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价值追求。兵团高度关注实现全体职工群众共同富裕,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前一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职工群众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整体富裕程度大幅提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稳步前行。同时也要看到,兵团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仍不高,垦区间、城乡间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同群体间收入分配差距仍较大,职工群众生活品质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尚不牢固。基于此,系统总结兵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找准兵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面临的短板弱项,提出针对性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兵团;共同富裕;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3—0119—07
[作者简介]刘昌龙,男,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价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重大部署,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将共同富裕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及兵团民生工作,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中明确提出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兵团高度关注实现全体职工群众共同富裕,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前一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职工群众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整体富裕程度大幅提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稳步前行。同时也要看到,兵团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仍不高,垦区间、城乡间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同群体间收入分配差距仍较大,职工群众生活品质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尚不牢固。这就需要立足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系统总结基础条件,找准短板弱项,提出兵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一、兵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
(一)富裕程度较高
2012—2023年,兵团生产总值从1195.95亿元增加到3696.58亿元,相继迈过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经济总量超过西藏(2392.7亿元)、接近青海(3799.1亿元),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2023年,兵团生产总值增速6.9%,超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0.1个百分点、全国4.7个百分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16—2023年,兵团人均生产总值持续增加,由75821元提高到超过10万元,远高于自治区水平,稳居全国中上水平。2023年,兵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339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21元,是自治区的1.3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485元,是自治区的1.15倍;连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65元,是自治区农村居民的1.70倍。1
(二)成果巩固较实
在脱贫攻坚时期,兵团于2019年底实现了16.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个贫困团场全部摘帽、贫困连队全部退出2,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消除了绝对贫困,较全国提前一年打赢了脱贫攻坚战。2020年,兵团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力度,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远高于全国标准和自治区平均水平,如期高质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2021年,兵团安排了4.2亿元衔接乡村振兴补贴资金,重点支持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团场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帮扶31个脱贫摘帽不足5年的团场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努力,2021年兵团消除了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以下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022年,5032名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就业率达到98.7%;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5451元,同比增长15.5%。
(三)收入均衡较好
从纵向来看,兵团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由2016年的2.08下降到2023年的1.52,减少了0.56。从横向比较来看,兵团城乡收入差距较小,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1.52,远低于全国2.39、自治区2.26的比值,也低于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1.86的比值。从各师比较来看,2022年兵团最高最低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1.46,远低于自治区地州比值,也低于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1.67的比值。
(四)共富能力较强
2022年,兵团全社会就业人员达到151.4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就业率达到98%;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达到15.19万人次,技能提升带来就业增收的创富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技能提升方面,兵团通过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等各类资金,积极引导企业、劳动者加大技能提升。
(五)文化惠民较深
截至2022年底,兵团已有9个专业文艺团体,16座博物馆纪念馆、9座师市级图书馆、3座美术馆列入《2021年全国博物馆名录》;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7%,均在全国前列。已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师市、团镇、连队(社区)三级全覆盖,年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9.8万余场次,年均受益人数达1800万余人次。积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戏曲进乡村”“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天山》《戈壁青春》《楼兰寻梦》等一批舞台精品力作送到团场、送到连队、送到职工群众中,惠及职工群众20多万人次。
(六)公共服务较优
2022年,兵团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加大,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到97.5%,全国排名第一;城镇保障性住房体系健全完善,老旧小区改造有力推进,职工群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2.9平方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03%,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8.6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42%,中小学及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实现全覆盖,主要教育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健全,连队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5%以上。
二、兵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短板弱项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经济总量小。2023年,兵团实现生产总值3696.58亿元,占自治区的比重仅为19.33%;2016年以来,兵团生产总值占自治区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较2016年下降2.7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下滑,“九五”时期经济增速为7.6%、“十五”时期经济增速为11.3%、“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速为12.5%、“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速为16.1%、“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为6.7%、“十四五”前两年经济增速为5.5%,在“十三五”时期和“十四五”前两年呈现明显的下滑态势,且2021年从一季度的12.5%降至全年的8%、2022年第一季度的8.1%滑至全年的3%。
产业质量仍有待提升。农业精深加工不足,2022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1.88∶1,与全国的2.4∶1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与关联产业融合度不高,向二三产业延伸不充分。工业发展层次不高,主要集中在能源、冶炼、化工等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领域,数字经济、新能源、清洁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尤其是北疆腹心师市对高耗能产业存在路径依赖,亟待延链、补链,煤化工、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等偏重的产业结构和低端产业的高污染排放特征,给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服务业发展有待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生活性服务业波动较大。
(二)集体所有制连队农民收入水平偏低
兵团集体所有制连队主要集中在南疆。与全民所有制连队相比较,南疆兵团集体所有制连队农民人均收入普遍较低。比如,调研中发现2021年第一师一团集体所有制连队人均收入1.75万元,仅仅是全民所有制连队的50%左右。
(三)城乡差距仍较明显,团连发展短板亟需补齐
2005年兵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为4248元,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为15920元,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是2005年的3.75倍。兵团团场经济管理职能不健全,缺少载体和平台,不能有效激发团连发展活力;团连富民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多以农业为主,促进职工群众增收的渠道仍相对较窄,也就阻碍了连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
(四)区域差距有所扩大,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
从发展上来看,2011—2021年南疆兵团生产总值占兵团比重维持在24%—26%之间,与腹心师市差距较大。尤其是阿拉尔市在兵团经济排位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位,在全兵团、阿克苏地区、南疆兵团中占比均呈下降态势。南疆师市产业发展水平低,202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8.9∶21.6∶39.5,一产所占比重偏高,较兵团高出17.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兵团低18.2个百分点。从收入水平上来看,腹心师市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整体收入水平偏高;边境师市依托兴边富民等扶持政策,职工群众收入水平得到一定保障;南疆师市自然环境较差、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直接惠民资金相交边境师市较少,导致南疆师市职工群众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五)精神文化生活有待丰富
目前,多以文艺汇演、送文化下基层等方式开展文化活动,贴近职工群众生活、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职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较低。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的文化作品供给相对不足。文化活动载体不够丰富,团连多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大舞台等开展活动,其他文化载体多不涉及。
(六)基本公共服务优质供给不足
当前,兵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但优质化供给仍明显不足。比如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公共服务保障仍有较大差距,团连公共服务设施较完善,但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相对较低。
三、兵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富基础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兵团资源要素、区位条件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主动参与和融入新疆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纺织服装、氯碱化工、硅基、铝基等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兵团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推进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硅基、铝基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氯碱化工、煤化工、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值化发展。推动服务业加快布点布局、创新发展,立足服务业发展特性,注重从区域发展理念来谋划和推动服务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加速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力度,推动物流业、金融业、文旅业、康养业发展。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绿色算力、大数据等产业,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市场主体的利益导向,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另一方面,更好发挥兵团作用。用好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二是着力扩大内部市场。扩大消费空间,加快引导和释放线下消费需求;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大力兴建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步行街,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消费。引导民间资本重点投向国家重大战略及补短板领域项目。加强项目储备和资源要素配置工作,确保投资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和增后劲相结合,推进传统及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鼓励存量与增量并进。精准布局乡村振兴战略领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基建。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重点扩大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新材料、生物制药、技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有效投资。
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一是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布局。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兵团体制优势,建立健全兵团党委直接领导的科技创新体制,重点开展生物育种、农产品深加工、纺织印染、煤化工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增加科技投入,提升关键技术攻关能力。立足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创新团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让企业参与进来,用好产学研用对接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及时转化应用创新成果,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加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联合体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尤其在棉花等优势产业上建设全产业链创新平台;重点围绕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瞄准“卡脖子”问题开展企业主导的科研攻关,支持领军企业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三是紧密融合产业链,积极部署创新链。面向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向,努力探索科技创新在提高产业链韧性和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狠抓政策落实,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四是加强科技监督,着力提升原创能力与投入效能。借鉴内地经验,明确监督对象,优化监督方式,打通科技监督与诚信管理双向应用渠道。五是加快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内培外引,通过高校培养一批科技人才,通过政策招录一批科技人才。持续推进“三评”改革,加快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实施“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发挥科技智库、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人才集聚作用。
加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借鉴浙江“两山银行”发展经验,探索建立“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碳汇交易模式,推进生态价值化,做大共同富裕物质财富。
(二)持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推动群体共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基层党建,选好基层党组织班子,用强党支部书记,以扎实的基层党建做好巩固成果工作;增加资源占有量,对于善于从事农业一线工作的群众,从团场回收的经营地中给予这部分人员按职工身份划分土地,纳入职工范畴,增加该部分人员农业资源占有量,以土地稳收入;拓展就业渠道,发挥“访惠聚”工作队、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作用,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外出就业,拓展就业领域;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引导职工群众自愿组建农工专业合作社,形成抱团闯市场,防范市场风险;推进扶贫扶志相结合,以一定资金诱导就业愿望低的人员就业,以正面标杆、反面典型双向“亮剑”推进扶志效果。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聚焦市场主体,强化援企纾困稳就业。聚焦重点群体,强化精准帮扶助就业。聚焦质量提升,强化公共服务促就业。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针对性培训力度,尤其是强化对企业职工、社会失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技能提升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深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促就业行动,加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谋划建设,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实现以市场化手段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匹配。推进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网络招聘等专项活动或行动,为求职者提供良好的就业渠道。运用财政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投资引导、创业担保贷款等手段,激发创业活力。
提高职工群众收入水平。采取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提高劳动者尤其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适当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相应比重,推进按劳分配主体得以良好运行。健全其他收入分配机制,比如按要素分配、按贡献分配的报酬机制,激发要素所有制、成果贡献者活力;优化再分配调节机制,鼓励慈善机构参与第三次分配,重点使低收入群体、遭受风险人员等享受到社会福利。拓展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鼓励多元增收,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内生发展动力。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共富
扎实推进产业振兴。依托团连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保障粮食安全。按照国家要求守住耕地红线,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业设施配套服务,切实抓好种业,把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到位。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合作社运营,激发职工参与积极性。
扎实推进人才振兴。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三农”工作本领;加强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巾帼、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
扎实推进文化振兴。立足团连文化需求,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开放创作、扩大生产,增加基层文化产品优质供给,传承弘扬展示好兵团精神、老兵精神、胡杨精神,传播好中华文化;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职工群众自觉遵守连规民约。
扎实推进生态振兴。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团连基础设施短板,加大连队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尤其是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建设宜居宜业和美连队。持续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文明生产生活方式上更好体现先进、作出示范,打造基层连队军垦新风貌。
扎实推进组织振兴。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推进连队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夯实基层阵地。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团场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注重在连队基层一线发现、培养、锻炼、使用人才,健全激发连队“两委”干事创业活力的体制机制,使基层活力得以展现。继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加快推动连队经济(集体经济)发展。充分摸清连队情况,挖掘连队资产潜力,通过合作社、企业等市场主体盘活集体资产;积极探索创新连队经济(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大胆探索全民所有制连队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如何用好现有连队资源壮大集体经济,使连队职工群众能够获得更多发展红利。
(四)加速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推动区域共富
推进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加大与其他省市经济合作力度,推动合作共建园区、企业等。加强与重点国家经贸合作交流,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用好国内外各种展会平台,创新模式抓会展。持续加大新疆自贸试验区兵团片区建设,加大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和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第九师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用好园区定位定向成果,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推动边境贸易、跨境旅游、跨境加工等项目、企业落户兵团。加大对外贸主体的培育和支持,扩大自产品出口;积极探索转口贸易,深度开展经贸合作。
促进垦区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主动融入新疆“一圈一带一群”城镇化总体布局,形成与自治区相互嵌入、适应维稳戍边战略需要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做强腹心师市,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转型升级,引领示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大南疆师市,通过兵地融合示范区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高等教育等,迅速壮大综合实力。做实边境师市,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兴边、富边、实边,进而更好地戍边。推进以团场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产业聚人、产业兴城,打造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持续抓好缩小集体所有制连队与全民所有制连队职工群众收入差距。
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鼓励援方企业入驻园区,帮助受援地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发展能力。鼓励央企和援方国企并购、控股、参股兵团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引进援方企业或入股本地企业把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卖到援方市场甚至全国。扩大智力援疆范围和规模,推广实施柔性人才援疆与组团式援疆相结合模式。鼓励引导受援双方旅游团体组团到对方开展旅游活动,在对方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和商务活动,带动双方人员、商品的交流互动。鼓励民间文化团体交往交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创作出融合双方地域人文特色的文艺作品。推动建立受援双方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推进兵地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兵地融合发展意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全局观念,从新疆发展角度、国家发展角度谋划和推动兵团发展,尤其是以区域发展理念布局兵团产业,扎实推进兵地深度嵌入、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等方面完善利益分享等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纠纷仲裁机制等。统筹制定兵地中长期融合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城镇布局、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五)深入实施文化润疆,推动物质精神共富
充分发挥兵团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用好兵团精神这一宝贵财富,积极探索先进文化赋能新时代精神富足的有效路径,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职工群众文化活动,打造职工群众精神生活丰富、社会文明进步的和美家园。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教育,加强中华文化典籍传习,加强中华文化艺术形式传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创作和供给工程,加强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供给。打造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产品标识、文化品牌。凸显中华文化特征,建设中华文化符号、中华视觉形象的地标建筑,特别要加强城镇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标识系统建设。
增强红色文化宣传实效。加大全方位、分众化的宣传,提高兵团红色文化知晓率、知名度。开展各类老兵讲堂或者老军垦报告会、弘扬兵团精神讲座、党史国史教育培训班、红色教育流动展览馆、故事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以身边人讲兵团故事,以身边事感兵团精神。将兵团红色文化编进中小学课本,固化成教材,形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成人的链式教育体系。扩大红色文化产品供给,拍摄红色旅游文化宣传片、红色微电影、短视频、影视剧、文学作品等,制作红色文化明信片、伴手礼等;在报刊开辟红色文化专栏、红色理论研究或者红色小故事专栏,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红色文化节目;建立红色网页、网站,用好“三微”(微博、微信、微视频)新媒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开发红色文创产品、体验式红色旅游项目与红色演艺产品,打造“带得走”“参与得去”“乐得看”的“红色记忆”产品。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群众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建设力度,加大文化设施投入资金,补齐建强师市、团镇、连队(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以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团镇(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连队(社区)文化活动室,加强人员配置,使其真正成为宣传、文艺、图书、教育、体育、科普等综合性文化服务功能的场所。加大文化图书采购力度,增加经费投入,优化藏书结构。
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争取中央和援疆省市文艺院团赴兵团创作采风和交流演出,组织各方面专业力量深度介入重点项目创作,组织协调兵团文艺精品参与文艺交流展示活动和国家级文艺演出。建立完善重点文艺创作全流程保障机制,搭建重点作品全媒体宣传推介平台,在重要媒体展播兵团题材优秀文艺作品。打造一批优秀网络文艺作品,扶持骨干数字文化企业,用精品力作占领网络阵地。
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文化下基层力度,推动优质文化活动进团连、进社区。积极组织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让职工群众有效参与进来。结合当前旅游宣传打造,积极组织美食活动、文艺汇演、群众运动会等各类活动,既在吸引游客中获得收益,也丰富了职工群众文化生活。
(六)切实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共享高品质生活
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的有效路径,健全“基本+普惠+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补齐短板弱项,扩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优质服务供给,促进公共服务与人的全面发展、高品质生活相吻合,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改善各级各类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等基础能力建设。以兵团二中等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牵头,加大与基层学校进行学校联盟、集体化办学,将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到基层,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大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强化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健全以师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团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连队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网络。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分级诊疗,逐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吾家乐宝、银龄大家庭等北疆品牌运营团队参与运营南疆师团养老服务设施,打造一批服务质量高、竞争力强的养老服务机构,提升兵团养老服务整体水平。
促进社会保障服务优质供给。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南疆师团和边境团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补助力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大养老机构供给力度,推动银龄产业发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做好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形成政府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格局。
(七)创新完善共富联结机制,抱团迈向共富
积极与其他省市建立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加大北疆师市帮扶南疆师市力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帮扶低收入群体、欠发达团场力度,发挥好公益事业帮富作用,探索建立与周边乡村、周边连队共赢发展的共富工坊,促进共同富裕同步提升。
责任编辑:彭银春