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要“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倡积极利用数字化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重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功能价值。近年来,在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下,数字化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数字化教学普及时间较短,教师缺乏相关经验,现实中数字化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的融合水平依然有待提升。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教师应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根据学生学情和学科特点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效率,以更好地发挥数字化资源的价值。
一、数字化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改变了传统口述、板书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动力,并且可以引入大量课外学习资源,对小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具有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喜欢多元化的感官刺激。数字化工具包括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其中部分工具还拥有一定的交互性,这些资源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十分丰富的感官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同时,电子书籍、语言学习软件等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数字化技术为课堂带来了多项实用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多媒体工具高效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和拓展资源,节省了大量时间,并且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除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发生改变外,数字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与针对性辅导,加强师生互动,丰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使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文本素材,而是获得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措施。
(三)拓展学习资源
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以文本素材为主的教学材料限制,将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纳入教学中,能够有效降低语文学科中较为抽象概念的学习难度。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各类学习资源能够及时更新,打破空间的限制,确保学生能够高效获取跨地区甚至跨文化的最新的教育资源。同时,学生还能够在互联网上获得大量与自身兴趣、偏好相契合的知识信息,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完成自主学习。
二、数字化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原则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只有合理地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教师在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应当遵循以下应用原则。
(一)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以数字化助力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部分教师对数字化教学的认知不全面,导致教学方式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大,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应用数字化资源开展教学时,教师应当加速教学观念的改变,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中始终坚持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放在首位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其自主探索,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激发其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二)坚持数字资源的工具属性
以数字化助力小学语文教学,是指让技术服务于教学,应用信息化资源并非目的,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在当前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把控好数字资源的应用程度,一味追求课堂活跃,导致语文课堂中出现了技术越位的情况。因此,教师应明确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始终坚持数字资源的工具属性,以实用为原则,调节不同教学方法的平衡,确保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教学方式符合学科特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为目标。
(三)以激趣和助学为主要目的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动机往往与课堂氛围、内容趣味性等关系密切,虽然小学语文知识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具有一定的概念性和抽象性,知识点比较零碎,对于小学生来说直接学习相关知识,往往会感到比较枯燥难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字化资源,需明确激趣和助学的主要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数字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内容充满乐趣,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借助数字技术连接外部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交互性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并且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以具象化的形式表现抽象的概念,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数字化助力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实效的有效措施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字化资源,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下面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章课文《海底世界》为案例,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数字化资源助力小学语文教学。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学生接触新知识前的重要预备阶段,若能在导入环节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吸引学生的关注,便能够有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新知学习中,有利于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针对小学生喜欢多感官刺激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趣味性的动画、短视频或音频,吸引学生的注意,或者借助数字化工具在电子白板上呈现相关图片和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来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以趣味性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铺垫。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均为介绍大自然魅力的课文,《海底世界》主要展现的是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部分学生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对海洋的认知较浅,尤其是对海底环境的了解较少,这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为学生设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在课前播放关于海洋的知识,以第一视角带领学生潜入蔚蓝的水底,近距离观看各类奇形怪状的生物。考虑到微观的细节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将寻找海底珊瑚礁、海参、海藻等生物的特写画面,尽量与课文中提到的相关生物统一起来,从而为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为后续初读课文时学生理解课文内涵打下基础,提高课堂的连贯性。同时,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完成简单的跨学科教学,在引导学生观看海洋时介绍我国的四大海域以及各个海域的特点,搭建起语文学科与地理、生物学科的连接桥梁,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拓展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教育逐步踏入数字化教学的大门,但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依旧有待提升,教师应当积极发掘数字化技术的功能,不断拓展优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教学内容,还应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工具,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在此指导下,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资源,整合学习资料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数字化支持下高效开展群文阅读、互动式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活动。
在《海底世界》一课中,在带领学生完成生字词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游戏来巩固生字词知识,如利用智能白板将本课中的生字“窃”“私”“宁”等进行拆分,通过模拟拼图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拼出汉字,使其更好地认识各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正确识记生字。在精读课文时,学生需要自由朗读2—5自然段,分析介绍海底世界景色的顺序和不同方面。教师可以借助相关软件,一边带领学生逐段分析,一边制作脉络清晰明确的思维导图,并逐句分析各个段落中应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能够根据思维导图快速梳理文段内容,以更具象、简洁的方式理解课文,掌握各个自然段的关键内容。
在学习相关修辞手法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各类图案,如文章第二自然段中比喻和排比共同使用,表现了海底世界生机勃勃的奇异景象。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现一组各式各样的云朵,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天空中云朵千变万化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利用数字化技术深挖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语文是一门与文字、文学、文化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课文时,仅靠教材中的学习素材,很难帮助所有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教师一般会寻找大量相关的教学资源,如作者信息、文章时代背景等。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主要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其内容与地理、生物、历史学科均有关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还需借助互联网寻找更多教学资源,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学习其他教师上传的优质教学资源,吸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寻找创新教学方式的灵感,借鉴他人优秀成果,快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在《海底世界》一文的学习中,学生跟随作者的视野,初步了解海底动物、植物和海底的环境,在指导学生掌握文章修辞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其充分理解文章的内涵。例如,在介绍海底动物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海参、梭子鱼的介绍短视频,与学生探讨在朗读相关句子时应该使用怎样的语气。为了帮助学生对五颜六色的海底植物有更深层的理解,教师可以按照文章中提到的褐色、紫色、红色来寻找相关的植物图片,让学生模仿在前文中学习到的修辞方式来试着描述,体现不同海底植物的特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其他教师上传的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当“小评委”,用自己的语言对录音中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共同探讨优化技巧。
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深挖教学资源,提升线上互通教学成果,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效能,还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提升教师的授课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四)利用数字化技术完善评价体系,发挥以评促学作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重视终结性评价,还要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评价的认知处于浅层,教师则往往感到过程性评价的设计方法有一定难度,数字化技术为解决这一情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明确评价量规,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采用数字化技术完成学习过程的监督与评价。
在《海底世界》一课中,教师不仅可以根据教学目的,从生字词识记、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和情感态度方面进行终结性评价,还可以在课前预习、生字词游戏参与积极性、朗读态度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指导学生朗读文章段落时,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功能将不同小组的朗读结果录制下来,并且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互相讨论朗读的效果,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思考改进方法,实现即时反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快地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各个评价标准,教师可以采用“点亮星星”的方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难度来赋予星星,如生字词是3颗星星,重点段落理解和修辞手法分析与掌握是5颗星星。教学过程中全程展示各个小组点亮的星星情况,引导星星数量较少的小组主动向榜样小组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点亮星星”的评价系统引入线上个人学习中,为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进行评价,系统则按照学生的分组自行计算个人评分、小组评分,从而激励学生自觉规范各个环节的学习行为。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提升自身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挖掘不同功能、不同平台的潜在价值,从而更熟练地将数字化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这并非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而是在总结过去优秀经验的前提下不断开发更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助推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