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应用探索

2024-07-12 05:50:02胡欣婷智月
中国食品 2024年12期
关键词:食品思政融合

胡欣婷 智月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公众不仅要有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更需具备判断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思政教育作为培育学生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当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推进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不仅是教育创新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深入探索了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通过教育手段提升公民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供可行策略和思路。

一、食品安全教育与

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重要意义

首先,面对多样化的食品,学生在评估食品的安全性时往往缺乏充分相关的知识,尤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保存条件等知识掌握不够。基于此,将食品安全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储备,更关键的是可以深化学生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理解,使其在生活中能够正确选择更为健康和安全的食品。这样的教育不仅触及个人健康层面,更致力于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食品安全观,使其认识到保障食品安全不只是自我保护行动,更承载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食品安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塑造和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对其人格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其次,食品安全问题的实质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层面,更深层次地关联着整个社会的公共健康和利益。通过食品安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由关注个体利益向重视社会公益转变,进而培养出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新时代人才。这不仅对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培育至关重要,也对其未来发展及培养社会贡献意识具有重要影响。

再次,深入探讨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能够使学生直接领会到食品安全事故背后的问题,从而引起反思,深刻理解个人在确保食品安全链条中的位置,提升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其明白,在保障社会公共福祉方面个人所处的位置和可发挥的作用,由此激发学生积极行动,引导其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把食品安全教育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显著提升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及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风气。学生进行学习后,可将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带回家,进而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实现“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这不仅能提高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普遍认知,还能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支撑。此外,这种教育方法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解决生活和职场中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食品安全教育与

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应用策略

(一)整合课程资源,构建融合课程体系

整合课程资源,建构跨学科课程体系,是落实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在此过程中,高校可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

1.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教育者要打破传统教学范畴,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实现两个领域知识点的有效融合。例如,教师可策划一系列项目任务,让学生深入研究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技术、法规及伦理角度多维度分析问题,使学生全面掌握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并加深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例如,设置模拟食品检测实验,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进行实操,并就相关法规和伦理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将抽象的法规和伦理原则具体化,提升理解和记忆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创建食品生产和检测的仿真流程,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亲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每个环节。这种沉浸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身操作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在模拟的情景中探索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教师也可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果,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同时,教师应构建开放的课堂讨论氛围,激励学生就食品安全与社会伦理问题展开辩论。如围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机与传统食品的对比等话题组织辩论赛或开放式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提高食品安全认知水平,同时培养其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判断力。

2.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在跨学科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中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创设了一个全方位、多视角的学习平台,学生不仅要掌握食品安全知识,还需要了解政治、法律、伦理等领域的知识,为此,高校必须创新课程规划,设置跨学科课程。例如,可鼓励食品科技与工程专业的教师携手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联合开发课程,深度整合食品技术发展与社会伦理、法规间的联系。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突破专业领域束缚,加强与其他学科学生的互动与合作,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做好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需要教育者拥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和创新的教学观念,教师应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最优方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与内容,确保课程内容既深入又广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紧密结合,是提升食品安全与思政教育整合成效的重要途径。

首先,组织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提升教育的融合效果。比如,鼓励学生参加食品安全的实地监测和相关宣传活动,引导其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在加深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理解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借助社会服务项目,将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高校应激励学生参与到社区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中,把食品安全教育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例如,通过制备宣传材料、举办知识讲座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传达给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提高公众对这一议题的认识与关注,进而推动食品安全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最后,建立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应与食品行业企业、检测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创设校外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其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深入理解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增强实操能力。

总之,借助校内外的实际操作、社会服务项目、实践基地建设等多元化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和社会责任感,促进食品安全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育具备综合素养的食品安全管理人才打下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打造优质师资阵容,对深化食品安全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必须增强教师队伍的教育与专业素质,推动教学品质的全面提升。

首先,开展周期性专业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高校应邀请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定期进校举办专题讲座与研讨活动,使教师有机会零距离感受学科前沿知识,扩展教师的学术视野,点燃其对知识探索与创新思考的热情。培训内容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还应覆盖教育技巧与策略,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以促进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其次,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力。高校应设立教育成果奖、优秀案例奖等奖项,对教师在食品安全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的杰出贡献予以认可与奖励。这不仅彰显了对教师努力和成就的尊重,更是激励其持续探索和创新的强大动力,促使教师更积极地投身于教育实践,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后,高校还应关注教师的职业成长与发展,为其提供学习进修、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的机会。通过参加此类活动,教师不仅能在专业领域持续进步,也能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实现职业生涯的全方位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定期的专业培训、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以及关注教师职业发展等措施,高校可培养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专业能力强、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师队伍,为食品安全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进而持续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综上,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不单关乎个人健康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将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已成为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不过,实现食品安全与思政教育的有效整合,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创新的复杂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全面参与与支持。未来的实践活动中,应关注更加精细的教育策略、更深入的教育内容,以及更广泛的教育影响,真正构建起一个全民关注食品安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健康社会环境。

作者简介:胡欣婷(199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智月(1995-),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食品思政融合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00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食品造假必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