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科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 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毛细血管”,也是群众感知基层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温度的“神经末梢”。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我们党初心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 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也是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促进共建共享,塑造党建引领的“思想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各项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机制,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这也是站稳人民立场、践行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县乡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 必须以基层党建示范为抓手,建强党建服务中心、党建服务站,为群众搭建起集交流学习、志愿服务、民主议事、典型示范于一体的平台,激发基层党建红色动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联系制度,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深化党群联动,全力打造基层治理“党建”新模式。创新构建“五治融合”工作保障机制,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抓好法治保障,打破基层治理的“瓶颈障碍”。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法治建设重在基层,基层治理的有序推进离不开法治助力。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用好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的文化阵地,通过普法讲座、入户送法、发放法治资料等方式开展常态化普法活动,搭建群众学法平台,引导村民知法、守法、懂法、用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要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培育基层“法律明白人”,吸纳有法律基础的基层干部和群众担任基层治理的法律“引导员”、法治“宣传员”,提供便民化的法律援助。要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明晰“遵法守法”的价值取向,厘清“执法司法”的路径选择,树牢“懂法用法”的法治理念,引导基层群众有序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推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将法治观念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加快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依法治理体系,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弘扬社会正气, 播撒以德教化的“春风细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确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秩序,德育作用在于引导社会自觉遵守公序良俗,德治浸润人心蕴藏着基层治理的柔性智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一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宣讲员,用群众听得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政策宣传进村入户、乡风民俗深入人心、村规民约人人遵守、邻里关爱蔚然成风,形成全社会讲道德、重修养、促和谐的良好氛围。要深入挖掘德治资源,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发挥乡贤教化作用,弘扬正确的义利观和价值观, 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为基层治理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阵地,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比活动,选树典型模范,营造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增强自治意识,激活群众自治的“组织细胞”。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直接形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和重要特征, 自治是基层治理中最具活力的手段。要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有序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拓宽群众自治渠道,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水平。要建强自治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其全面领导乡村治理的能力,发挥好“议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组织作用,及时为民纾难解困。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集体经济等组织参与乡村治理, 不断丰富“一事一议”“村民议事会”等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形式。要创新自治活动,常态化开展代办、帮办等服务,因地制宜探索网格化服务,鼓励开展民情恳谈、纠纷调解、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为基层自治献计献言,注入源头活水。
强化智治支撑,畅通农村服务的“神经末梢”。智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朝着精准化、精细化、智慧化方向发展,能够有效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要健全完善“数字政府”系统架构,创新研发数字化社会治理平台, 构建起县、乡镇、村(社区)、网格员四级纵向贯通、各部门之间横向联通的社会治理信息化网络,以“智慧+”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效率。要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实现群众“线上”点单提诉求、政府“线下”服务马上办、乡村事务服务“零距离”。要健全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完善落实检调、警调、诉调对接机制,积极构建政府、社会和专业力量共同参与的矛盾风险“大调解”体系,抓实抓细源头治理、风险防控、社会治安等关键环节,有效解决基层矛盾。要聚力打造社会治理指挥云平台,实现“信息全掌握、管理无缝隙、服务无遗漏、问题早解决”。
基层治,天下安。持续深化并常态化开展主动创稳, 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 持续健全“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走好中国特色乡村善治之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总抓手,坚持“五治融合”协同发力,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构建党建领安、法治保安、德治筑安、自治固安、智治促安“五安”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