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列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对河北省平山县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为推动乡村振兴,提出以下策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变乡村整体面貌;“引雁回巢”推动乡村产业专业化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市场化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基层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F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4)02-0068-06
一、乡村振兴概述
农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一方面使城镇人口激增,增加了城镇就业压力,而且,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医疗、教育等配套资源跟不上社会发展,这些进城农民面临着买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另一方面则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失,“空心化”现象严重,特别是中西部的贫困山区,出现了众多的老人村、无人村,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房屋闲置,土地荒芜,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农村发展[1]。进入21世纪,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但是,传统的支农惠农政策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农村地区亟需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
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在农村地区实施的一系列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和持续振兴,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把乡村振兴列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做了详细部署与安排。乡村振兴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问题,建设环境优美、产业发达、人民幸福的新农村。只有振兴农村经济,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大发展;只有乡土文化得到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发扬光大。乡村振兴是发展国民经济、弘扬传统文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振兴的主要挑战和现实意义
(一)乡村振兴的主要挑战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情况不一,在推进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人口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21世纪初,由于农村种地投入成本高,利润低,大量有劳动能力的农民不得不进城务工。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出现了众多的空巢村、老人村。例如,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原本几百人的大村落,现在常住人口只有二三十人,而且都是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二是土地闲置。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大量土地闲置,无人耕作,导致农业生产严重不足。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使得粮食供应依赖外部市场,从而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削弱了农村经济的基础,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田、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而荒废,农民种地基本靠天吃饭,收成没有保障。基本设施也出现公路破损、街道堵塞、电路老化等问题,基本医疗服务不足和教育欠佳,已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是传统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传统的农业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和养殖业,这种模式通常依赖于经验和劳动力,而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生产效率低下,产量也难以提升,已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种状况不仅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也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五是村乡级集体经济衰退。乡村集体经济一般都是依据该地区的资源特色发展的特色项目,是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的有效途径,但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失,集体经济逐渐陷入无人管理,步步衰退的境地。
(二)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繁荣,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它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还是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1.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振兴战略还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拓展农村经济增长点。这将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均衡,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大力改善农村基础生活设施,例如修建更好的道路、桥梁,完善供水供电系统,提升网络通信覆盖率,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此外,乡村振兴战略还注重提升农村的教育水平,通过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改进教学设施、培养优秀师资力量,确保农村青少年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这些措施将有效缩小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发展,构建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通过这些努力,农民不仅能够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改善,也能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得到提升,进一步拉近城乡居民之间的生活差距和心理距离,共同走向全面小康社会。
3.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是农业大国,但人口众多,耕地有限,粮食产量相对不足,粮食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粮食安全则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稳定性和抗灾能力,以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供应。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4.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乡村振兴不仅关注农村经济的增长,还着力于全面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优化农村的水、电、交通和网络等基础设施,提升环境质量,提高教育、文化和卫生服务水平,可以显著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体而言,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和教学质量,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农民文化修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保障农民健康。这些综合措施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参与感,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最终,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构建一个更加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农村,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保护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性发展。乡村振兴强调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3]。通过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绿色产业等措施,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农村地区是自然资源的重要保护区,包括土地、水资源、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等。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绿色农业和生态友好型的种植养殖方式,有助于减少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损耗,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总之,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均衡发展。
三、河北省平山县乡村振兴的着眼点和措施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4]。近年来,河北省平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会议精神,立足实际,认真谋划,周密部署,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扎实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取得了一些新成绩。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当前,中国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由于人口大量流失,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两委组织不健全,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老龄化严重,缺少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很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农村两委是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事实证明,农村要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村委班子和一个能吃苦有魄力的带头人。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平山县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农村基层管理人员优化提升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驻村任职,配齐配强村支两委干部,打造一批想干、能干、敢干的基层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模范引领作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生机活力,为平山县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平山县某村,地处太行山东麓,南临岗南水库,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紧邻西柏坡纪念馆,更是红色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诞生地。村子虽风景优美,但因是岗南水库移民村,大部分耕地被水库淹没,长期以来依靠国家帮扶。由于贫穷落后,大多数村民不得不外出务工,破旧的村子里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了解到老区现状后,给村里全体党员写信,勉励全体党员干部要“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5]。村里从改组两委班子入手,评选出一批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团结全体党员,带领全体村民苦干实干,实行乡村振兴政策,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出现了干部带着党员干,群众跟着党员干的新局面,全村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打造幸福新农村。作为水库移民村,山多、坡多,耕地少,粮食产量低,村里没有企业,怎样才能让村民富起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呢?“两委”班子决定依托西柏坡红色景区深挖老区红色历史资源,利用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优势打造红色旅游项目,发展绿色农业,明确了以“红”带“绿”的总体发展思路,也就是通过红色旅游带动绿色农业的发展。“两委”班子带领群众硬化路面、美化环境,建食堂、开民宿、打造手工作坊、修建村史馆,开辟红色旅游景点,引吸大量外地游客。同时筹划建设苹果、樱桃等采摘园,打造吃、住、玩、摘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村集体收入年年攀升。
(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是与规模化生产相联系的,由于农村农业生产多是分散式经营,无法使用大机械生产,不能进行规模化种植,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耕作技术,生产成本高,效率低,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这要求我们继续深化土地改革,消除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变革生产方式,重新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流转制度,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把分散经营单打独斗的农民组织起来,把农村的土地、资源、资金统一起来,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提高农村农业生产力水平,实现乡村振兴。
平山县西北部某乡镇,距平山县城8公里,南部是太行山余脉,北部滹沱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这里有独特的水利地理优势和没有污染的环境优势,23个行政村竖着连成一条直线,一马平川,自然形成了一个环状的“世外桃源”。由于种地收入少,村子里70%中青年仍然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是上了年岁的老人和还在上学的孩子。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所得,土地收入只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党的十八大以后,乡政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本乡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大规模投资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发展大棚菜种植,生产有机蔬菜。乡政府还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采用研发、生产、销售紧密结合的运作机制,发展苹果、桃树、连翘等特色植物种植,散养黑猪、鸵鸟、孔雀等特色动物养殖,建立采摘、观光、生态养殖为一体的观光采摘园,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三)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乡村振兴要从各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特色发展。平山县地处太行山东麓,风景优美,又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平山县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探索“生态旅游+红色文化+特色农业+休闲民宿”的特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依托村情,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休闲民宿,开发特色农业等,依托西柏坡开发了红色旅游景区,依托岗南水库开发了柏里水乡景区,依托滹沱河湿地开发了红润庄园,依托驼梁开发了驼梁景区,依托中山国遗址开发了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红色旅游为引领,融合红色旅游、中山文化、温泉疗养、特色农业、乡村休闲等多元化的美丽乡村,力争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平山县某村依托靠近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优势,充分挖掘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的红色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置,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文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红色美丽新农村。村两委班子不搞大拆大建,尽量修旧如旧,展现北庄村原有的风貌特征。并积极寻求与红星美凯龙等省市名优企业合作,投入大量资金,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建设广场、改造厕所、美化环境,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深入挖掘中宣部旧址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休闲民宿+绿色餐饮+特色文创+生态农业”的旅游生产新业态,开辟红色旅游线路,建设休闲民宿,打造“团结食堂”,开发西柏坡文创馆,推出布艺坊、豆腐坊、酿酒坊等非遗文化产业。开辟种植园、科技园,建立智慧大棚,成立田园综合体,形成观光、旅游、采摘、科普、民宿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新格局,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推销农副产品、土特产、手工艺品等,形成了“线上+线下”同步的销售体系,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如今,村民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在家门口就能发家致富,人均收入连年翻番。
(四)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要整合农村现有的土地、山场等集体资产,立足村集体现有资源,吸引龙头企业入股,成立新式农业合作社、产业基地、生态园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形式,打造“企业+集体+农户”股份合作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其次要结合农村实际,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引进资金,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含量高的村集体产业。还要广开销售渠道,发展“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民居+推广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乡村要振兴,要有产业做保障。平山县某村地处太行山深处,山高林密,地少沟深,经济落后。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两委班子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利用当地特殊的气候环境和资源优势,制定了“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实现共同致富”的工作思路,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同时开发利用荒山、坡地,大规模种植辣椒,发展特色产业。村两委班子打破传统的“单打独斗”生产经营模式,采取“专家引领+农户入股+科学管理”的方式,由村集体投入资金购置优质辣椒苗,邀请相关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标准种植、统一农残检测“四统一”原则,不断提升辣椒质量。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形成了生产-管理—销售特色产业结构,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让村民的日子“火”起来、让集体经济“壮”起来,让村民实现就地就业,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变乡村整体面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合作医疗等服务水平,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从而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社会现状。
平山县西部某村是水库移民村,北靠大山,南临水库,耕地少、底子薄、收入少,贫穷落后,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常住人口不足一半,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三分之一。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团结村全体党员群众,多方筹措资金,改造水、电、网、气村基础设施,通过垃圾治理、道路硬化、植树种花等改变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半年多的努力,村子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为了给村民创造就业机会,村两委班子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利用该村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借助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优势,确定了以红色教育、观光旅游为主导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链。
(六)“引雁回巢”推动乡村产业专业化发展
农村发展需要靠农业产业,而发展产业必须有新技术,必须有专业人才。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缺青年人才、缺技术骨干、缺后备力量成为了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平山县实施“引雁回巢”工程,“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组织实施农村创业人才培育工程,组织人员外出培训学习,打造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技术人才;制订各项奖励措施,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在住房、就业、生活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为平山农村产业振兴奠定基础。
平山县西北部深山区某乡,海拔508—2181米,全乡林业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5.8-10.5℃。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山区农民栽种中药材提供了天然优势,更重要的是中药材种植成本低,技术性不高,管理容易。但摆在每个乡镇干部面前的却是丰富的种植基地和稀缺的人力资源。再好的产业,再好的种植环境,没有人,都是纸上谈兵。平山县实施“引雁回巢”工程后,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充分发挥青年人才思路活、精力旺、敢于创新的优势,积极投身乡村产业建设,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成为了全乡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头军。随着中药材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已初见成效,正逐步走上正轨。在他们的带动下,乡亲们对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市场化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依然存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模式,传统的生产方式,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技术落后,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要,产业化、市场化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市场化发展。
近年来,平山县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方引入社会资金,进行总体规划,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形成整体规划、规模种植、科学管理、统一销售的经营生产模式。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聘请省内外农林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开发新产业,引进新品种,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推广产业化经营,鼓励支持特色农副产品进行品牌培育,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抓手,做大做优“土特产”,擦亮特色“金招牌”,鼓励农户注册商标,组织开展网商销售,促进乡村产业市场化发展。近年来,该县共培育了西义羊核桃基地、元坊苹果基地、南策城寿桃基地等多个产业园区,注册成立了食用菌、山地苹果、有机蔬菜3个产业协会,不断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平山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进入更大市场,走向更多“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参考文献:
[1]刘伍洋.扶贫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规划应对[D].重庆:重庆大学,2021.
[2]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N].人民日报,2023-07-13.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N].人民日报,2022-09-29.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07.
[5]把乡亲们更好团结凝聚起来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N].人民日报,2021-02-09.
责任编辑:彭 青
Main Challenge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Case of Pingshan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Su Hongwei
(Communication Center, Government Office Administration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52, China)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lists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a major strategy for the country's future developm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 fundamental issue 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nd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this paper takes Pingshan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alents;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land system and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develop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property rights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collective economy of the rural areas;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change the overall outlook of the countryside; lure geese back to their nes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industr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promoting the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primar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24-03-28修回日期:2024-06-13
作者简介:苏红卫(1969-),女,河北平山人,河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