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升
摘要:小麦是我国最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为悠久的种植历史。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对粮食产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想实现优质、高产、无病害的目标,需对每一个栽培细节进行细化,并建立符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统一种植体系。本文将结合实际详细探讨优质小麦种植技术要点、推广策略以及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优质小麦;种植技术;病害防治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具有较为特殊的地位,虽然经济效益难以与高附加值产业相提并论,但一旦粮食安全遭受威胁,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小麦种植产业理应得到重视。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先进优质小麦种植技术。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要详细分析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实现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双向进步。
1 优质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1.1 科学选种
曲阜市隶属于我国山东省,由济宁市代管,位于我国华东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充足,光照强度较大,因此适合大规模种植小麦。在2023年,曲阜全市共种植小麦接近3.13万hm2,其中鲁原502、泰农18、济麦22、太麦198、岱麦366等
品种十分受到农户的青睐,平均亩穗数接近39万,预计总产量超过22万t。在选择小麦种子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品种,所选小麦应具备较强的抗逆性与抗病虫害能力,此外,抗旱与抗寒能力也十分关键,要经过长时间检验的本地化品种,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
如今被广泛种植的强筋小麦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即使在较为干旱的地区也能茁壮生长,值得大力推广。此外,如果种植土壤存在肥力不足、营养成分短缺等问题,可选择抗旱性、耐贫瘠性较强的品种;如果种植地块的土壤肥力充足,选择小麦品种时应更注重抗倒伏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增产潜力。农户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预防方案,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最大程度上规避减产、绝产威胁;如果小麦种植地区属于重热风区域,农户应选择生长发育成熟快、抗早衰的品种,在降雨量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的生长发育需求得到了满足,促进其成活率的提升[1]。
1.2 整地处理
在选种工作结束后,需认真开展整地工作。具体而言,种植人员应充分了解曲阜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农业环境,包括与其他地区的气候差异。为丰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助力小麦的生长发育,农户应深耕土地,以此改变土壤内部结构,丰富其微量元素含量。在种植优质小麦过程中,切忌在同一块耕地上反复种植,避免土壤肥力过度流失,使得小麦受到病虫害威胁而大规模减产,农户的经济效益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此,需确保小麦出苗的齐整程度,促进种植产量的提升。种植户应积极学习并熟练掌握先进的施肥技术,施肥节点要选在深耕整地之前,施加有机肥、碳酸钙、碳酸二铵等。整地深度通常为25~30 cm。在土壤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整地,确保土壤的肥力能够满足优质小麦的种
植需求。
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就是土壤的品质,农户应选择富含营养成分以及水分的土壤作为小麦种植地块,以此促进其生长发育。地势平坦地区应当作为第一选择,种植地块的通风性以及排水能力都很重要,其中,最为适合小麦生长发育的土壤为沙性土壤。为了对土壤的肥力加以养护,在栽培小麦时应采取轮作方式,确保养分与水分充足的基础上,还可避免小麦种子被土壤中的细菌所侵害,最大化规避病害威胁。如果种植地块的土壤营养成分和水分不足以维持小麦正常的生长发育需求,农户在耕种之前应进行深耕整地,使土壤结构变得疏松,恢复其肥力。并且还要加强水分渗透力度,以此确保土壤条件能够满足种植要求。除此之外,如果发现土壤缺少营养成分,农户应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肥料组成成分以磷、钾、氮为主,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对化肥比例进行合理搭配,最终实现改善恶劣土壤环境的目标,为小麦的优质、高产提供保障。
1.3 正式播种
播种工作是整个小麦种植流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理应得到重视。为提升小麦的品质,保证其产量,应选择最为合适的种植技术,农户需挑选合适时间开展优质小麦种植工作,以此提高其抗病、抗冻水平。与此同时,农户应更加注重小麦的育苗以及施肥,最大程度上提升幼苗的成活率。一旦小麦的播种时间节点过于提前,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周期迟缓的问题,最终导致在本该进行收割的成熟期无法收获,错过最佳时机,小麦根部发生不可逆的老化情况,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并且该时期的小麦极其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最终给农户带来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农户需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选定最为适宜的种植时间节点。在小麦种子播种过程中,需对播种的地下深度加以控制,如果深入地下过多,可能会导致无法出苗的问题,影响小麦的出苗率;如果播种深度不足,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养分与水分不够,最终导致幼苗的出苗率断崖式下跌[2]。
在对小麦种植密度进行确定过程中,农户应对小麦品种特点、播种环境、田间管理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通常情况而言,小麦的播种密度为110~130 kg/km2,如果密度过小,就会对耕地资源造成浪费,土地利用率不高,进而影响其抗倒伏能力,最终造成小麦减产乃至绝产;如果密度过大,就会导致每株小麦所能吸收的阳光和水分减少,进而对其千穗重量和穗数造成负面影响。传统的种植宽度一般不超过25 cm,据权威研究表明,当宽度为20 cm左右时,小麦的种植穗数最高。由于小麦的播种深度不同,因此可分为2种形式。一旦种子的播种深度较大,就会加大对水分和养分需求量,加大了培育壮苗工作的难度,需时刻注意。
1.4 麦田管理
在小麦播种工作完毕后,农户要重视对麦田的有效管理。通常情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越冬、春季、生长期。阶段不同,管理要点也不尽相同。越冬期需多加注意小麦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解决缺苗问题。等到小麦进入生长期,就需将水肥管理工作提上日程,根据麦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对补水量进行适当调整,提升田间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在小麦出苗完毕后,农户应将工作重心放在麦田管理上,仔细检查小麦的出苗状况,如果发现问题,须立即展开应对措施;如果出苗后的小麦幼苗颜色发黄或者营养成分不足,可根据实际的生长发育情况对其进行施肥,确保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拥有充足的养分。控制好小麦的生长周期使其发育速度一致十分重要,并且合理地应用农业技术来促进小麦产量以及品质的提升。在每一个阶段,小麦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充足的养分,种植户应选择适当的时机施肥,尤其要注意小麦的拔节期以及抽穗期,以此促进产量的提高。此外,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应对其进行定期灌溉,在施肥之前做好灌溉幼苗的准备,但是需注意避免灌溉过量而导致小麦幼苗被淹死。
1.5 机械化种植
为将先进农业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为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应用,政府相关部门可制定机械化精确操作章程,例如精确播种、施工以及施肥等,以此提高水资源、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在完善机械设备操控步骤过程中,提高农用机械的运行效率,可有效降低农民的劳作强度,并且加大自动化技术投入力度,上述方法能确保基层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的稳步提升。例如通过运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促进劳作效率的提升,确保小麦种植密度恰好适中,避免重复操作,更加节约农户的精力[3]。
2 优质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2.1 推广先进农用机械
在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推广先进农用机械有助于完善本地产业结构,对于小麦种植现代化发展而言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现阶段,我国的基层农业机械化普及率正在不断攀升,但是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曲阜市的实际地形特点、农业分布基本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用机械推广方案,为本地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机械操作指导,与之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本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严格遵循为民服务的工作精神,对全新的发展路线和政策扶持条款进行梳理与分析,合理分配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实现现存农用机械设备体系的更新迭代。还应加大对符合当地耕地条件的机械设备的推广力度,使得农民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对优质小麦种植的意义。可组织专业人员对能耗高、使用寿命短、环境污染大的农业机械进行统一回收,并且进行无害化处理,全部置换成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设备,以此促进本地小麦种植机械化覆盖率的提升[4]。
2.2 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经营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进行创新已是势在必行,有助于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实践经验,并且通过农户进行大范围传播。传统的农业技术传播机制通常以政府行政干预为主,现如今转变成了经济调节和市场推广行为,将农业技术推广以及沟通农民的价值最大程度上体现出来。除此之外,还应选择更加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小麦种植技术推广模式,充分了解种植人员的意愿,以此全面提升先进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效果,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研发水准、技术推广体系以及农业生产实践能力的差距,确保农业科技成果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
政府相关部门需制定出合理的农业技术人才选拔制度,只有满足当代农业发展需求,才能激发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确保先进技术的推广效果。在优质小麦种植技术实践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本地技术骨干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其知识储备,对优秀人才进行嘉奖,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使技术人员能够在日后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优质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威胁是造成减产乃至绝收的主要原因,需时刻提防。主要防控手段有定期监测、田间调研、病害预警等。一旦出现病虫害威胁,农户应立即做出反应,根据其发生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此外,降水过多也会给害虫的繁殖带来有利条件,因此需推广绿色、无害化防控技术,降低使用化学农药的频率,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污染,结合曲阜地区的天气情况做好病虫害防控预案。幼苗时期的小麦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弱,需加以重视,如果防控工作不到位,田间就会出现小麦幼苗大面积缺失的问题,进而造成减产甚至绝产。针对主要病害应采取综合防控,充分发挥抗病品种的优势,通过对优质小麦种植技术的合理应用,防患于未然,实现小麦种植的高产、优质。
3.1 农业防控
近年来,农业防控技术十分受到农户的青睐。在小麦种植中,技术人员需详细分析小麦品种与土壤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对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排查小麦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种类。相较于其他病虫害防治技术而言,农业防控手段具有成本低廉、无污染的优势,在预防和治疗病虫害发生方面十分有效,可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种植优质小麦过程中,农户可通过包衣处理种子的方式,对纹枯病以及黑穗病进行有效预防。应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把控好播种日期以及播种密度。同时,应定期查看田间杂草和土壤情况,清除杂草,避免小麦生存空间被压缩。第二,要定期翻耕土壤,可将土壤中的水分、温度以及肥力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也可抑制病原体及害虫幼虫的传播。运用农业防控措施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性绿色发展理念[5]。
3.2 物理防控
为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破坏,物理防控措施也应被列入备选名单之中。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可使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等方式规避害虫威胁。随着农业科技的高速,推动小麦种植现代化进程已成为业界全体人士的共识,为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需具体分析目前发展状况,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物理防控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仅能减少农户的防治成本,还能降低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用量,避免产生抗药性,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可先采用农业方法测试出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实现精准防控,推动整个小麦种植业朝着平稳、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小麦的品质也更加优良,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使得本地的小麦品种更具市场竞争力。
4 结论
优质小麦的种植工作系统性较强,农户应充分考虑小麦的生长规律,在播种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最终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既定目标。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合适的宣传手段使得农户能够充分认识到应用先进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并选择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种植技术进行大范围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作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海威.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2):180-182.
[2] 李安妮,王勇.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汶上县小麦种植中的应用原则与推广策略[J].种子科技,2023,41(23):49-51.
[3] 李洁银.山东乐平铺镇小麦绿色种植技术及推广[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12):130-132.
[4] 杨坤,付春香.农业现代化下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1):178-180.
[5] 玛丽亚木·依明,吴多瑛.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小麦种植田间管理与技术推广[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3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