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玲 何沛芸
【摘 要】 学术志趣作为当代博士生多元学术职业使命的内涵性力量,深受“学术”和“市场”两种不同培养目标定位的影响。研究采用2022年Nature全球研究生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注重学术能力培养,满足求真旨趣”的“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更能提高学术志趣,而“注重通用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则更有助于抑制学术志趣消退。聚类分组后发现,相比于其他类型培养目标,由“高学术”和“高市场”组合而成的“融合一体化型”培养目标更有利于维持或激发“以学术为志业”的志趣追求。此外,伴随高“市场化”培养目标的出现,仅导师支持对抑制学术志趣消退有积极效应;而组织支持只能在低“市场化”培养目标下对学术志趣变化产生影响。鉴于此,培养单位应遵循从“理论建构”到“实践体认”的培养逻辑,坚守“抱朴守真”的学术本位,注重“融入式”指导与训练,为激发博士生学术志趣建立良好的产学研支持体系。
【关键词】 培养目标;学术志趣;博士生;学术导向;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06-0017-08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24.06.003
【作者简介】 朱德玲(1993—),女,安徽铜陵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何沛芸(1997—),男,四川南充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通讯作者)。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斯·韦伯在《以学术为志业》的演讲中强调了学术志趣之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热情和志向是产生科学灵感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种被所有局外人讥笑的少有的痴迷和狂热,就不会将从事学术研究作为使命[1]。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学术志趣同样也被认为是成为学术人必备的核心要素,因此,为了更好激发学术志趣,早期博士生教育强调培养以“为学术而学术”为原动力、以生产“纯粹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接班人”。在“学术导向”的培养目标定位下,大部分人认为博士生毕业后应选择作为“线性管道”的学术职业,而非选择作为“管道泄露”的非学术职业[2]。然而,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和学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博士毕业生涌向政府、企业等非学术领域已成为新的国际趋势,博士生培养目标也开始围绕满足社会需求而逐渐聚焦于培养“多才多艺者”(Versatile Experts)(所谓“多才多艺者”是指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为非传统学术职业做好准备的博士毕业生[3])。从“学术接班人”到“多才多艺者”,博士生教育“从大学到教职”的线性管道逐渐被瓦解,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学术逻辑逐渐被“强调知识应用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市场逻辑所替代。
伴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和供需进一步失衡,“工具理性”逐渐取代“价值理性”使得“以学术为业”的志趣追求持续解耦,一些博士生即使在入学时具有强烈学术动机,最后也丧失了对“以学术为业”的志趣追求,更有甚者选择直接放弃学术职业。有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国家博士毕业生从事非学术职业的比例已超过60%[4];在中国,从事非学术职业的博士毕业生也高达44.2%[5],尤其是非人文学科博士毕业生,其从事学术职业的比例更是下降了0.8%~8.4%[6]。在如此令人忧虑的现实下,我们亟须思考:培养目标定位是否会影响博士生的学术志趣变化,不同类型的培养目标是否对博士生的学术志趣变化具有异质影响,以及在不同类型的培养目标下哪些因素对于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将基于2022年Nature全球研究生调查数据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二、文献综述
(一)“学术”抑或“市场”: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两种导向
作为高等教育活动中心的学术活动,既是研究者的生命也是博士生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传统的“学术”培养目标定位下,博士生教育主张坚持“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科为载体”的高深知识生产,注重专业发展并以“学术接班人”为培养目标。可以说,此类培养模式下的“学术导向”既是激发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内驱力,也是学术活动的核心。
然而伴随知识生产模式1转向知识模式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训练逐渐成为雇主共同关注和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7],如表1所示,与传统的学术活动相比,学术资本主义时代的学术活动在中心、评价方式、目的、任务、方式、奖励准则上都发生了变化,大学知识生产也更倾向于依据“效率原则”与“实用原则”等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这就导致了博士生培养目标从以培养“学术接班人”为目的转向满足社会需要的“多才多艺者”。
在“学术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影响下,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被一分为二地看待,以“学术”为主导的培养目标定位强调的是“书香门第式”的知识生产情境,注重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因此,只有获得开启并胜任学术职业所需的核心技能与素养方能实现“以学术为志业”的学术追求,其核心技能与素养主要包括独立研究能力、分析与思考的能力等[9]。以“市场”为主导的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则强调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提供的是“学以致用式”的知识应用情境,注重博士生职业发展能力、管理能力、项目应用能力、商业与技术发展能力、领导能力等通用能力的培养[10]。
(二)博士生学术志趣及其影响因素
学术志趣内涵较为丰富,是一个融合了学术兴趣与学术志向的综合概念,具体是指个体在学术上有志向且发自内心地想要献身学术[11]。学术志趣类似于韦伯所谓“内心受天职召唤”的精神内涵,不仅是博士生坚持学术职业取向的内在源泉,更是其持续学术创新的不竭动力。那么,什么样的因素有助于博士生学术志趣的激发?既有研究虽将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指向分为“学术”与“市场”,但往往聚焦于“学术”或“市场”某一培养定位指向或具体维度对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影响,尚未整合和对比两种培养目标定位的作用,更未揭示出两者组合交叉所构成的不同类型培养目标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影响。此外,已有研究也尚未展现出在不同类型培养目标下何种因素更有利于激发博士生学术志趣或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鉴于此,本研究利用2022年“Nature全球研究生调查”数据,从“学术”与“市场”这一培养定位的视角切入,探讨与识别何种培养目标更有利于维持或提升博士生学术志趣,并呈现“导师支持”和“组织支持”在不同类型培养目标下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异质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数据
本研究采用2022年“Nature全球研究生调查”的数据,其样本涵盖3252个研究生样本。该调查旨在刻画全球研究生群体在学习动机、学习经历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选择倾向等方面的发展趋势。由于本研究关注的是博士生群体的培养目标定位、学术志趣、导师支持和组织支持等因素,故仅保留博士生调查样本,在对所涉变量的缺失值、异常值作剔除处理,并删去了博士生样本量低于20的国家,最终获得1057个有效样本。
(二)变量选取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借鉴王倩、蒋贵友对学术志趣变化的指标测量,本研究将“与你开始攻读博士课程相比,现在从事研究的可能有多大?”的回答作为衡量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依据,将“有点可能”“非常有可能”归为“学术志趣增长”,将“同样可能”归为“学术志趣不变”,将“不大可能”和“有点不大可能”归为“学术志趣消退”[12]。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学术志趣消退的占38.03%,学术志趣不变的占31.98%,学术志趣增长的占29.99%。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导师支持与组织支持。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将依据Nature调查问卷中“培养单位在以下学术活动中对博士生能力培养程度如何?”这一问题的回答来衡量。其中,“学术导向”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博士生的学术能力,借助问卷中培养单位在“论文发表”“参与实验设计”“独立研究”“参与学术会议”四项学术活动中对博士生学术能力培养程度作为衡量指标;“市场导向”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通用能力,借助于问卷中培养单位在“管理复杂项目”“找到满意职业”“制定商业计划”“申请基金”“预算管理”五项学术活动中对博士生通用能力培养程度作为衡量指标。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7级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培养单位对博士生的能力培养效果越好。导师支持通常包括情感支持、职业支持、学业支持[13]等维度,故本研究主要从受访博士对“导生关系”“职业规划指导”“学业指导”三个方面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指标。问卷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对导师支持越满意。组织支持一般涉及经济支持等有形资源支持和工作文化氛围、学术交流等无形资源支持两个维度,本研究从受访博士对“薪酬福利”“工作与生活平衡”“交流环境”三个方面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指标。问卷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对组织支持越满意。
以上自变量均是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从量表中提取因子值予以代理,其中各量表的KMO值分别为0.69、0.77、0.66、0.62;巴特利球形检验均显著(p<0.001),表明所使用的量表结构效度良好,适合用于因子分析;克朗巴哈系数α分别为0.69、0.79、0.80、0.59,表明所选取题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内在一致性较好。此外,本文还选取了博士生就读时长、是否在本国就读、每周工作时长以及所在地区等控制变量纳入回归模型。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三)模型构建
本研究首先探讨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与学术志趣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于因变量为多分类别变量,故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其模型的一般估计式如下:
lnP(y=j/x)P(Y=J/x)=αj+∑ki=1βijXi+γijZi
上式中,ln为自然对数,j为学术志趣消退、学术志趣增长,参照组J为学术志趣不变。Xi为自变量,Zi为控制变量。此外,导师支持是博士生学术志趣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组织亦可通过提供资金和学术支持激发博士生学术热情,故本研究还进一步利用此模型分析在不同类型培养目标下,导师支持与组织支持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异质影响。
四、研究结果
(一)培养目标定位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影响
由表3来看,在控制相关变量与地区固定效应时,与博士生学术志趣不变相比,单一“学术导向”的培养目标定位不仅有利于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β=-0.262,p<0.01),同时也有助于博士生学术志趣加深(β=0.449,p<0.01);单一“市场导向”的培养目标定位对学术志趣增长的作用影响较小(β=0.167,p<0.1),但对学术志趣消退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β=-0.371,p<0.01)。除此之外,为了比较“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和“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在影响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效应大小,我们还将两种培养目标定位同时纳入回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相比,“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对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有更大的作用且影响效应也更为显著(β=-0.317,p<0.01),但其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增长的影响不显著(β=0.067,p>0.1)。与之相反,与“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相比,“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增长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β=0.429,p<0.01)。
(二)不同类型培养目标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影响
作为影响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两种导向,“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并非不可共生。Thorlakson基于标准化和融合化两个维度(标准化培养主要包括必修课、方法课及与课程相关的考试,融合化培养包括充当研究助理、教学助理及其他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发现了欧洲政治科学博士教育存在四种培养模式:孤独学者模式,即既没有得到专业课程的标准化训练,也缺少专门的实用技能培训;学徒模式,即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术职业社会化进程;标准课程模式,即通过严格的课程训练以掌握提升科研能力的关键技能,较少涉及实践技能训练;混合模式,即既涉及学科的专门训练,也涉及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培训活动[14]。以此为鉴,本研究以“学术”和“市场”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博士生培养学术化水平与市场化水平的高低,将博士生培养目标分成四种,如图1矩阵模型所示:“低学术—低市场”的孤独学者型(19.5%),“高学术—低市场”的学术型(32.5%),“低学术—高市场”的应用型(21.8%),“高学术—高市场”的融合一体化型(26.2%)。在孤独学者型培养目标下,博士生的培养过程既没有正式的课程,也没有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培训活动,只能依靠自主独立性完成博士学位,其既不能成为满足高深知识生产的“学术接班人”,也不能成为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多才多艺者”。在学术型培养目标下,其培养过程较为注重高深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和反思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但缺乏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在学术化水平较低、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为了契合社会向度的培养方向,更为强调能够提供博士生应用知识所需的通用能力。在学术化和市场化水平都很高的融合一体化培养目标下,高校注重从“理论构建”到“实践体认”的培养方式,将博士生学术嵌入纳入社会规训的动力机制,使其学习结果与社会需求产生内在关联从而推动博士生对职业社会化身份的体认。
以“低学术—低市场”的孤独学者型培养目标作为参照组,不同类型培养目标对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抑制的作用(见表4)由高到低分别为:“高学术—高市场”的融合一体化型、“低学术—高市场”的应用型、“高学术—低市场”的学术型。可见,高“市场化”培养目标更有利于抑制博士生的学术志趣消退。在学术志趣增长上,“高学术—高市场”的融合一体化培养目标对其影响最大(β=1.104,p<0.01),“低学术—高市场”的应用型培养目标与“高学术—低市场”的学术型培养目标对学术志趣影响效应相差较小,但总体来看,学术型培养目标对学术志趣增长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
(三)进一步讨论
为进一步了解在不同类型培养目标下各类因素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影响,以期为高校在不同类型培养目标下有侧重点地针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培养提出改进措施,本研究将在“孤独学者型”“学术型”“应用型”“融合一体化型”四类培养目标下探讨“导师支持”和“组织支持”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影响。
由表5可知,在孤独学者型培养目标下,导师支持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增长和消退都没有影响,组织支持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增长有较强的积极影响(β=0.724,p<0.1),说明在市场化水平和学术化水平都较低时,高校可通过加大科研补贴、改善学术交流环境等组织资源来激发博士生学术志趣。在学术型培养目标下,导师支持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β=0.460,p<0.05),组织支持对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有抑制作用(β=-0.295,p<0.1),这意味着高校在该培养目标下需重点发挥导师作为博士生学术领路人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发挥组织支持在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中的积极作用。在应用型培养目标和融合一体化培养目标下,导师支持对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有着显著的积极效应(β=-0.490,p<0.05;β=-0.588,p<0.05),但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增长不再产生影响;组织支持在这两类人才培养目标下都难以发挥作用,这进一步说明了伴随着高市场化水平的培养目标出现,高校难以通过组织支持来提高博士生学术志趣,唯有通过导师支持来维持博士生原有的学术志趣。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讨论
第一,“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是影响博士生学术志趣增长的内生逻辑,而“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则是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的外生逻辑。本研究发现,尽管“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和“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均有利于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和提高博士生学术志趣,但与“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相比,“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更有利于提高博士生学术志趣。受洪堡理念的影响,德国博士生教育向来将大学视为“科学运用理智之艺术”的学校,并将养成纯粹的“学者”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现有研究也证实了此种“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有利于激发学术志趣在探索未知、追求新知中的积极作用。与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是,本文发现与“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相比,“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更有利于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可能的解释是,在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下,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使研究者得以在项目化的制度规范中培育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增强了在科研项目中的自我效能感;同时,研究者在“科研项目前台”根据资金提供方的规范、价值与期望进行精心谋划与“扮演”,而在“科研项目后台”则获得在学术研究意义上的学术自主及控制权利[15],这些不损害学术工作规范与实质的应对方式都有利于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
第二,与其他类型培养目标相比,“高学术—高市场”的融合一体化型培养目标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影响效应最大。现有的研究多认为“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培养目标在与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关系上难以调和[16],而本研究则发现两种导向的培养目标定位并非难以调和,与其他单一以“学术”或“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相比,由“高学术”和“高市场”交叉组合形成的融合一体化型培养目标更能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在“高学术—高市场”的融合一体化型培养目标下,博士生仍然保有人文主义的品格。尽管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存在高度结合的倾向,并且这种倾向会对博士培养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和博士生个体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传统的学术信念仍是博士生研究议程中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因此,即使进入市场也并不意味着博士生追求真理的热情会被学术资本主义湮灭。另一方面,研究者的学术活力固然与学者的学术兴趣、天赋等因素相关,但更多地却是受到“制度性的持续认可与奖赏”[17]影响;在市场化时代,合理的产权归属与收益分配比例比“没有制度激励”更有利于鼓励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激发其进一步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18],这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X、Y理论所做的人性假设。有鉴于此,对于博士生学术志趣的激发,需兼顾“经济人”与“自我实现人”两种身份的特性。
第三,在高“市场化”培养目标下导师支持仍能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但组织支持对学术志趣变化无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导师支持在高“市场化”培养目标下依旧对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具有抑制效应,但组织支持在此类培养目标下却难以发挥其显著影响。可能的解释是,学术志趣作为一种指导学术行为的积极情感驱动力,其更易在导师的“关怀”“理解”与“鼓励”的情感互动中产生。鉴于此,有学者指出情感作为研究生教育活动背后的隐性力量,是研究生认知学习的动力机制,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抱负、想象、灵感或动力”,促使其发展成认知乐趣[19]。同时,情感因素作为学生内在动机的组件,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即对导师有积极情感的学生能表现出认真完成任务的动力,反之学术热情与动力低靡[20]。相较之下,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冰冷”“理性”的组织支持则只能满足博士生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并不能给博士生带来更高级的“归属与爱”的情感需要,因而也就无法通过产生更高级的积极情绪动力激活博士生内心深处的“闲逸的好奇”与“求知的快乐”。
(二)研究建议
第一,重申“学术性”在培养定位中的价值。“以学术为志业”作为终生的学术追求不仅是博士生的学术职责,更是一种“责任伦理”,它意味着博士生需对真理的认同有着独立的价值判断,不受名利诱惑,心无旁骛地进行学术研究。因此,为了激发博士生“以学术为志业”的学术追求,博士生培养定位应注重“以提高人的理性修养,促进学术发展为旨趣”的“学术导向”而非以“就业为目标,强调应用”的“市场导向”。研究结果也表明,相较于“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更能提高博士生学术志趣。但回归博士生的现实境遇就会发现,博士生培养中充斥的各项严格制度、竞争机制在沦为合法化工具与表演性资本的同时,也消解了博士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学术热情。因此,在当前博士生教育聚焦科研创新质量的制度背景下,更应坚守学术价值,弱化市场场域的控制性,摒弃功利化学术价值取向,回归“抱朴守真”和“尚善尚美”的初心,以期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价值,让“以学术为志业”的博士生能够成为潜心科研的“学术接班人”而非“以学谋利者”。
第二,适度秉持“市场化”对博士生研究议程的重塑。研究结果表明,在博士生的研究议程中,“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比“学术导向”培养目标定位更有利于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且由“学术”和“市场”交叉组合所形成的“高学术—高市场”的融合一体化型培养目标最有利于提高博士生学术志趣,因此,为了在学术资本主义时代更好地激发博士生“献身科学”的志趣追求,高校可在强调博士生学术科研以社会实践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旨趣的基础上,探索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多元共治的“融合一体化型”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从知识应用与转化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对其研究主题、研究任务、研究过程等进行重塑,并以市场调节方式为博士生提供多元化的激励方式与动力来源。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博士生成果认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将专利转化、课题结项、创新研发等应用研究成果纳入评价体系,使其能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彰显自身学术科研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建立自主包容的产学研融合支持体系。因学术志趣是弹性的,随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变化而变化,因此当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弥散性”推动了博士生培养目标由“学术接班人”转向为各行各业输送未来的“多才多艺者”时,培养单位更应为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建立自主包容的产学研融合支持体系。一方面,作为博士生生涯发展的陪伴者,导师既要给予博士生学术科研指导,以己作为“以学术为业”的学习榜样,激发其学术信心与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学术职业精神、良好人格和道德修养的形成,还需高度关注博士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优势,充分了解培养博士生职业技能的方法,为博士生在校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提供情感、学业和职业支持。另一方面,培养单位在重视学术精神和职业理想教育的同时,应建立“跨学科协作机制”,构建开放包容的产学研融合环境,重视跨学科科研项目等对博士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提升以及实践技能获得的作用,并通过“端口前移和情景化呈现”的方式对博士生培养空间进行重塑,以便其更好地游走于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
(三)研究局限
尽管博士生在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中会承受来自高等教育领域和学术劳动力市场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学术法则与市场法则之间的较量,但事实证明,在“高学术—高市场”的融合一体化型培养目标下,博士生“以学术为志业”的志趣并没有下降反而显著上升。因此,不难预测,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和学术劳动力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多元化的博士生培养目标将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趋势,但是当前,我国仍然以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那么,如何改革我国博士生培养制度,使得制度改革与培养目标定位相一致,现有的数据无法进行回答。除此之外,本研究只是基于“学术”和“市场”这两类培养定位与博士后学术志趣变化之间的关系,未能揭示培养目标定位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影响机制,对于此类问题的回答也是未来继续深入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3-27.
[2]Fuhrmann C N, Halme D G, O'sullivan P S, et al. Improving Graduate Education to Support a Branching Career Pipeline: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a Survey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the Basic Biomedical Sciences[J]. 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 2011, 10(03): 239-249.
[3]Gu J, Levin J S, Luo Y. Reproducing “Academic Successors” or Cultivating “Versatile Experts”: Influences of Doctoral Training on Career Expectations of Chinese PhD Students[J]. Higher Education, 2018, 76: 427-447.
[4]Auriol L.Labour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Doctorate Holders: Results for Seven Countries[J].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Working Papers, OECD Publishing,2007(02):1-36.
[5]罗洪川,向体燕,高玉建,等.我国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分析——基于2015—2020年博士毕业生数据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01):53-62.
[6]许丹东,沈文钦,陈洪捷.博士就业去向与择业心态——基于两次全国调查的对比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2(07):69-75.
[7]燕艳,胡钦晓.多元共生:英国博士培养的特色模式[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39(04):84-95+123.
[8]Usher R. A Diversity of Doctorates: Fitness for the Knowledge Economy?[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2, 21(02): 143-153.
[9]韩双淼,顾超,许心.以学术为志业的博士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机制探究——基于中英两国青年学者的反思性建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06):86-93.
[10]彭湃.博士生可迁移能力培养:张力及消解[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55(01):52-58.
[11]鲍威,杜嫱,麻嘉玲.是否以学术为业: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职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04):61-70.
[12]王倩,蒋贵友.博士生学术志趣缘何消退?——基于2022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04):102-113.
[13]Crisp G, Cruz I. Mentoring College Student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etween 1990 and 2007[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009, 50: 525-545.
[14]Thorlakson L. Models of Doctoral Training in 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J]. 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 2005, 4(01): 82-94.
[15]黄璟珲.学术资本主义与研究议程的重塑:挑战与契机[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06):115-127.
[16]Gilbert R, Balatti J, Turner P, et al. The Generic Skills Debate in Research Higher Degrees[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4, 23(03): 375-388.
[17]刘宇文,范乐佳.高校教师学术生命的激励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06):48-54.
[18]冯锋,廖润永.产权激励促进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的认知机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5):73-82.
[19]武永江.论导师与研究生情感共同体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02):59-62.
[20]林杰,刘业青.重建巴别塔:导生隐性冲突的生成与归因[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02):73-8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高校困难学生社会互动中情感能量的形成机制研究”(BIA23018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制度变迁视域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实施路径研究”(BGA230253)。
Academic or Market:The Impact of Training Objectives Location on the Change of AcademicAspirations and Interests of Doctoral Students
Zhu Deling, He Peiyun
Abstract: As the connotative strength of the diversified academic career missions of contemporary doctoral students, academic aspirations and interests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wo different training objectives:"academic" and "market".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ata from Nature's survey of global graduate students in 2022 reveals that the "academic-oriented" training objective of "focusing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atisfying truth-seeking interests" can improve academic aspirations and interests, while the "market-oriented" training objective of "focusing o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meeting social needs" is more conducive to curbing the decline of academic aspirations and interests. After clustering and group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fusion and integration" training objective composed of "high academic" and "high market"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sustaining and enhancing the academic aspirations and interests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addition, with the emergence of high "market-oriented" training objective, only tutor suppor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nhibiting the decline of academic aspirations and interests, while organizational support can only have an impact on changes in academic aspirations and interests under low "market-oriented" training objective. In view of this, training units should follow the training logic to move from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to "practical exercises", adhere to the academic standard of "simplicity and integrity", pay attention to "integration" guidance and training, and provide a good innovative environment and institutional space for stimulating the academic aspirations and interests of doctoral students.
Key words: training objectives; academic aspirations and interests; doctoral student; academic orientation; market-oriented
(责任编辑 肖地生 刘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