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建设研究

2024-07-12 04:40:02叶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7期
关键词:学分课程体系理论

[摘           要]  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基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课程理论、衔接理论、人才培养理论等视角,系统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内容,围绕衔接培养模式构建、衔接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创新、学分互认机制建立等开展了实践探索,并从组织管理、师资建设、质量监控等层面提出保障建议,以期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衔接;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7-0077-04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起点,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面临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理论实践训练失衡等诸多问题,培养质量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优化中高本课程衔接,打通人才成长通道,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紧迫任务。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的重任,然而,当前人才培养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要求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比例失衡,学前教育理念更新滞后,师资队伍“双师型”特征不鲜明,校企合作机制有待深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所欠缺。种种问题导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改革任重道远,唯有直面问题,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积极探索,才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前教育事业输送优质人才。

二、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是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的重要理论基石。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整合性的原则,构建涵盖通识教育、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等模块的课程体系[1]。同时,课程内容选择应紧密对接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突出学前儿童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此外,课程实施应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要立足课程理论,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打造纵向递进、横向贯通的课程结构,实现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有机统一。

(二)衔接理论

衔接理论为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框架。衔接是指不同学段、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有序对接。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应遵循继承性与递进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考虑中职阶段与高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要保证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衔接,又要体现本科阶段知识的拓展性和研究性。同时,衔接过程中要处理好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中高本衔接还需要制度保障,通过学分互认、交流学习等措施促进资源共享和学习成果认证。系统的衔接设计能够实现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互补与贯通,促进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三)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直接指导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的价值取向和实施路径。培养理论强调以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学前教育学科特点,注重师德、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中高本衔接中,要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3+2”或“3+4”等培养模式下,要发挥本科教育的学科优势,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深入化学习。此外,培养理论还指出教师发展的连续性,为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三、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的内容

(一)培养目标的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中职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为职业生涯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高职阶段重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学前教育教师,而本科阶段则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师资。在衔接过程中,要以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明确中高本阶段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既体现递进关系又突出各自特色。同时,培养目标的衔接要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同向同行,顺应学前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新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园共育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此外,衔接中还应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二)课程设置的衔接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要立足人才培养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课程内容。高职阶段应重视与中职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课程衔接,强化保教实践能力训练。本科阶段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科视野,开设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政策法规等高阶课程,提升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加强课程的前瞻性和综合性,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在课程体系衔接中,重视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配比,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促进知行合一[2]。此外,还需建立课程共享与学分互认机制,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在中高本院校间的流动,实现课程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为灵活的选择空间。

(三)教学内容的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要着眼于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构建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知识架构。中职阶段、高职阶段应聚焦学前儿童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点讲授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专业基础理论,兼顾美术、音乐、舞蹈等技能训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科阶段要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度拓宽学科视野,加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幼教史等课程的学习力度,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同时,教学内容衔接要把握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动向,及时吸纳学科前沿理论与实践经验,引导学生掌握家园共育、融合教育等新理念、新趋势。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把握难易程度,避免内容重复或跳跃。

(四)实践教学的衔接

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中应予以高度重视。高职阶段实践教学重在锻炼学生的基本功,通过见实习、模拟实训、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一线保教能力。本科阶段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内涵,深化教育见习、保教实习和教育研习活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教研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同时,实践教学衔接要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强中高本实践指导教师的协同,引导学生在生成性课程、主题活动设计等方面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形式上,鼓励中高本院校与优质学前教育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建专业化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3]。此外,实践教学衔接还要重视师范生职业道德养成,将教师职业理念、职业行为规范等内容纳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教育信念、锤炼教学技能,提升职业认同感和专业幸福感。中高本实践教学相互配合,循序渐进,最终实现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师德与智慧等方面的均衡发展,为其成长为学前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奠定坚实基础。

(五)学分互认的衔接

学分互认是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通过学分互认,可以促进中高本培养过程的紧密衔接,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成长通道。具体而言,学分互认应遵循“专业相近、内容相通、学时相当、难度相似”的原则,在中高本院校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分转换机制。一方面,高职阶段修读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等课程可以申请转换为本科阶段相应课程的学分,避免内容重复学习,缩短学习年限;另一方面,鼓励中高本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大纲设计等环节加强沟通与协作,明确学分互认的课程范围、审核流程和管理办法,保障学分转换的规范性和公平性。同时,学分互认衔接要与弹性学分制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课自由,促进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拓宽学生视野和能力边界。在学分互认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完善学业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学习指导和生涯规划服务。学分互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高本院校在政策、资源、管理等层面形成合力,共同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成长搭建“立交桥”,畅通“阶梯路”,提供成长助力,造就一批视野开阔、专业过硬、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

四、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的实践探索

(一)探索“3+2+4”或“3+2+2”衔接培养模式

“3+2”模式即学生在中职阶段完成三年学习后,通过考核选拔进入高职阶段学习两年,最终获得专科学历。“3+4”模式则是在高职三年学习基础上,直接衔接本科四年学习,累计学习年限为七年。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贯通培养可以积极探索“3+2+4”或“3+2+2”培养模式,既保证了不同层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实现了有机衔接,是一种弹性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具体实施中,中职阶段要重点夯实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基础,高职阶段重点强化一线保教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本科阶段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中高本院校要加强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

在政策保障上,要建立健全“3+2+4”或“3+2+2”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完善学生选拔、学分互认、学籍管理等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此外,要加强与学前教育机构的紧密合作,共建专业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践平台。高职与本科院校协同发力,通过衔接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成才“快车道”,拓宽发展路径,培养一批视野开阔、学识深厚、专业过硬的高素质学前教育教师,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开发衔接课程,加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衔接课程是指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专门为实现高职与本科培养的有机衔接而开发设计的课程。其突出特点是聚焦学前教育专业发展需求,兼顾高职和本科教育特点,体现知识的系统性、阶段性和递进性。

具体而言,衔接课程的开发要坚持需求导向,以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甄选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上,要处理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既体现宽口径又突出专业特色。同时,衔接课程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科学拟定教学目标,合理把握课程难度,避免内容重复或断层。在课程形态上,鼓励开发模块化、系列化的课程群,促进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提升课程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在教学实施中,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习效率[4]。基于衔接课程建设,中高本院校要协同构建纵向贯通、横向统整的立体化课程体系。纵向上,突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递进关系,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学习;横向上,注重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调配置,促进学科基础与专业能力的融会贯通。

(三)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必须积极探索启发式、参与式、情境式等多元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中做、做中学”中掌握理论精髓,提升专业素养。同时,要营造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在实践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前教育实际,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工作坊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理论、应用理论、反思理论,提升实践能力。此外,鼓励中高本院校与学前教育机构协同开展教研活动,共同研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话。为保障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院校要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的实训室和微格教室,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平台。同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打造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

(四)建立学分互认与转换机制

学分互认与转换突出优势在于打通中高本人才培养的“断头路”,为学生提供多元成长通道,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效益。在学分互认与转换机制的构建中,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标准,明确课程对应关系、学分折算方式、学习量计算办法等,确保学分转换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学分认定流程,成立专门的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审核学生提交的学分认定申请,组织课程考核,出具学分认定结果,并存入学生学习档案。再次,要加强学分认定的全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完善学分认定的申诉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确保学分互认与转换工作的有序推进,高职与本科院校要加强政策协调,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组织实施等方面加强沟通,形成育人共识。

同时,加大学分制管理改革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成长路径,促进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此外,学分互认与转换工作还要注重学生发展指导,完善学业导师制度,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业,提高学习效率。

五、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首先,中高本院校要成立专门的课程衔接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学生处、教学督导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5]。领导小组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课程衔接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衔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其次,要制定完善的课程衔接管理办法,明确课程衔接的目标任务、工作职责、运行流程、考核评价等,为课程衔接提供制度遵循。再次,要建立健全课程衔接的质量保障机制,定期开展课程衔接工作督查,对课程衔接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课程衔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要搭建课程衔接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中高本院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提高课程衔接的效率和精准度。此外,中高本院校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为课程衔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素养,又要具有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能够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在教学团队建设中,首先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确定专兼职教师比例,引进和培养一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骨干教师。其次,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国内外访学、挂职锻炼、教学研讨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实践能力提升。再次,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同时,要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邀请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兼职导师,指导学生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加强教学团队的学术交流与协作,组建跨学科、跨院校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开展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事关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从培养目标、师资条件、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践教学等方面,明确质量要求和评价指标,为质量监控提供依据。其次,要建立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和社会评教,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状况。再次,要完善教学质量反馈与改进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质量改进闭环。同时,要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开展听课、巡课、查课等教学检查,强化教学运行的常态监管,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此外,加大教学质量考核力度,将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聘等挂钩,调动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结束语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校校协同、产教融合、多方联动。高职与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为课程体系衔接提供制度保障;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过程监控,完善评价反馈机制,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内涵式发展。唯有如此,方能培养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冷雪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反思[J].科技风,2023(32):50-52.

[2]张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逻辑和策略构建[J].文教资料,2023(14):121-125.

[3]赖秋香,黄健萍.“专升本”模式下的高职、应用本科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23(11):158-161.

[4]马华.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议[J].江苏教育,2022(76):58-61,80.

[5]张晓茹.高职学前教育类专业融合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论坛,2022(6):54-58.

◎编辑 尹 军

①基金项目:2022年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学前教育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建设研究”(课题编号:TX2022005)。

作者简介:叶丹(1979—),女,汉族,福建泉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学分课程体系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学分美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