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锴
摘要:基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构建了5个维度的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TOPSIS法对我国2013—2020年省域乡村振兴水平进行测算,进而使用Dagum基尼系数法对乡村振兴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中国乡村振兴整体水平和5个子维度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提升明显;我国省域乡村振兴水平差异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差异主要源于地区间差异,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差异明显。
关键词:乡村振兴;指标体系;CRITIC-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中国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更在于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准确把握乡村发展现状,建立科学可行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我国各省份及区域的乡村振兴水平,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地区优势与短板,为各地科学行政、精准施策提供借鉴与依据。
1 乡村振兴水平测度
1.1 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相关研究并充分吸收相关专家学者的建议[1-3],
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与科学性,选择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共16个二级指标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指标数据分别来自《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对于个别年份缺失的数据,参考临近年份数据进行线性补齐。在方法选择上,考虑到乡村振兴评价各指标间存在较强相关性,采用 CRITIC-TOPSIS 方法进行乡村振兴水平测算。
1.2 测算结果分析
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如表1所示,2013—2020年
31省市的乡村振兴综合水平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乡村振兴综合水平主要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状态。在变化趋势上,各地区变化大致相似,5个维度的指数均呈现波动式增长;从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始,各地的乡村振兴水平均有明显提升,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再次产生了一定的回落。
2 乡村振兴水平差异分析
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将全国四大地区的乡村振兴水平差异分解为区域内差异Gw、区域间净差异Gnb和区域间超变密度Gt三部分,并分成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距三部分对计算结果进
行分析。
2.1 总体差异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总体基尼系数呈逐年降低趋势,在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变化尤其明显,如表3所示。我国乡村发展的差异度主要来自区域间差距,2013年区域内差异Gw相较2020年变化不大,而区域间净差异降幅明显,超变密度差异由0.006上升至0.010。由此可见,我国四大地区之间的乡村发展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2.2 区域内差异
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差异大致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的状态。如图1所示,在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前,四大区域的基尼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后东部及中部地区基尼系数开始明显下降,但2020年重新回升;西部地区基尼系数变化不明显,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东北地区的基尼指数发生了较大的波动,2019年大幅上升后2020年下降至0.02左右,与2017、2018年水平大致持平。可以发现,我国乡村振兴水平的区域内基尼系数波动较大,从长时期看,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均呈现略有增长的趋势,说明区域内乡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2.3 区域间差距
为了更好地分析各大地区乡村振兴水平的差异程度,将四大地区两两配对互相比较,计算相互之间的基尼系数,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综合来看,东部、中部、东北地区三者之间的基尼系数都处于相对低位,西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基尼系数则都处于相对高位,说明西部与其他地区的乡村发展差距尤其明显。从基尼系数变化情况来看,虽然东部乡村振兴虽然长期保持最高水平,但西部、东部、东北地区也在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根据以上测算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乡村发展水平在2013—2020年间有着明显的提升,在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后增幅尤为明显,8年研究期内大致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发展情况。(2)Dagum基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2013—2018年
全国乡村振兴水平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从基尼系数贡献率看,我国乡村发展的差异度主要来自区域间差距,地区内乡村发展变化较小,地区间乡村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从地区内基尼系数对比看,各地区内部基尼系数变化波动较大,东北地区基尼系数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西部基尼系数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从区域间基尼系数看,区域间基尼系数略有下降的趋势,其中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最大。
3.2 建议
综上,本文提出以下3点建议:(1)坚定不移发展生产力。农业依然是乡村的重要产业,也是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注重农业产业安全,发展多元化农村产业。(2)在乡村居民物质文明不断提升的同时,注重基层组织、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建设。乡村基层组织要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引领作用,团结基层群众共同投入乡村振兴事业中;在文化方面,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方面,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对于全国各地乡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积极促进区域乡村振兴高水平协调发展。区域内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发挥带动作用,引导帮扶落后地区进行交流合作、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 贾晋,李雪峰,申云.乡村振兴战略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8(11):70-82.
[2] 吴儒练.省域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集聚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3,39(4):59-64.
[3] 张挺,李闽榕,徐艳梅.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8,34(8):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