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开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教育理念为基础开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能够落实新课改要求,也能够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本文分析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价值,从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练习以及教学评价的角度出发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路径,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价值
(一)落实新课改要求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确定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探究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方式等要求。教师根据这些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预习任务,能够落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新课改要求。创设趣味情境,增强学生的任务意识,既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也能够促进学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案例示范、灌输式的单一教学现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设计层次性的预习任务,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知识的同时,为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在开展课堂导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情境,进而推动学生形成任务意识。同时,教师设计多元化、层次化的驱动性任务,能够指导学生探究抽象的数学知识,使其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设计课后练习任务,既能够推动学生内化和应用数学知识,也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的理解、分析、对比、分类、应用、创新等综合能力便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路径
(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课前预习任务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较少关注学生课前预习的落实。而任务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在健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改变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设计具有结构化特征的教学内容的要求,立足教材核心内容,设计指向发现、整理、归类、解决问题的生活化的预习任务。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为例。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的预习任务。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包括: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词语描述物体的方向;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不同方向。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任务驱动型预习任务。预习任务需要关注数学概念、关系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东西南北等不同方向的比较性任务。随后,教师将这些方向感下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指路教学融合在一起,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微课预习视频。视频主要包括与方向的概念、关系和规律等相关的生活情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的图片,让学生扮演导游,为大家介绍建筑物的方向,或者让学生录制介绍小区周边环境的视频。这既能够增强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也能够促进学生树立起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的空间观念。这样的课前预习任务还能促进学生结合空间方位顺序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使学生完成丰富有趣的预习任务,提升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
(二)设计趣味情境,增强学生的任务意识
结合新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理念可知,学习兴趣会从各个角度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利用时代化的教学工具,设计具有驱动性的趣味化教学情境,进而增强学生的任务意识。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图”教学为例。教师要以此为基础设计趣味情境,增强学生的任务意识。“复式统计图”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认识和理解复式统计图;收集数据,绘制复式统计图;简单分析统计图的数据;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培养统计意识;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如电子白板、多媒体等,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首先,教师利用线上点名系统,随机邀请学生回答“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复式统计图一般用于哪些情况”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复式统计图的应用价值。其次,教师利用演示稿软件制作图片、视频等课堂教学课件,让学生观看这些视频,顺利导入新课教学,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实现深度学习。这样的趣味化教学情境,既能够推动学生搭建健全和直观化的学习体系,也能够促进学生结合基础学习内容,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设计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开展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基础,为学生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的驱动型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先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再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为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其教学重点包括: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的能力;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学习的有趣。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立足问题的开放性和实用性设计如下驱动性任务:
问题一:世界上已知鸟类中最小的鸟是吸蜜蜂鸟,其体型纤小,体重一般为()克。
A.2 B.100 C.200
问题二:小敏、小文、小华、小红的体重数分别为30千克、41千克、36千克、37.7千克。由此数据可知,小敏比小华轻( )千克;小红比小华重( )千克;小文比小红重( )千克。
问题三:乐乐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丢了,结果读成三千零六,原来的小数只读出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
以上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为了增加这些问题的开放性,可以将以上问题改编为以下驱动性任务:
任务一:吸蜜蜂鸟体型纤小,其中最小的吸蜂蜜的蜂鸟的体重为2 (克 千克)。
任务二:记录自己与其他三位同学的体重,并比较两位同学之间的体重差。
任务三:乐乐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丢掉了,结果读成了三千零六,原来的小数可能是( )。
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设计好驱动性问题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实践。以第二个驱动性任务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先完成体重和身高的记录,再比较彼此的体重差和身高差。驱动型的任务和实践既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也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数学思维品质。
(四)布置阅读任务,推动学生成长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关注学生直接解题和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读题方面的表现,较少布置拓展阅读任务。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还会影响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需要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基础内容布置阅读任务,以此推动学生成长。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阅读任务,促进学生发展。“大数的认识”主要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认识算盘、计算器等计算工具等方面的内容。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布置阅读任务:
“我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被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保护了539000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其中,539000是( )位数,表示( )个万和( )个一;‘9在( )位上,表示9个( );十万位上是( ),表示
( )个( )”。
确定阅读任务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结合阅读资料进行思考。这不仅能够推动学生在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展开综合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五)设计多元任务,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项目化、游戏化和实践化的多元任务,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因此,教师要结合数学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推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设计多元化的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角的度量”主要包括线段、直线、射线、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等方面的内容。基于这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理论、观察、实践出发设计项目化数学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项目化学习任务主要为利用“角的度量”基础知识打开“宝藏”的准确位置。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需要先回忆角的基础概念、度量单位、度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分析问题、计算度数、解决谜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角度的特定值、与角度相关的几何形状等知识解决谜题。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角的度量判断线索。完成以上任务后,学生既能够加深对角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项目化学习任务还包括分析地标建筑中角的联系、角度测量、绘制角度、调整和计算角度等。这样的多元化任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角度的概念和技能的有效应用,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角度的理解和记忆,在推动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实现深度学习,探得数学知识的本质。
(六)拓展课堂教学,设计课后练习任务
传统的拓展教学一般是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书面作业,而非具有实践性的课后练习作业。这样的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将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融合在一起开展课堂拓展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知识。基于此,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拓展课堂教学形式,设计课后练习任务。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为例。教师要拓展教学形式,设计课后练习任务。这个单元包括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设计层次化的课后练习任务之后,再设计课后非书面练习任务,如绘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剪制图纸。拓展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任务,既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和模型意识。
(七)开展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评价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开展驱动性的任务化评价,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为例。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教学要求开展任务评价,给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机会。教师再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关系和应用等教学目标给予学生过程性评价。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此调整任务驱动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表达等核心素养。
三、结语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却常常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教师基于任务驱动型教学理念,探究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路径,既能够促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也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深入改革和发展。基于此,教师要基于数学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课前预习任务;设计趣味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任务意识;设计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布置阅读任务,推动学生成长;设计多元任务,指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拓展课堂教学,为学生设计课后练习任务;开展教学评价,让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助推师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