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在剧场见

2024-07-12 15:52金圣喜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4年6期
关键词:剧场敬畏戏剧

金圣喜

奇妙缘分下,我获得了一张中阮大师冯满天老师音乐故事会的门票。可能是我把它当作一场学术理论讲座来期待了,觉得给到的点有点散。但是,在散的东西当中,总能感受到一些令人心头一颤、立马引发联想的思考点。

有一位女士提出了问题:“我完全沉浸在了您的演奏里,但我想也许大家站着听您的音乐,而非现在这样正襟危坐,是不是会更好?”冯老师不停点头,说:“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在剧院里演出?因为它带来了敬畏心,正襟危坐是对舞台的敬畏,对舞台上的艺术的敬畏。”

我恍然大悟。从前,舞台是不在严实的剧院里的。古希腊的剧场是露天的,古代中国的瓦舍、勾栏,观众席也是露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有了半露天剧场和室内剧场,才有了现代剧场的鼻祖——镜框式舞台。

这种变化,一是由于物质的发展,有了钱,有了料,就有了建造剧院的基础;二是对舞台要求的提升,催生了舞台设备,于是就有了灯光、升降台等;三是审美的变迁,比如对建筑的审美变化,比如人们更愿意让舞台内容发生在方正的“镜框”之中。

但我们不能不关注人本身。剧院好像真如冯老师所说,在于它带来的敬畏感。来剧院看剧,你首先有时间表,何时入场、何时开演、何时结束,都是安排好的。进入剧院,你不能穿拖鞋,不能抽烟。开演后,你不能说笑,也不应该玩手机或者睡觉打呼噜。

框架和限制的作用,自然不是要逼迫我们怎么样,而是设置一个门槛。不想受此约束的,也就不用来了,双方皆大欢喜。而对于那些甘愿被约束的人,坐在偌大的剧场里,灯光一灭,大幕一拉,敬畏之心便油然而生了——敬畏每一位演员,敬畏每一句台词,敬畏每一个音符,敬畏每一招一式,敬畏这舞台本身。

我们现在总说“剧场见”,是因为剧场代表着一种对舞台艺术的向往、热爱和敬畏。当下,除了剧场,还有几处有这原本来自街头巷尾、来自人心本身的艺术呢?当然,也许歌剧和交响乐因其特殊性不该被纳入讨论范畴。

说到如今的舞台,就不得不说现代社会里关于人的变化,比如为人服务的娱乐方式的暴增。若是没有一个或隐形或具形的“圈”框住这一方“乌托邦”,那众多娱乐方式便会打架,会相互干扰。手机像无形之手,抓住了使用者的心肝肺,也好像抓走了人们的耐心与沉浸。剧场的规定,保护的正是人们那颗浮躁的心。浮躁的心是不能虔诚地欣赏舞台的美的,因为戏剧本身就产生于火热、诚虔的人心。

从前的舞台是森林,是深山,是街头,是巷尾,是茶馆……人们来,就带着整个人来,没有手机还挽留着心肝肺。人们会笑,会哭,会交谈。我并没有要求复古,我是相信现代社会的一切发展总有其规律可循,过去的模式可追忆,但不可强求回归。我接受剧院,接受约束,是因为剧院于我而言不是制约,或者说还构不成制约,因为舞台上的一切都值得。

当然,我也不否认我向往所谓的返璞归真,向往或者说想体验规矩的剧院之外的舞台,那是更广阔的戏剧诞生地,是什么都有的世界。现在好像已经有些迹象了。《阿波罗尼亚》这样的沉浸式剧场,主题剧场,森林音乐节……越来越多的人在做此类全新的尝试。说是全新,但好像又是一种向最原始戏剧表现形式的回归;说是复古,但这些又远远超越了原始形态,在其中加入了现代化元素。

这些新兴表现形式是否能带回最初的戏剧的感染力,是否能让戏剧发展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是否能让这门被迫边缘化的、被称为“高雅”的艺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的视野中?答案是未知的。但我很荣幸,正在见证着、经历着这一切。

“我们要借助现代科技表现传统乐器。” “不拉弦的中国乐器不能代表中国,就像我们的方言。”“在古代中国,诗、乐、词从未分离过。”这些话语深深击中了我,只是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去解读它们,因为我没有认真去了解戏剧史,因为我看得还不够多、听得不够多,总而言之,是因为剧院的门我还进得不够频繁。

这扇门,向内是不分语言、地域、剧种、形式的广阔舞台;向外则是宽广、鲜活、滚烫的生活,是我们所热爱的、诞生了剧院舞台的世界。

猜你喜欢
剧场敬畏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欢乐剧场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戏剧类
敬畏先烈
论《日出》的剧场性
敬畏 果决 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