桑田,水运与国运彼此影响,互相重塑。可以说,水运影响国运兴衰,国运制约水运荣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文明也是一种河流文明。中华文明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沿黄河相继诞生的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中华先祖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甚至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举起了举世闻名的文明圣火,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版图。

当我们展开这幅中华文明版图时不难发现,文明与河流,相伴而生、相互滋养。中华大地上的大河,不仅仅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文明之河,是中华民族的文脉所在。

由于工业化的推进,河流污染成为一大社会难题,河流修复治理成为摆在当政者面前亟待解决的政治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面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至此,遍布中国大地的河流拥有了“河长”,并得到良治善治。水清岸绿的河流再次成为人们亲水近水、融入自然的绝佳之地。

黄河保护治理,绵延数千年。从黄河上游的引黄灌溉,到下游的黄河堤防治理,再到如今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黄河跨越万里河山,依旧滋养着两岸人民,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黄河保护治理成为中国河流治理的典范,其治理成效也为国际河流组织高度评价。

河流是美丽的,其对人类的影响,远超其自然审美价值。人类依靠河流获取自然资源、交通渠道、领土疆域、健康体魄和社会权力,因而得以繁衍千年,而这种依赖至今依然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人类社会。

学会与河流和谐共生,应成为我们人类发展的永恒课题。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河流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20 22:54:59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当代陕西(2020年16期)2020-09-11 06:21:30
漫说文明
见证中华文明的甲骨文正在从高冷变得亲近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22
河流
小太阳画报(2019年4期)2019-06-11 10:29:48
流放自己的河流
散文诗(2018年20期)2018-05-06 08:03:44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